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越法麵包489人通報不適 食藥署:「3食品」驗出沙門氏菌

桃園中壢忠貞市場排隊名店「阿箴越南法國麪包」食物中毒案。(桃園市衛生局提供)

桃園中壢忠貞市場排隊名店「阿箴越南法國麪包」食物中毒案,衛福部食藥署今例行記者會說明,目前通報人數共489人,354人就醫,有32人住院中。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表示,目前已於3件食品檢體驗出沙門氏桿菌,並針對該業者裁罰54萬元,後續將持續進行異國料理專案稽查作業。

食藥署今針對桃園越南法國麪包食安事件進行說明,林金富表示,食用後發生食品中毒案件,食藥署向所轄衛生局瞭解,目前已有7件人體檢體及3件食品檢體驗出沙門氏桿菌。沙門氏桿菌爲常見導致食品中毒之病原菌之一,廣泛分佈於自然界中,若業者食品衛生安全觀念不足,水源、環境、病媒鼠、蟑及感染者的排泄物都會成爲污染源,寵物也可能成爲傳播來源。

食藥署食品組副組長鄭維智指出,沙門氏桿菌常出現在「蛋類、乳品、肉類」,其中像是生菜沙拉用到的「蛋黃醬」、提拉米蘇等,當中的蛋類並未煮熟,因此沙門桿菌污染的風險較高。

食藥署北區管理中心主任劉芳銘表示,食藥署今年預計啓動25項專案稽查,將已完成11項專案,沙門氏桿菌高風險食品抽驗中,1720件高風險產品抽驗結果並未檢出違規,目前仍有14項專案、3000餘家業者陸續進行稽。

同時,劉芳銘說,原先預定9月至11月啓動的「異國料理餐廳稽查專案」,因應本次事件,提前至今日啓動,並將針對「即食」品項加強查驗,其餘則依照規定檢查食品業者登錄、產品責任險、食品良好衛生規範(GHP)準則、直接供應飲食場所供應特定食品之標示、食品有效日期管理及食品業者保存來源文件、定型化契約等項目,並實施抽樣檢驗,倘查有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相關規定行爲者,將依法處辦。

林金富說,發病潛伏期約6至72小時,患者之臨牀症狀主要爲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發燒及頭痛等,約持續4至7天,嬰兒、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者通常症狀較爲嚴重,容易因菌血症而引發其他嚴重併發症。

林金富提醒,自己採購蛋類產品時,選擇「洗選」的蛋,避免雞單表面沾附雞禽的菌羣,而民衆挑選店家時應謹慎,不要僅憑網路推薦作爲選擇之依據,購買前先觀察業者作業環境及食品從業人員衛生情形;外帶餐點若沒有立即食用,應置於冰箱保存,並儘速食用完畢。

鄭維智指出,沙門氏桿菌常出現在「蛋類、乳品、肉類」,其中像是生菜沙拉用到的「蛋黃醬」、提拉米蘇等。記者鄒尚謙/攝影

食藥署專案稽查異國料理 即食或生菜沙拉列重點

【中央社/臺北9日電】

桃園中壢忠貞市場某越南法國麪包攤商食品中毒案,檢體驗出沙門氏菌。食藥署今天宣佈,即起啓動異國料理稽查專案,另外提醒自制美乃滋、沙拉醬等未經加熱食品都屬高風險食品。

桃園市中壢忠貞市場某越南法國麪包攤商食品中毒案,截至昨天晚上10時,通報個案人數達520人,已有7件人體檢體及3件食品檢體驗出沙門氏菌,其餘檢體仍檢驗中。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副署長林金富今天在例行記者會中表示,沙門氏桿菌爲常見導致食品中毒的病原菌之一,即起至11月,啓動今年度異國料理餐廳稽查專案,預計查覈200家餐飲業、攤商等,將着重有即食或生菜沙拉部分。

沙門氏桿菌廣泛分佈於自然界中,食藥署食品組副組長鄭維智簡報指出,食品業者未具有良好食品衛生安全觀念情況下,可通過水源、環境、病媒及感染者的排泄物等途徑傳播,也可能透過家禽及囓齒類等動物間接污染食品。

沙門氏桿菌感染的食物種類相當多元,常出現於蛋類、乳品、肉類等動物性產品及其製品,還有存在於受污染的生鮮蔬果、複合調理食品及加工食品。

鄭維智表示,爲防治食品中毒的發生,食品業者在製作未經加熱處理的蛋黃醬或含蛋糕點時,應選用洗選蛋或殺菌液蛋、防止交叉污染作業流程;生食、熟食器具、砧板、抹布切勿混用;作業場所應有防治病媒措施、食品從業人員須遵守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規定,手部時常保持清潔。

此外,鄭維智強調,民衆挑選店家時,「不要僅憑網路推薦作爲選擇依據」,應先觀察業者作業環境及食品從業人員衛生情形;外帶餐點若沒有立即食用,應置於冰箱保存,最好儘速在2小時內食用完畢,隔餐食用也會增加中毒風險。

林金富提醒,沙門氏桿菌發病潛伏期約6至72小時,患者的臨牀症狀主要爲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發燒及頭痛等,約持續4至7天,嬰兒、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者通常症狀較嚴重,容易因菌血症而引發其他嚴重併發症,務必儘速就醫,千萬不要認爲吐或拉個幾天就好,這是細菌中毒,沒有那麼簡單。

食藥署北區管理中心主任劉芳銘補充,食藥署今年共有43項食品稽查專案,其中25項把沙門氏桿菌列爲重點,目前已完成11項、共2186家,抽驗共1720件都合格。

劉芳銘說,後續還有14項稽查專案,至少查覈3000家,如有疑慮或潛在風險都將抽驗,若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等相關規定,依法可處新臺幣6萬元至2億元罰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