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在大陸》臺青楊蔭寬:青梅茶飲 在大陸的幸福生活

楊蔭寬在親人的牽線下,嫁到漳州詔安過起了歲月靜好的田園生活。(作者提供)

生於大陸,長於臺灣的楊蔭寬,非常喜愛祖國大陸的創業氛圍。如今,重返福建的楊蔭寬已嫁到漳州詔安並自主創業,還在當地開了一家詔安青梅茶飲店,「想讓臺灣家人看見大陸的幸福生活」。

●「兩岸都是我的家」

楊蔭寬1982年出生於福建漳州,祖籍漳浦縣,12歲從福建前往臺灣跟爺爺一起生活。據楊蔭寬介紹,因爲她爺爺在1946年去臺灣經商,所以她的家人把她送去臺灣「依親」。

後來,楊蔭寬畢業於臺灣中華大學電子工程專業。爺爺過世後,她決定回大陸開啓下半場人生。

2017年,她和20多位臺灣青年一起來到大陸創業,在廈門從事臺灣鰻魚產品的銷售工作。「重返福建後,我一下子就喜歡上當地創業氛圍和文化、風情。」在楊蔭寬看來,大陸生了她,臺灣培養了她,「兩岸都是我的家」。

「從我取名到我去臺灣,奶奶都在影響着我的成長。」談及重返大陸緣由,楊蔭寬透露,她很想念大陸高齡的奶奶。「我曾一直跟奶奶說,以後要幫她出一本書。可惜她幾年前離開了。」

2019年,因「蒲燒鰻」產品銷售業績不佳,公司撤回臺灣,所有臺灣青年也跟着回臺,只有楊蔭寬一人毅然留在大陸。「我的親戚在大陸,且大陸有市場,就算公司撤回臺灣,我也可以繼續對接臺灣工廠和大陸市場做貿易。」楊蔭寬說。

在廈門期間,楊蔭寬努力拓展大陸市場,積累了不少人脈和資源。

2022年5月20日,楊蔭寬參加「愛在漳州,一起向未來」漳臺百名青年集體婚禮活動。(作者提供)

●「愛在漳州,一起向未來」

2020年初,楊蔭寬在漳浦親人的牽線下,嫁到漳州詔安過起了歲月靜好、夫唱婦隨的田園生活。「我覺得遇到對的人,就嫁到詔安來。目前我主內他主外,我丈夫承包幾十畝的大棚蔬菜基地,種植青椒。」楊蔭寬笑道。

來到詔安後,楊蔭寬第一印象是:詔安跟臺灣的一些縣城很相似,一脈相承的人文歷史、人居環境,她覺得很親切。

2022年5月20日,「愛在漳州,一起向未來」漳臺百名青年集體婚禮在福建省漳州高新區三館廣場舉行,由共青團漳州市委、漳州市委文明辦、漳州市臺港澳辦等單位共同主辦。

百名兩岸新人共同許下愛的誓言,楊蔭寬正是其中的一位。「我們將會珍惜彼此,『愛在漳州,一起向未來』。」她坦言,「5•20」當天的婚禮,自己一輩子都不會忘記。

●「獲得『五四獎章』,我倍感榮幸」

「臺灣的奶茶店比較有名氣,所以到詔安後就結合詔安特色產業,如非常有名氣的八仙茶和青梅產業,用臺灣的技術和文化,把兩者結合成『青梅竹馬』茶飲,備受民衆歡迎。」楊蔭寬說。

近年來,楊蔭寬十分關注大陸出臺的系列惠臺政策,對於漳州正在全面實施的「萬才聚漳」行動計劃很感興趣。「兩岸的文化習俗、風土人情都是一樣,尤其是大陸同胞對臺胞非常熱情和支持。」楊蔭寬披露,未來想借助自己對兩岸熟悉的優勢,嘗試做文化創意產業或教育行業。

2023年4月26日,楊蔭寬在福建省漳州市獲頒「漳州青年五四獎章」,成爲當年漳州該獎章獲得者中的唯一一名臺青。(作者提供)

「很多臺灣青年對大陸充滿好奇,但因兩岸青年交流不夠,還存在一些觀點分歧。希望他們撇開固有觀念,有機會多來大陸交流。」楊蔭寬表示,將做一些有益於兩岸青年交流融合的事情,幫助有意願「登陸」的臺灣青年瞭解大陸,實現他們更大的人生價值。

「我非常喜歡大陸同胞的工作拼勁。」楊蔭寬稱,大陸市場大,做事氛圍濃,待人熱情,「我感覺我在大陸的未來有無限可能。」如今,楊蔭寬是一位在漳州市詔安縣發展的優秀臺灣青年。2023年,愛情事業雙豐收的她還榮獲「漳州青年五四獎章」,她曾接受記者採訪時稱,「獲得『漳州青年五四獎章』的榮譽,我倍感榮幸。」

「身爲在漳臺青,促進兩岸交流責任在肩。」楊蔭寬表示,未來將持續做一些有益於兩岸青年交流融合的事情,幫助有意願登陸的臺灣青年瞭解大陸,實現更大的人生價值。

楊蔭寬認爲,大陸電商等行業正是臺青發揮才能的大平臺,在大陸發展的臺青應該把真實準確的信息帶回島內,讓島內臺青認識真正的大陸。她同時建議,臺青除了到大陸的一線城市發展,落戶三、四線城市也有廣闊的空間,比如她所在的詔安縣就是不錯的選擇。(張金川)

【徵文啓事】

中時新聞網「兩岸徵文」欄目,徵文主題:臺灣人看大陸、大陸人看臺灣、兩岸看世界、兩岸一家人、兩岸新時代,歡迎全球華人投稿。

期盼作者透過親身經歷的故事,刻畫兩岸社會肌理,描繪世界見聞,打破刻板印象,促進兩岸民衆相互瞭解、建立全球視野,向讀者展現時代的脈動與發展趨勢。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臉書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520ROC,歡迎線上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