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鴨山市持續招大引強爲高質量發展聚勢賦能

來源:雙鴨山日報

5月8日,雙鴨山與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有限公司就總投資約208億元的生物質綠色甲醇及綠色航油一體化項目簽約,該項目規劃年產100萬噸級綠色甲醇及綠色航油,建成投產後預計年產值達70億元,年稅收逾10億元,創造就業崗位3000餘個。能夠與世界500強企業——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的核心子企業成功對接,是雙鴨山市將招商引資作爲積蓄振興發展後勁、拓展轉型發展空間、破解高質量發展瓶頸的重要抓手,全力全面全方位推動招商引資工作的生動實踐和喜人成果。

按下“快進鍵”,招商步伐不停;跑出“加速度”,引資成果豐碩。今年,雙鴨山市持續掀起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熱潮,全力打好招商引資攻堅戰,推動工作力量向招商引資集聚、優勢資源向招商引資集中,努力實現招商項目簽約和落地同步推進、數量和質量同步提高,在全省一季度招商引資“擂臺賽”上,雙鴨山市項目落地率、資金到位率、投資完成率,均爲“四煤城”第一。

全面開花 上下聯動 同頻共振

緊盯精準運用“四個體系”抓招商

開局關乎全局,起步決定後程。招商引資作爲經濟發展“一號工程”,牽動全局、事關長遠,等不起、慢不得。

爲此,雙鴨山市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爲經濟工作的“生命線”,加快轉型高質量發展的“強引擎”,精準運用“四個體系”閉環工作落實機制,創新實施“三四五”招商法,深入京津冀、長三角等地上門招商,推動一批大項目好項目相繼落戶雙鴨山市。

變“一人招商”爲“衆人招商”。堅持市委書記市長雙領銜、四大班子齊上陣,按照《雙鴨山市2024年招商引資工作實施方案》,建立“市委常委領導包縣區,人大、政府和政協領導包產業專班”工作機制,推動縣區與域內農墾、森工協同發展,擴大境外資源落地加工,構建上下貫通、協調高效、執行有力的組織體系,形成“千斤重擔大家挑,人人身上有指標”的工作合力。

變“要我招商”爲“我要招商”。樹立“不讓流汗的人流淚、不讓躺平的人充數、不讓肇事的人過關”的鮮明導向,建立“謀、招、落”一體化和市縣區“一盤棋”推進機制,結合各縣區資源稟賦、基礎條件,科學制定既重數量又重質量的指標分配和考評辦法,努力調動幹部積極性,點燃幹事創業激情。

變“幕後招商”爲“帶頭招商”。市級黨政主要領導及各縣區主要領導帶頭扛責、躬身入局,一季度全市共組織外出招商70餘次,形成了有簽約意向的招商線索60餘條,推動全市形成簽約項目47個,簽約額共計419億元。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5個,同比增長66.7%;5億元以上項目7個,同比增長40%。

全力以赴 內外並舉 同題共答

瞄準構建“4567”現代產業體系抓招商

產業興則城市強。雙鴨山市將聚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培育產業發展生態,不斷增強招商引資、招新引優方面的“產業吸引力”。

把打造“4567”現代產業體系作爲主攻方向,按照“招龍頭、引上游、接下游、帶配套、促集羣”思路,依託良好的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全力做好建鏈延鏈補鏈文章,全力構建具有雙鴨山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截至目前,全市共招引“4567”產業項目45個,同比增長18.4%。

明確方向、精準招商。以加快推進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煤炭經濟向非煤經濟、原料向材料“三個轉變”爲目標,全力發展壯大煤炭、電力、鋼鐵、糧食加工、文化旅遊、新材料“六大主導產業”,制定相關產業鏈招商圖譜和產業發展路線圖,建立包裝產業招商項目庫,切實提高招商引資精準度和成功率。

