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股包山包海 登高峰

加權指數終場上漲148點收20,857點,上市市值66.63兆元、市櫃合計市值達72.74兆元,與盤中、收盤指數齊創新高。圖/本報資料照片

臺股再創20,933巔峰

「護國神山」臺積電13日開高衝上825元,距離歷史高點只差1元,拉擡加權指數攻抵20,933點,再度改寫巔峰紀錄;惟美中不足的是,臺積電「吸金大法」過於猛烈,在資金高度集中情況下,導致電子、重電及中小型等人氣題材股同步失血,僅航運股逆勢揚帆,加權指數終場上漲148點收20,857點,上市市值66.63兆元、上市櫃合計市值達72.74兆元,與盤中、收盤指數齊創新高。

富邦投顧董事長蕭乾祥、華南投顧董事長儲祥生、國泰證期顧問處經理蔡明翰等三位名師表示,臺股由權王領軍走揚,帶動指數一舉超越前高20,883點,但從技術指標、量價結構及國際股市表現來看,主要還是反應臺積電個別利多題材,電子股成交佔比不增反減到5成以下,較不利於大盤連續攻高。

值得留意的是,航運股熱度上升也帶動當衝熱,上市航運當衝張數上升到67萬張,爲2022年3月以來最多,並拉昇上市當衝比到39.27%,接近4成。

蕭乾祥表示,受惠臺積電、聯發科及非電權值股輪動表態,帶動指數創高,光是一檔臺積電就貢獻超過130漲點。不過,觀察缺乏大型股的櫃買指數已領先拉回月、季線整理,且電子股相對疲弱,若指標龍頭股未能延續高檔氣勢,大盤需提防短線回檔。

籌碼錶現上,三大法人合計買超144.67億元,其中,外資加碼158.87億元,主要買超臺積電、陽明、勤誠、士電及廣達;投信則是連續21日買超,再度加碼34.18億元;自營商展現居高思危心態,反手調節48.39億元。

儲祥生指出,大盤除了臺積電一支獨秀外,先前漲勢凌厲的重電、AI股表現都沒有預期的好,下跌家數高於上漲家數,凸顯出市場資金仍在對於首季財報未能符合目前股價位階的股票,進行調節,反觀航運基期不高,獲利數字優於預期,因此成爲盤面指標。他預期短線在臺積電利多反應後,資金磁吸效應可望減輕,有助於跌深個股輪動反彈。

展望後市,蔡明翰認爲,臺股扭轉開高走低、穩步墊高的關鍵還是在「老大哥」美股,即便臺積電業績亮眼,但13日也僅是個股表態,從盤面結構來看,臺股技術指標、成交量能與主要亞洲市場表現都相對受到壓抑,使得多方買盤仍呈現觀望。

不過,就資金面及基本面來看,美國聯準會降息預期利空鈍化,加上美企繳出首季財報亮眼,研判美股實際上也持續往高檔靠攏,在臺股提前在高檔區間整理等待之際,建議操作上以拉回佈局、不追高策略爲主,或是在美股創高後再順勢進場爲較佳佈局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