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看大陸》參觀淮海戰役烈士陵園 盼骨肉不再相殘

淮海戰役雙堆集烈士陵園。(取自淮北黨史和地方誌網)

淮海戰役雙堆集烈士陵園位於安徽淮北市濉溪縣雙堆集南面,1981年10月完成淮海戰役烈士紀念碑,紀念碑是紀念共產黨於淮海戰役的勝利,換言之,也就是國民政府在淮海戰役的慘敗。

淮海戰役(徐蚌會戰)是國民黨失去大陸政權最大的關鍵,爲支援陷於徐州的國民黨主力部隊,國府精銳的黃維第十二兵團,由平漢線河南駐馬店出發,東進馳援,被劉伯承的中原野戰軍所阻,壓縮在雙堆集一帶狹小地區,雙方發生激戰,戰役以運動戰開始,以陣地戰終結。從1948年11月23日至12月15日止,共產黨殲滅了國民黨第十二兵團的四個軍,共計十一萬四千餘人,奠定淮海戰役全勝的基礎。影響所及,蔣介石總統於1949年1月宣告下野。

淮海戰役雙堆集烈士陵園內寬闊筆直的主幹道通往紀念碑,紀念碑是環境空間的重要公共藝術,是「以歷史記憶彰顯現實價值」的符號,淮海戰役雙堆集烈士陵園於2016年入選爲《全國紅色旅遊景點景區名錄》,陵園南部的尖谷堆爲新石器時期的文化遺址,也是淮海戰役雙堆集地區國共雙方激烈爭奪的制高點。

在歷史理解中,現在與過去總是糾纏不清的,筆者2023年9月參觀陵園內的記念館,看到沙盤模型展列包圍圈內國軍殘破不堪的卡車,動彈不得的坦克車,心情是異常的沉痛,雖說雙堆集已寫入歷史,戰爭的硝煙已經隱退到歷史的深處,但以國軍當年機械化的部隊,敗給武器裝備遠遜的解放軍,能不令人扼腕。隨後參觀尖谷堆,取出國民黨當年參戰將領所着的「淮海戰役親歷記」,對照書中描繪1948年底國共雙方在此激烈的戰況,「陣地的制高點尖谷堆,炮兵部隊的觀測所設置在上面,陣地成爲解放軍炮火集中襲擊的彈巢」,在尖谷堆淪陷前的最後階段,國共經過一天一夜的拉鋸戰,尖谷堆周圍200公尺之內被屍體覆蓋了一層,尖谷堆上原有的堅固工事已被炮火削平,守備的國軍只得臨時用屍體疊起一道長約150公尺的弧形「圍牆」。彷彿聽到戰場受傷戰士的哀嚎,處於彈盡援絕、飢寒交迫的窘境,感受到戰士視死如歸的悲壯。

臺北鄰居何伯父當年身陷重圍,擔心襁褓中的幼兒失去父親,在千鈞一髮之際,拚者老命追隨第十軍師長尹俊突圍,第十軍殘部隨後跟進時,解放軍就將缺口堵上,導致第十軍軍長無法突圍而被俘,何伯父以行動詮釋了「以國家興亡爲己任,置個人死生於度外」的意義;至於王伯父,就沒那麼幸運了,古來征戰幾人回,自從到雙堆集參戰後,就音訊渺茫,留在臺灣的王媽媽,舉目無親,還要照顧兩個幼兒,最後被逼得只好改嫁,戰爭的後果是多麼殘酷,妻離子散,家破人亡,世間悲慘之事莫過於此。對照陵園內奇花爭豔,祥和安樂,難以想像當年戰區的血雨腥風,今夕何夕,今夕何夕,現實與過去反差是如此之大,令人感概不已。

爲紀念淮海戰役,大陸在當年的主戰場徐州建有紀念館及紀念陵園,支戰場永城陳官莊也建有紀念館,用以喚起人民的愛國意識。反觀臺灣,在國民黨時代,不願提及國共戰爭;民進黨時代,呼籲抗中保臺,延長義務役期,桃園機場實施反空機降操演,共軍圍臺軍演,似有遍地烽火的感覺;但海峽兩岸無論政權如何的興替更迭,總是血脈相連,但願不再發生骨肉相殘的悲劇。(蔣世安/臺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