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設10海外基地招手國際生 印尼率先啟動

爲促進國際學生到臺灣留學,臺灣投入52億在各國設置10個海外基地,今天在印尼率先啓動,由正修科技大學、朝陽科技大學以及醒吾科技大學分別在雅加達、泗水及邦加設置據點,負責留臺諮詢以及華語教學活動。

負責承辦該計劃的正修科技大學、朝陽科技大學以及醒吾科技大學今天皆派代表出席在雅加達舉行「臺印國際人才循環基地」揭牌儀式,印尼方則由文教科研部技職總司主任秘書沙亞迪(Saryadi)與逾20所理工大學代表簽署合作備忘錄(MOU),以促進印尼學生赴臺灣讀書,並在企業界實習,學習職場技能,而學生在到臺灣之前,則會學習華語,以幫助學習及適應生活。

負責承辦該計劃的3所學校已分別在雅加達、泗水(Surabaya)及邦加(Bangka)成立辦公室,負責提供留學臺灣的資訊及諮詢服務,同時也會舉辦華語教學活動。

教育部指出,海外基地是教育部推動的「促進國際生來臺暨留臺實施計劃」,該計劃正式開始施行後,印尼是第一個成立的海外基地,受到各界高度重視。

出席儀式的駐印尼代表處副代表陳盛鵬表示,到臺灣讀書的印尼學生每年持續增加,雙邊關係緊密,他指出,印尼對臺灣而言,是教育合作上非常重要的市場。

陳盛鵬致詞時說,揭幕儀式不僅象徵海外基地在印尼正式啓動,也代表全球首次成立臺灣海外基地,這肩負着國際合作與招生的重要使命,政府與企業都寄予厚望,期盼未來能促進更多優秀印尼學生赴臺求學及留臺工作。

陳盛鵬向中央社解釋:「透過臺灣3所科技大學在印尼3個城市設立專門的辦公室,除了提供留臺諮詢,也會提供華語教學課程,可說是更進一步且更直接與學校建立合作關係,效果會更好。」

教育部次長劉孟奇透過視訊致詞時表示,很榮幸見證印尼海外基地揭牌,臺灣自明年起,配合國家發展委員會共同規劃基地與新型專班,未來將透過海外基地提供華語先修課程、學術交流、國際合作等功能,期望促進雙邊大學能有更多的合作。

針對新型專班,朝陽科技大學副校長徐鬆圻表示,臺灣會先爲印尼學生找到合作企業,每個月會給予津貼,另外還會提供一次單程機票及獎學金。他向中央社說:「希望外來優秀人才來臺灣就學後,畢業後可以留在臺灣工作,以解決臺灣缺工問題。」

徐鬆圻解釋,透過臺灣與印尼學校間的直接合作與招生,也能避免發生過去不良仲介招生到臺灣後發生的種種問題。

他透露,許多臺灣學校都對新型專班計劃感興趣,以朝陽科技大學爲例,至少有3個系所將招收90位學生,未來預計全臺有30至40所學校參與,學生數目會更多。

出席揭牌儀式的印尼巴東州立理工大學(PoliteknikNegeri Padang)校長尤德利(Surfa Yondri)表示,他對臺灣的大學願意與印尼的理工大學合作感到很開心,「這對培養印尼人才有很大益處。」

尤德利向中央社說:「這項合作對我們在印尼及蘇門答臘培養人才很有利,因爲這代表他們(師生)有機會在臺灣受教育,在擁有世界觀的同時,也將提升國際合作。」

尤德利指出,該校學生對臺灣的電子、資訊、機械及旅遊等學科很有興趣,因爲是巴東州立理工大學也提供相關課程,且這些產業的人力需求也很大。

尤德利補充說,他相信臺灣3所大學在印尼3個城市駐點,能夠解決距離及交通問題,有助於提升雙方合作,也更能爲當地學生和老師妥善介紹臺灣學校提供的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