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血路「藥」注意 抗凝血藥禁忌多

許多民衆因爲中風或是短暫性腦缺血癥狀,需要長期服用「通血路」的抗凝血藥物,但服用抗凝血藥物的禁忌也相當多。(本報資料照片)

許多民衆因爲中風或是短暫性腦缺血癥狀,需要長期服用「通血路」的抗凝血藥物,一名女子服用此藥物後,身上常有莫名的瘀青,刷牙時牙齦也不停出血。醫師提醒,若服用抗凝血藥物,出現皮膚瘀青、牙齦出血、血便血尿等狀況,得立即就醫;此外,抗凝血藥物若忘記服用,也不可自行加量補吃,否則恐會造成藥物過量、異常出血的狀況。

抗凝血劑經常被一般民衆暱稱爲「通血路的」,有心房顫動的患者,若使用抗凝血劑作爲中風預防,可下降中風的風險達60% ,具有良好的預防效果,抗凝血劑藥物也可以防止腦血管栓塞及靜脈栓塞症。

高雄阮綜合醫院心臟內科主任林韋丞表示,亞洲人的飲食習慣經常會造成食物及藥物的交互作用,富含維生素K的蔬菜,例如菠菜、甘藍菜等,會使抗凝血劑的藥效減弱;但也有不少食品會使藥效增強,例如銀杏、鳳梨酵素、蔓越莓、葡萄柚等,若食用過量,會造成出血問題。

林韋丞提醒,民衆若有疑似出血的症狀,包括不明瘀傷、血便、血尿、黑色便、暗色尿、牙齦出血不止等,都要儘速就醫並請醫師調整藥量;若有疑似中風表徵,也應及早就醫,預防中風發生。

林韋丞提到,近年來臺灣已廣泛使用新型的抗凝血劑,大大減少了飲食習慣影響藥效的發生率,相較於傳統的抗凝血劑,更大幅降低了腦出血的發生,但若是曾接受人工心臟瓣膜置換手術、有嚴重瓣膜疾病的病人,以及嚴重的腎功能不全或肝功能不全的病人,則不是用服用新型的抗凝血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