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美國人受夠了戰爭(陳國祥)

美國頻頻發動戰爭的背後,有一個由軍方、軍火商及政客捆綁形成的軍工複合體在推動。(圖/摘自美國海軍陸戰隊官網)

美國前參謀聯席會議主席密利將軍卸任後接受《金融時報》專訪,談論美國涉外軍事問題,在訪問中說了一些精闢的話。比如認爲美國人剛剛經歷了20年的對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所以普遍厭戰,「絕對,百分之百,他們已經對戰爭,特別是那些無休止的戰爭感到厭煩。」

密利有爲有守受人稱道。他任內有兩次很吸眼球的舉動,一次是在不知情的狀況下跟隨川普總統走到教堂,川普在教堂前手舉聖經給媒體拍照,是明顯的競選活動,密利爲此公開道歉。他承認自己身著作戰服陪同川普總統的形象給美國人們造成了「軍隊參與國內政治的印象」,他說,「我不應該在那裡」。另一件事是川普敗選之後,他擔心中國方面誤判川普會攻擊中國,所以兩次打電話給中共國防部長,保證除非經過他同意,否則不會發生這種事。2021年《危險》一書公佈密利和中共軍方的通話內容後,已卸任總統的川普嚴厲批評密利是一名「叛國者」。

他最近說「美國人已經受夠了戰爭」,很值得稱道。美對外征戰確實太多了,出於地緣政治擴張和維護霸權的需要,以各種名目挑起或介入一場場戰爭。前總統卡特坦言:「美國堪稱世界歷史上最好戰的國家。」特別是二戰後,美國成爲世界上綜合實力最強的超級大國,頻繁在海外發動戰爭,有歷史學家說「美國的歷史是充滿戰爭和擴張的歷史」。

美國頻頻發動戰爭的背後,有一個由軍方、軍火商及政客捆綁形成的軍工複合體在推動。軍工企業深刻影響國防政策,外交政策也離不開動武的手段。據不完全統計,二戰結束到2001年,世界上153個地區發生了248次武裝衝突,其中美國發起的就有201場,約佔81%。實際上,美國因具有強大軍事實力,在面對弱小的軍事力量時,很難抵擋訴諸武力的誘惑。

爲了維護地緣政治和經濟利益,美國常常打着「民主」、「人權」的口號對他國發動侵略戰爭,往往造成巨大的人道主義災難。美式戰爭有理論作後盾,卻經常虛僞不實,淪爲欺騙國內外民衆的藉口,甚至是軍工利益集團謀利的工具。

有人戲稱美國發動戰爭就如同一場球賽,認爲自己得分獲勝後就可結束比賽回家,但戰爭是以成千上萬的軍民生命和千百億美元的花費爲代價的,一點都不簡單。比如長達20年的阿富汗戰爭,美國輕輕鬆鬆發動,立即獲得壓倒性勝利,但十多萬阿富汗平民在美軍及其盟軍的槍炮之下傷亡,上千萬人流離失所。美軍最終逃離戰場,不負責任地一走了之,阿富汗人民卻要長期面對戰爭造成的深重創傷。伊拉克戰爭何嘗不是如此?

利比亞戰爭也很典範。2011年3月19日,以美國爲首的北約出動戰機和艦艇對利比亞進行軍事打擊,強行推動政權更迭。利比亞國內安全形勢急遽惡化,綁架、爆炸襲擊、武裝衝突等讓利比亞一度陷入混亂的無政府狀態,至少造成敘利亞至少35萬人失去生命,上千萬人流離失所。

美國一直企圖按照自己的想法重塑世界,所以頻頻發動戰爭,世界常因之蒙受重大損失,現在美國人自己都厭煩了,還能不罷手嗎?臺灣人還能寄望美國出兵護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