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看大陸》洋氣天津:深沉又幽默(下)

最經典的中西合璧則非狗不理莫屬:衆所周知,「狗不理」是天津最有名的包子;而在意風區中的狗不理,大書「狗不理」三字的招牌旁邊還另有其英文字號「GO BELIEVE」,此外,其店舖就是幢兩層樓的小洋房。在小洋房中賣包子、還有英文名字,既是在地產品國際化、也是外國風格本土化。

■你若不來就是淡季

各色中西美食雲集於意風區的主要街道上;兩旁的支道巷弄雖不那麼亮眼,可是,一但進入此處就會不禁爲隱身此間的特色小店駐足。有家創意商品店在門口架了個小黑板,寫道:

地球不爆炸,我們不放假

宇宙不重啓,我們不休息

風裡雨裡節日裡,我們都在這裡等你

沒有四季,只有兩季

你來就是旺季,你不來就是淡季

另有一家巧克力專賣店,其廣告更加直白:「我媽說了:只要在這家給我買巧克力,就把我嫁給你!」看來,這些小店的中國主人也頗受隔壁大街的歐洲風情和外國人影響,西化得很呢!

我走着逛着,隨意找了家小酒館暫坐。這也是幢掛有「天津市歷史風貌建築」名牌的小洋房--在天津,在這裡,無須刻意尋覓也能輕易找到古董古蹟。而這幢洋樓不只有歷史風貌,他還製造了歷史畫面:影星章子怡拍攝電影《非常完美》的沙發,他專用的沙發,就存放在這裡。在此,我飲盡了兩杯啤酒;雖然啤酒的酒精濃度並不高,但正如那歌手所唱:「酒不醉人人自醉。」就在這小酒館中,就在駐唱歌手的歌聲中,就在這異國風情中,我消磨了愜意的夜晚。

天津的洋氣來自近代在此往來的西方列強,列強來自海上,而大沽海口就是他們主要的登岸處之一。造訪天津,即使大沽口再怎麼遠離市中心、即使大沽口炮臺已成遺址,也還是得去那裡發發思古之幽情。從下榻的青年旅舍前往大沽口砲臺遺址博物館,稱其「勞頓」也不爲過:該青年旅舍位在市中心,而砲臺遺址位於濱海新區,光是車程就兩個小時有餘;好不容易下了車,循着高德地圖的導航路線,還得橫越一條充斥着大巴車、大卡車、大貨車、油罐車的大馬路。無奈,既無斑馬線、也無紅綠燈、更別提人行道或天橋了,除了勇敢穿越以外也「走投無路」了。

■津門之屏軍事要衝

大沽海口作爲「津門之屏」,是北方的軍事要衝、明清兩代的海防遺址。明代開始設立「天津衛」以防禦倭寇;清代更建築砲臺,假想敵則逐漸轉爲西方列強。大沽口炮臺共有五座,分別名爲「威、震、海、門、高」,歷經兩次英法聯軍和八國聯軍的侵凌;尤其在八國聯軍之役中,砲臺再度爲列強所陷,他們由此長驅直入、進軍北京,更在《辛丑條約》中要求清政府拆毀這一系列的砲臺。而今僅存「威」砲臺遺址;「威」字旗幟隨風飄飄,但一眼望去,臺上大砲殘缺、臺下荒草叢叢,何「威」之有?連風也爲這段歷史而嗚嗚嘆息。

近代的歷史深重而沉痛,天津更是首當其衝;然而,津人似乎未遭傳染、或者已事過境遷,其民俗仍自得其樂。來到津門故里,各種小吃、小玩意兒、小曲小調兒……吃喝玩樂少見西方的滲透。津門故里是天津衛的發祥地,天津最早的經濟、文化、商貿等活動就聚集在這裡;時至今日,其民俗博物館、天后宮、玉皇閣、戲樓、茶館……仍是瞭解天津民俗、感受天津民風、體驗天津民情的窗口。

說起天津小吃,不少人會反射動作般地蹦出一句「煎餅果子」;其實,綠豆燜子、熟梨糕,還有以龍嘴大銅壺衝出的熱騰騰、滾燙燙的茶湯,也都是天津名吃。狗不理包子、桂發祥麻花和耳朵眼炸糕更號稱「天津三絕」。從元代開始,天津就有穆斯林族羣;因此,天津也有許多清真風味:煎餅果子和耳朵眼炸糕都屬於清真小吃,新疆的牛羊烤串也必不可少。某些餐館甚至設有清真專用桌椅呢。外地人口衆多的天津自然也有衆多地域特色飲食,從包括西餐廳在內的各地風味飯館中,我看到了天津的現代化、都市化和國際化。

■天津民風幽默著名

但天津同時也還是傳統的、本土的,如其各種小吃者是,如其戲曲藝術者是。有句歌詞唱道:「我是天津人,我就愛聽相聲。」曲藝確實是津人生活的一部分。人們說天津民風幽默,言談間常帶有表演段子般的哏;其實何止於此?連賣東西的鋪子都將其商品編成歌詞,配上流行音樂的曲調,日夜開着擴音器放送着。

幽默是一種境界,是面對世事的豁達,也是一種待人的寬容與處世的從容。在戲曲中,津人說唱着世間百態、體會着人情冷暖、笑罵着古往今來……家國曆史再怎麼沉痛,現代都會叢林再怎麼繁華而顛覆傳統,生活與生存再怎麼考驗、挑戰着人們……老天津藉着與生俱來的幽默而豁達容受,由各方聚集而來的新天津也「風行草偃」,藉由同化而也能逐漸地幽默以對。

這就是天津,一座飽經風霜的城市,一個多受磨難而仍泰然自得的地方。(風流/臺灣大學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