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液爆缺口 衛福部急找廠商議價增產

藥師公會全聯會接獲多家醫院反映,用於各類手術、透析、住院的生理食鹽水、葡萄糖等輸液都缺貨,恐影響住院與開刀病人。示意圖與新聞事件無關。(本報資料照片)

國內輸液大廠永豐化學因產品檢驗涉實驗數據造假,判定違反PIC/S GMP遭勒令關廠,因市佔率高達7成,造成生理食鹽水等輸液出現缺貨危機,恐影響民衆手術、住院、洗腎。食藥署、健保署今將邀廠商開會,盼其他領有藥證的廠商擴增產能,但因牽涉價格,需要和廠商一個一個談。藥師公會全聯會則認爲,缺藥和健保砍藥價有關,若不解決將反覆發生。

目前除了永豐外,國內還有南光、信東、臺灣大冢、臺裕、濟生等5家公司生產輸液。爲避免醫療機構使用出現缺口,食藥署副署長王德原昨表示,將先請國內業者擴大現有產能,食藥署已經着手瞭解藥廠產線情況,但他坦言,對藥廠來說並不容易,爲了擴大輸液產能,可能會影響其他藥品生產。

健保署副署長龐一鳴表示,今起會和生產輸液的廠商逐家議價,盼談出雙方有共識的價格後,再請藥廠開始生產。

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黃金舜表示,國內領有生理食鹽水藥證的廠商有5、6家,但健保覈價過低,部分業者僅少量、零星生產,或因沒有利潤而退出生產,以永豐生理食鹽水來說,一袋500cc售價25元,比礦泉水還便宜,可見健保覈價確實出現問題。

黃金舜認爲,現在政府要求其他藥廠加量生產,雖有保證收購價格,但到時候永豐恢復量產後,大醫院恢復跟永豐買,小藥廠要賣給誰?健保署每年砍藥價砍到見骨,原本預估4月調整藥價後,半年內會出現缺藥,沒想到不到1個月就發生,建議健保砍藥價時,新藥與舊藥應分開。

對此,龐一鳴迴應,關於修定藥品支出目標制(DET),上週已與藥師公會進行討論,因藥價調整程序複雜,預計今年6月底預告《制定支付標準辦法及調整支付標準辦法》等草案,爲明年調整藥價預作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