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公投明投票 經濟選民成決定關鍵

反萊豬公投通過恐影響經濟 產業人士表態

產學專家:三接遷移若通過 供電不穩將衝擊經濟

《路透》報導:三接遷移是臺灣能源供應關鍵 110年全國性公民投票公投18日即將進行投票,其中核四重啓、三接遷移、反萊豬進口三大公投,因牽涉國家供電、國際貿易未來情勢,成爲產業界熱議焦點,許多財經領域專家及企業家紛紛喊話,盼臺灣民衆可以站在企業界及股市發展的角度思考,投下不同意票。

綜合各家民調評估,核四重啓目前不同意傾向大於同意,但三接遷移呈現雙方膠着,而反萊豬進口則是同意大於不同意,但差距也正在縮小中。黨政人士表示,執政黨與在野黨都已全數動員,因此公投的關鍵在於中間選民及經濟選民的投票意向,本週開始產業界開始發聲,也是意識到公投後果的重要性。

根據《路透》報導,本週六臺灣選民將決定一個新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的命運,該接收站被視爲臺灣這個晶片巨擘的能源供應關鍵,這項計劃也可幫助供電給全球矚目的臺灣半導體廠。經濟部長王美花上個月告訴記者:「如果我們不能建第三接收站,我們真的會面臨電力供應問題。」

《路透》指出,全球晶片短缺使得汽車及電子產品供貨吃緊。半導體廠運作需要大量的能源與供水。根據伯恩斯坦報告,2019年臺積電佔全體臺灣耗電量的5%。伯恩斯坦半導體分析師馬克李指出,全球最大晶片代工廠及蘋果主要供應商臺積電,多年來一直跟政府合作,確保電力供應能隨着該公司擴充而一起成長。

《路透》也提到,今年當臺灣面臨半世紀來最嚴重旱災時,政府將供水優先提供給家戶及工業,然後才輪到灌溉;企業也訂購卡車運水,且架設發電機來應對限電。一位未被授權面對媒體因此要求匿名的晶片廠主管表示,產業界一直擔心臺灣在土地取得、供水及電力上的限制,「供電是我們主要的顧慮,特別是穩定供電。」

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日前受訪就表示,對臺灣經濟發展影響最大的是藻礁公投,其將影響未來能源使用配比,進而對股市造成影響,四大公投都不同意,股市漲勢會比較大。他強調,三年來臺商回臺投資超過1,090家,金額逾1兆5,000億,「如果藻礁公投過關,半導體業發展,會被打上很大的問號,股市一定會首當其衝,是大家一定要面對的。」

謝金河從股市角度分析指出,2020年疫情襲擊全世界,臺灣經濟卻逆勢大起,臺股今年也衝到18,034點,這週末臺灣的四項公投會決定臺灣未來,藻礁三接問題將立即影響半導體產業,如果人民用選票否決美豬,臺灣可能更加孤立,加入國際貿易組織更加沒有希望,整個經濟、金融、股市可能會增加負向的壓力。

◆反萊豬影響臺美貿易 產業喊話:臺灣恐成孤兒

四項公投投票本週六登場,其中反萊豬公投仍呈現同意大於不同意狀態,但兩者已逐步逼近,由於反萊豬公投牽動臺美經貿關係,不僅可能影響臺美TIFA的復談、CPTPP的加入,更連帶影響股市狀況。美臺商業協會會長韓儒伯(Rupert Hammond-Chambers)表示憂心,臺灣若因政治因素,通過反萊豬公投,將是背棄豬肉進口自由化的承諾,對臺美關係帶來負面影響,自然會有後果。

韓儒伯日前以「公投攸關臺灣國際經貿的未來」爲題,投書國內媒體表示,馬前總統約10年前開放含有萊劑的美牛進入臺灣市場,消費量穩定增加,且沒有發生任何臺灣民衆食用美牛的健康問題。他直言,若臺灣片面宣稱含有萊劑的美豬不安全且應被禁止,但同時又認爲同樣有萊劑的美牛安全,可以安全食用,這顯然不合邏輯。

