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取消掛號費調漲限制 專家曝1原因:不會有調漲潮

醫管專家指出,醫界樂見這項調整,掛號費迴歸市場機制,預期不會有大規模掛號費調漲潮;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過去醫療機構若要調漲掛號費至超過150元,須向所屬縣市衛生局報備,經核可才能調漲,衛福部昨公告取消此項限制。醫管專家指出,醫界樂見這項調整,掛號費迴歸市場機制,預期不會有大規模掛號費調漲潮,民衆不必擔心,並呼籲長年未調整掛號費的機構,檢視實際營運成本調整掛號費,才能抑制不當醫療利用。

「醫界樂見本次調整,法規應該與時俱進,本就不該用過去的法令,規範現在的醫療環境。」臺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表示,衛福部行文重點,是廢除14年前衛生署時代,對醫療機構掛號費範圍限制,隨通貨膨脹、物價指數調整,以及智慧化時代來臨,掛號費範圍應該調整,破除對醫療機構的束縛。

洪子仁說,除掛號費範圍取消、不必向主管機關報告外,該份公文還有二項重點,一是要求醫療機構要滿足民衆知的權利,調整掛號費時,應透過網路公告,並在機構明顯處標示,何種時段掛號費用爲多少,避免民衆產生混亂;雖不必「報備」,但若主管機關對掛號費調整有疑慮,仍可要求機構說明。

「醫療機構仍會考量民衆負擔、物價情形,不會貿然調升掛號費,預期制度調整後,不會出現掛號費調漲潮。」洪子仁表示,若一味調升掛號費,醫療機構也恐面臨損失病患的情況,故掛號費迴歸市場機制後,不會濫用法規調漲掛號費,而是尊重民衆就醫選擇。

掛號費範圍取消,恐會有醫療機構削價競爭「搶患者」。洪子仁表示,站在公衛、醫管角度,這是自己「最痛恨」的行爲,健保點值稀釋情況嚴峻,以調降掛號費爭取民衆就醫,恐會導致不當醫療利用,造成點值再下探,掛號費是民衆要負擔的醫療行政費用,「有適當的收費,才能控制民衆門診利用率。」

不少大型公立醫院,長年不調漲掛號費,被專家詬病恐造成不當醫療利用。洪子仁呼籲,醫療機構每一、二年就應檢視通膨物價指數、行政管理狀況,適度調整醫療費用,「有些醫療機構,在掛號費無法適當反應真實通膨物價狀況,沒有適度檢視、調整,美其名減少民衆財務負擔,反而變相鼓勵民衆不必要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