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日韓對陸、港出口依存度 創近年新低

財政部昨天發佈臺韓日美對陸港貿易概況報告,以美中貿易戰爲分界,近五年對陸港出口由助力轉爲阻力,影響所及,去年臺、韓對陸港出口依存度各爲百分之卅五點二、廿三點七,爲廿一年來新低;日本百分之廿二點一爲十五年新低,美國的百分之八點七也是近年較低水準。

針對陸港貿易,財政部表示,隨美中貿易衝突、疫情及地緣政治風險等引發全球供應鏈重組,加上中國大陸經濟放緩,臺、韓、日由陸港驅動出口成長模式遭遇瓶頸,去年對陸港出口依存度降至十五到廿一年低點,連同美國在內,四個經濟體近五年對陸港外銷表現均不及同期間總出口。

以產業來看,財政部分析,二○一三年迄今十年間,臺、韓、日均以面板受創較重,南韓、日本更因主力產品積體電路、汽車零附件外銷反轉走跌,對陸港出口各衰退百分之十三點六、百分之四點七,臺灣與美國分別在積體電路、能源產品輸出帶動下,成長百分之廿一點五、百分之七。

財政部認爲,近來美國對中國大陸戰略從「脫鉤」到「去風險」,從陸港進口已有劇烈變化,規模值由二○一三到二○一八年成長兩成,轉爲二○一八到二○二三年減兩成,去年佔比降至百分之一四的十九年新低。

至於臺、韓近十年自陸港進口分別擴增六成、七成,都是積體電路推升,日本因服飾及鞋類進口萎縮,衰退百分之四。而隨中國大陸外貿結構轉向科技屬性的「新三樣(電動車、鋰電池、太陽能)」,四個經濟體自陸港進口蓄電池倍增,尤以美、韓爲最。

出、進口相抵後,臺、韓對陸港享有出超,但南韓近年呈現縮減,日、美因對陸港手機、電腦等產品倚賴較深,多呈入超。當前世界經濟朝向以美、中爲首的供應鏈分化、區域化與在地化發展,對臺、韓、日、美與陸港貿易連結之影響持續在演變中。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