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獨老」這5縣市最多!趁早做好理財規劃卡妥當

(圖/小花平臺提供)

臺灣年輕人不婚不生、嚴重少子化危機,導致人口出生率不斷下降、連續3年負成長,創下史上新低!雖說臺灣總人口數逐漸減少,但是家戶數卻愈來愈多,你知道這是爲什麼?其實是因爲「獨居戶」增加了!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最新統計,全臺高齡獨居住宅數有57萬多戶,與10年前相比,增幅將近100%;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女性獨居老人已經高達2.5萬人,又因爲女性平均壽命比男性高出5至6歲,致使女性老人「獨居」情形明顯高於男性。

說到國內「獨居戶」急速攀升,除了不可避免的少子化因素外,更多的是有愈來愈多長輩「自願」獨居。據統計,臺灣22縣市中,獨居比率前5高依次爲臺東(每4人中有1人)、花蓮(每4.5人中有1人)、澎湖(每5人中有1人)、及基隆、雲林(皆爲每5.5人中有1人)。

臺灣人口老化…不僅面臨難退休,更甚者是難生活!

再過20年,臺灣可能每3人就有1人是65歲以上,最可怕的是老了之後沒有錢,不只是要面臨「難退休」的窘境,更甚者是「難生活」的慘況。根據職工福利研究協會和摩根資產管理共同執行了一項調查,想要存錢存得更快、最能達到存錢目標的人,他們會從減少以下3項日常生活開銷着手:

其一是住的開銷―包括:貸款、房租、賦稅、電費、管理費及傢俱等。

其二是食物和飲品的開銷―包括:外食和菜錢等。

其三是交通的開銷―包括:買車、加油、通勤等。

根據該項調查將調查對象分爲3個組別,其一的「高儲蓄組」,將個人薪資所得中的9%左右、甚至更高比例存下來,且隨着年齡的增長,儲存的比例也跟着增加;其二是「中儲蓄組」,將5%至6%個人薪資所得儲存起來;至於其三則是「低儲蓄組」,將2%至3%個人薪資所得儲存起來。

看到這份調查結果,或許會有許多人認爲:存錢比例不高的人,那是因爲他們的薪資所得本來就比較少……,其實並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