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這麼大,想不想畫一畫?首屆長三角創意地圖設計大賽即將啓動

"圖溯文化·創繪未來——首屆長三角創意地圖設計大賽"將於近期啓動,旨在促進長三角區域中小學、高校學生、製圖及設計從業人員、地圖愛好者在地圖設計領域的創意碰撞及影響力提升。本次活動由上海市測繪院、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主辦。

地圖與日常生活的關係越來越密切,受衆羣體也早已超出以專業人士和愛好者爲主的範圍。本屆大賽致力於成爲一項兼具創新性、科普性、專業性於一體的創意地圖設計大賽。

參賽者將分爲科普組和專業組,科普組爲長三角區域在校中小學生,專業組爲長三角區域高校學生、地圖行業及設計行業人員、地圖愛好者等。以個人或團隊合作形式參賽。

作品要求方面,地圖設計可體現趣味性、藝術性,主題可包括旅遊類、生態類、紅色類、文化類等。專題形式不限、地圖類型不限、表達方式不限、成果形式不限,力求創意和創新。

製圖範圍包括長三角全域範圍;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等跨省域毗鄰區域範圍;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等省域範圍;長三角內的地級市、縣級市等市域範圍;作者所在街鎮、社區等區域範圍。大賽同時提供長三角區域範圍內的標準地圖可供專業組參賽者使用。

在大衆的印象中,地圖編制由專業且有資質的測繪部門擔綱,同時以地圖爲要素的設計大賽並不常見。據市測繪院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活動的意義,首先是創新國家版圖意識教育形式,讓青少年親身參與地圖設計,普及國家版圖知識,增強青少年的社會責任感、認同感和歸屬感,營造青少年自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良好氛圍。

其次,提升地圖審美,進行地圖專業領域與設計、藝術、科技的跨界融合,通過創意體現地圖的創新性、藝術性,讓社會公衆領略地圖之美。

再者,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地圖與文化相伴相生,在地圖中講述長三角各地的風土人情和文化習俗,推動地圖創意設計,激活中國傳統文化的生命力,讓中國傳統文化"活"起來。

本次大賽將在5月舉辦啓動儀式,介紹大賽安排及參賽規則;5月至7月,面向社會廣泛徵集參賽作品;7月初,初賽評審階段,評委會從科普組和專業組兩個組別進行篩選,形成入圍作品名單;7月初至7月底,開放面向社會的網絡投票通道;7月底,決賽評審,邀請入圍作品作者以線上或現場的方式講解設計理念和技術實踐,專家評委現場點評、打分,結合網絡投票情況,最終產生科普組和專業組的獲獎作品。

作者:史博臻

文:史博臻 編輯:張天弛 責任編輯:徐晶卉

轉載此文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