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公生敬天謝地 蘇澳鎮公所帶學生當小農直擊合鴨稻

蘇澳鎮長李明哲帶着馬賽國小學生在農曆2月2日的土地公生這天,上香祈福,謝平安。圖/蘇澳鎮公所提供

農曆2月2日,今天是土地公生。宜蘭蘇澳鎮公所爲了推廣優質稻米、培養學生敬天謝地的觀念,舉辦「農事祈福」與「田間見習」,鎮長李明哲與馬賽國小師生直擊「合鴨稻田」自然農法,從產地、加工到餐桌,進行一堂特別的農事飲食文化課。

配合農人早起耕作,這次活動安排在晨間展開,師生們一早來到蘇澳鎮一處「稻鴨共生」的農田見習。稻田主人林旺德是一位三代務農的專業職人,長期致力推廣稻鴨共生友善農法。

蘇澳鎮公所表示,所謂「稻鴨共生」主要是在休耕期,把特選成熟合鴨釋入農田,藉鴨掌划水翻攪土壤抑制雜草生長,順道讓排遺作肥增加地力;插秧後,改以黃毛小合鴨入田覓食福壽螺與害蟲,維持稻米品質。

馬賽國小師生除了見習農法,也到碾米廠學習稻作收穫後的碾制、米制、包裝等加工製程,隨後轉赴蘇澳龍德廟,展開食農第二堂課。

蘇澳地區宮廟林立,逢年過節常有「謝神呷平安」傳統,需使用到大量米食,尊奉土地公的蘇澳鎮龍德廟準備酬神平安粥,供各界品嚐;龍德地區沙質土壤疏鬆通氣、排水佳,以出產鮮甜蘿蔔聞名,龍德廟平安粥最大特色,就是以在地蘿蔔入湯熬粥,再佐以鹽漬菜脯享用。

馬賽學子造訪龍德廟參與宮廟祝壽盛典,敬謝天地「呷平安」,完成這一堂從產地到餐桌的米食文化巡禮課程。

蘇澳鎮長李明哲透露,他年幼時常下田農耕,對農人有着特殊情感,珍惜得來不易的每一粒米,他鼓勵年輕學子接觸農業,從碗裡的食物開始着手,進行產地溯源,不僅能吃的健康、更能深刻感受蘇澳農產的美好。

小朋友們開心下田,在土地公生的這一天,體驗見習農作。圖/蘇澳鎮公所提供

蘇澳鎮長李明哲分享他的下田經驗。圖/蘇澳鎮公所提供

小朋友們開心下田,在土地公生的這一天,體驗見習農作。圖/蘇澳鎮公所提供

學生走入田間體驗見習農事。圖/蘇澳鎮公所提供

蘇澳鎮長李明哲帶着馬賽國小學生在農曆2月2日的土地公生這天,上香祈福,謝平安。圖/蘇澳鎮公所提供

蘇澳鎮長李明哲教導小朋友認識農作物。圖/蘇澳鎮公所提供

瞭解稻米的碾制、包裝等加工製程。圖/蘇澳鎮公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