石化公會:520前夕警告意味濃厚

大陸商務部昨公告,針對自歐盟、美國、臺灣和日本的進口共聚聚甲醛(POM)產品,發起反傾銷立案調查,臺塑對此表示,將會配合調查,對大陸官方說明並沒有傾銷的情事。

POM爲熱塑性塑膠原料,常用於刀柄、汽車等工程零件上,目前也是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零關稅項目之一。據瞭解,臺塑目前POM年產能約四點五萬噸,主要銷售地區爲中國大陸、印度與東南亞,第一季營業額約五點三億元、佔整體營收佔比約百分之一,未來若要課徵反傾銷稅,多少會有影響。

大陸商務部繼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之後再度出手,對POM開始反傾銷調查,石化公會表示,會密切觀察後續發展,持續與業者協商對策。但公會也坦言,能做的有限;以先前PC案爲例,臺灣業者雖然提出相關資料說明無傾銷情事,但最後仍被課徵百分之九至廿二點四的反傾銷稅,所以兩岸氛圍多少會影響陸方態度。

石化公會指出,共聚聚甲醛雖與不像PC屬於大宗產品,但產品價值較高,選在五二○前夕展開反傾銷調查,警告意味濃厚,而臺灣目前與其他地區簽訂貨貿協定有限,政府應正視石化產品外銷時所面臨的關稅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