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觀點-學子瘋學潮 爸媽迎失業潮

學生穿黑衫、自制小看板。(陳怡誠攝)

學生畫看板參加遊行。(陳怡誠攝)

學生反服貿走上凱道,仿如學生一場趕「潮」盛會,但面對臺灣經濟邊陲化進入危機倒數時刻,令人不禁要問學生,面對中韓FTA簽署在即,競爭優勢不站在臺灣這邊,學生在反服貿,宣泄其對未來的不確定感之餘,是否摧毀全臺競爭力,也在所不惜?如何降低停損點,在訴求已被聽到之後,該是冷靜思考雙贏退場

服貿牽動的不僅是兩岸服務業雙向開放,後續的貨貿更是重頭戲,倘若反服貿學生一再以附加條件方式推遲服貿,導致貨貿持續膠着,屆時中韓FTA年底先一步起跑,臺灣服務業喪失先機不說,就連製造業也一起被拖下水廠商難敵競爭紛紛關廠,或是重演產業外移浪潮,迫使最後一批死守島內的廠商出走海外

不可諱言,這次反服貿抗爭反映出年輕世代對未來的不確定感,擔憂找不到工作,擔憂薪資停滯,甚至擔憂社會流動停滯,一輩子沒辦法翻身;不過,這些對未來的忐忑和焦慮,絕不是退回服貿所能解決,反倒是提油救火,讓競爭者趁亂直追,導致臺灣的區域競爭力快速流失。

數年後回過頭看,「330」凱道集結也許只是小Case;到時候,百萬失業大軍街頭,學生和失業的父母一起高唱「悲慘世界」,你說諷不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