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在大陸》臺青張瑜心:入閩七年 與鄉村一起「慢慢走」

村民向張瑜心(左2)諮詢老屋改造。(彭莉芳 攝)

走進福建福州鄉村從事鄉建鄉創工作7年,從陌生到熟悉,從人文到歷史,不同村子項目的開展,臺灣青年張瑜心不僅體會到「兩岸同文同種、同根同源的連接」,還收穫了機遇、溫情與幫助。

「知道我是臺灣人,村民驚訝又開心,拉着我熱聊,『阿妹你是來幹嘛的?』」踏足福建鄉村的首站是永泰嵩口,村民的熱情與友善讓她動容。美景、民俗與村中人,構成了張瑜心眼中豐富而生動的鄉土風情,吸引着她一次次走進探索。

「鄉村需要帶進團隊深入後,才知道到底需要什麼,是時間線比較長的事業。」今年在福州成立設計工作室後,張瑜心接手了兩個鄉村項目,期待藉助在嵩口的經驗,陪護福建更多鄉村「慢慢走」,爲更多村民帶去信心與期待。

鄉村初體驗

張瑜心與福建鄉村的緣分,始於七年前的永泰嵩口。

彼時,在鄉村旅遊、古村落再生方面摸索出經驗的臺灣文創團隊「打開聯合」,已駐紮在這個千年古村一年。機緣巧合之下,團隊邀請在臺南工作的張瑜心,加入對嵩口古鎮的改造。對從未來過大陸的張瑜心而言,「一切皆是未知」,但她相信,這是一次有別於臺灣設計工作的體驗。

來到福建的張瑜心,看到了與臺灣截然不同的鄉村形態,大量的古厝、歷史建築物存在於鄉村空間肌理中,現代城市建築物與之並存,「這是我個人鄉村體驗中從未看過的景象」。

跟隨「打開聯合」團隊,張瑜心在嵩口參與的第一個子項目,是把一棟當地舊村部土房子改造成名爲「鬆口氣」的客棧,並修復了客棧周邊的鶴形路古蹟。

鶴形路古蹟是一條有着仙鶴嘴形狀的小路,因年久失修而殘破,與周邊景觀不協調。張瑜心及團隊與當地政府反覆溝通後,分析土牆毀壞程度及可修復位置,用當地傳統工法夯土、發酵土草漿抹牆來修復,並且將不遠處的「鬆口氣」客棧外立面做成一個景觀臺。如今,鶴形路已成爲嵩口古鎮的網紅打卡點之一。

她指着鶴形路的一處牆面,憶起她與當地村民的一段趣事。土牆施工用了當地傳統工法夯土,雖施工速度緩慢,當地村民卻十分認同此工法並積極參與。鶴形路上的植栽牆還在施工時,村民爲了施工方便,自行除掉了部分本應完整保留的牆面植栽。得知此事的張瑜心趕到現場幾乎「內心崩潰」。隨後,二人商議決定,一起尋回植物根部「補種」回去。

前段時間,張瑜心回到鶴形路,一眼就注意到那片「被補救」的牆體,「植栽依然長得茂盛」。當初與村民的摩擦如今想起,張瑜心只覺是一份「溫暖的感悟」——惋惜與溝通磨合成就了一面獨一無二的牆體。

今年,在福建省青年建築師協會的引導對接下,張瑜心開啓在閩清、永泰等地的村莊工作。(彭莉芳 攝)

看到鄉村的期望與信心

如今住在福州市區的張瑜心偶有時間,便搭車回嵩口看看。七年是一個足夠長的時間跨度,讓奔波於不同村子的張瑜心得以觀察到其間的鄉野之變。

「嵩口慢慢走了這麼幾年,我看到了當地人的信心與期待。」張瑜心欣喜地發現,七年前在當地改造的示範點,引來當地村民自主學習效仿。村中越來越多的閒置老屋,在當地人及不同鄉建團隊的創意加持中保留或換上「新皮骨」,以不一樣的姿態佇立在崇山峻嶺間,爲當地旅遊產業增益。

村子美了,旅客多了,嵩口的陪伴式鄉村營造,用了7年的時間,輻射出良好的影響力。

嵩口之後,更多周邊的鄉村行動起來。今年,在福建省青年建築師協會的引導對接下,張瑜心開啓在閩清、永泰等地的村莊工作,通過提供設計諮詢服務,活化當地空間。

有意思的現象是,無論是臺灣還是福建,過去大家都迫切地希望到城市打拼,如今,鄉村迫切地希望大家回來發展。在張瑜心看來,「如何瞭解村民需求,因地制宜提出解決方式,創造鄉村需要的生活方式來生存、寄託鄉愁」,成爲當下鄉建鄉創工作需要思考的命題。

今年,張瑜心接下了永泰紫山村與閩清良寨村的改造項目。前者是革命老區村,後者是國內第一座由女性主持建設的寨堡。

「每個村子都有獨特的人文和風俗。」張瑜心與團隊的規劃中,良寨核心區會以女性文化爲思路點,紫山村的紅色文化、自然風光將會成爲旅遊改造亮點。

「兩岸真的很近」

張瑜心祖籍是福建漳州。去年,她與團隊參加了漳州當地以南靖土樓「保護與活化」爲主題的建築競賽。在當地走訪後,張瑜心與團隊爲被稱作「一片樓」的裕片樓提出改造方案,以「不完整纔有特殊性」的思路,復原了樓體部分破損空間,結構化分析土樓形狀,設計出不同主題的公共空間。

比起拿到獎項,更讓她開心的,是見識到大陸設計師與建築團隊的絕佳點子,以及福建豐富的建築形態與民俗。這正是她七年前跨海而來的初衷。

古厝、古寨、土樓,紫山村的百年銀杉樹與朝霞雲霧、嵩口的古韻建築與青梅花海......近年來,張瑜心在福建的鄉村與城市間穿梭,驚覺與臺灣如此相似,「從人文到歷史,我更加深切體味到,兩岸同文同種、同根同源的連結」。

「七溜八溜不離福州」。在福州生活、工作、創業,此地儼然成了張瑜心的第二故鄉。她常和臺灣朋友分享在閩的經歷與感悟,力邀他們有機會也來福建發展,「感受大陸對臺胞的善意與幫助,也希望能消弭兩岸間的信息誤差,讓臺灣朋友認識真正的大陸」。

「兩岸真的很近。」疫情前,張瑜心逢週末時就搭機回臺看望父母,「來來回回很容易」,工作日就回福州投入工作。她希望疫情後,有天帶着爸爸媽媽來福建走走轉轉。一如她七年前那樣。(彭莉芳/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