韓儒伯表示,美國對這種矛盾立場的結論是,「這根本不是健康議題,而是國內的政治角力,美國產品被迫成爲政治籌碼且遭受不公平待遇」。他說,臺灣應思考的是成爲國際貿易環境的重要一員,還是中國經濟軌道的一部分。

而針對反萊豬公投,電動車特斯拉的重要零件供應商、和大工業董事長沈國榮也指出,反萊豬進口公投對臺灣經濟影響深遠,他說,臺灣的機械、半導體、五金、零件等等,大部分都銷往美國,「東西要賣給別人,卻不讓別人賣進來,沒有道理」。

沈國榮也擔憂,CPTPP是未來容量最大的經濟貿易體系,臺灣若不能把握,恐會成孤兒。他說,臺美TIFA(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好不容易纔復談,臺灣也正在向CPTPP叩關,這關係臺灣經濟發展未來走向,現在若沒把握這個機會,接下來50年臺灣就會被邊緣化、變成孤兒。

沈國榮表示,CPTPP有11個國家,如果未來美國加入就是12國,臺灣若能順利加入,等於跟12個國家簽署FTA(自由貿易協定),CPTPP是未來容量最大的經濟貿易體系,加入的國家都讓美豬進口,只有臺灣不進口,人家認爲你臺灣沒信用。「所以美國豬肉這個公投,我們絕對不同意!」

臺灣區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理事長許文憲提到,臺灣在國際間夾縫中求生存,有走出去、做外銷生意的都知道這個辛苦,因此,臺灣必須加入像CPTPP(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這樣的國際社會組織。

許文憲說,以萊豬而言,它有國際標準,只要政府嚴格把關,管控好流向,民衆有自由選擇的權利,就不應該是問題。兩黨在此問題上都曾反覆,何必又以此爲政治議題攻來攻去,影響臺灣加入國際社會,影響臺灣的國際佈局。

◆三接遷移若通過 工商界:供電不穩影響產業發展

三接遷移公投牽動半導體?業供電穩定,財經專家紛紛示警。距離四大公投投票日只剩一天,近期各界產學界代表提出示警,包含工具機公會、電器公會全聯會、投信投顧公會、會計師公會等都紛紛表態,呼籲民衆應站在經濟角度思考公投後果,投下不同意選票。

會計師公會理事長黃奕睿強調,藻礁是能源議題,很多廠商回來實質投資,需要穩定及相對環保的供電,若因三接遷離影響供電,廠商無法安心投資,臺灣經濟會像景氣循環股,怎麼上去就怎麼下來。

臺北市電腦公會榮譽理事長童子賢則指出,天然氣是乾淨能源,如果沒有天然氣發電,那隻能用燒煤、或是使用核能發電;但是煤的污染度高,核能又有核安顧慮。童子賢反問:「若公投過了,要怎麼執行?」

臺灣區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理事長許文憲也表示,藻礁吵過頭了,像大阪、名古屋的機場都在外海,也未見日本人抗議;臺灣島很小,且以外銷爲主力,電力、外銷必須要穩定,才能創造國內民生的穩定,民衆的生活水準才能提高。

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表示,受新冠疫情影響,海外工程師來臺受阻,綠能2025年要達到20%目標會相對漫長,要更努力讓天然氣扮演更重要角色。他強調,三年來臺商回臺投資超過1,090家,金額逾1兆5,000億,製造業大量回臺投資,臺積電對電力需求最爲迫切。他說,「如果藻礁公投過關,臺灣電子產業,尤其是半導體業發展,會被打上很大的問號,股市一定會首當其衝,是大家要面對的」。

金融研訓院院長黃崇哲表示,國際間對於低碳生產日漸重視,三接是臺灣能源轉型的重要緩衝建設,臺灣若不加速提升天然氣發電等低碳排能源的發電比例,一旦無法符合國際的低碳標準,中國最近因「拉閘限電」所造成中國製造業生產的大量停頓,正是最好的負面教材。

黃崇哲最後提醒,第三接收站同時也能成爲未來的「備載能源」,增加臺灣在用電上的餘裕,穩定的能源供應、符合世界潮流的生產方式,是穩定投資環境很重要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