明確定位、鏈式招商。堅持“強原鏈”“建新鏈”“補短鏈”“融多鏈”,圍繞產業關聯性和相互滲透性,立足吸引上下游配套企業和項目,精準鎖定重點產業、重點區域和目標企業,孵化培育產業鏈條,引進一批強基礎、增動能、利長遠的龍頭企業和重大項目,提升重點產業集聚發展水平。雙鴨山市依託優質的石墨資源,成體系的石墨精粉、球形石墨產業基礎,成功招引黑龍江碳一10萬噸鋰電池材料、紅海實業石墨粉末塗料等新材料領域項目,不斷延伸石墨產業鏈條。

明確重點、以商招商。堅持把以商招商作爲招商引資的關鍵環節,積極支持企業擴大規模、拓展領域,努力做到以商招商、串珠成鏈。鴻展集團在30萬噸玉米燃料乙醇項目繼續擴大投資,10萬噸玉米胚芽油項目開工建設,持續提升農副產品深加工產業鏈條。

全神貫注 左右協同 同向發力

聚焦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抓招商

圍繞全市主導產業鏈制定招商圖譜,在引進技術含量高、發展前景好、示範帶動強的大項目好項目上下功夫,在引“強”、創“新”、強“鏈”、聚“才”上實現突破,加快形成一批新的經濟增長點、支撐點。

牢牢把握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要求,結合發展方向、產業基礎和資源稟賦,把升級傳統產業、壯大新興產業、培育未來產業,作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領域,促進產業錯位互補發展,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推動傳統產業提檔升級。積極引導鋼鐵產業向綠色轉型,煤化工、糧食加工產業向多元延伸,持續攻關前沿技術和關鍵技術,支持國能(寶清)煤電化、黑龍江建龍鋼鐵等大型企業產業升級、拓新項目,重點推進投資63億元的國能褐煤綜合利用、投資9.5億元建龍南區回採等項目落地,不斷提高企業產品經濟附加值和深加工層級,實現“煤頭化尾”裂變升級。

推動新興產業集羣壯大。堅持把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爲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的關鍵力量,着力培育一批特色鮮明、鏈條完整、品牌高端、競爭力強、帶動效應顯著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羣。特別是雙鴨山市與中電工程公司簽訂總投資208億元的生物質制綠色甲醇與綠色航煤一體化項目投資協議,該項目將建成10萬噸級大型生物質炭化裝備、大規模生物質氣化系統和10萬噸級費託合成航油設備,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全國性首臺套、首批次的裝備產品,是集綠色能源生產、研發、應用於一體的綜合性產業基地,填補了龍江該領域技術“空白”。目前,該項目已在雙鴨山市完成了國內首個工業化試驗驗證。

推動未來產業創新發展。順應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趨勢,聚焦生物經濟、氫能儲能等前沿領域,加強與高水平科研機構和研究型大學、科技領軍企業深入合作,成功招引總投資26億元吉能國際空氣壓縮儲能、總投資25億元的中船風電1.2GW共享儲能等項目。積極與江蘇聯環藥業對接洽談總投資40億元的抗菌素項目,並就項目選址、建設內容和投資強度等方面達成共識。加快推進大連融科總投資35億元的全釩液流儲能電池全產業鏈合作項目,項目一期前期工作現已啓動,努力打造全省釩液流電池材料創新發展基地。目前,雙鴨山市正謀劃以黑龍江建龍爲釩液流儲能全產業鏈,着力建設國內首家釩鈦磁鐵礦冶煉、高純釩製備、釩電解液生產、釩液流電池製造、風電儲能全產業鏈創新示範基地,實現將龍江地區建設成爲“中國釩產品及釩儲能研發創新制造中心”的願景。

善謀實幹引鳳棲。全市上下以改善“軟環境”爲重點,在載體建設、提升服務意識上鉚足了勁、下足了功夫,着力打造服務“高地”、引資“窪地”和興業“福地”。(記者 楊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