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四伏的十年 美中關係另幾種未來

陸克文《可避免的戰爭》立體書封(天下文化提供)

在這危機四伏的十年究竟會發生什麼事?美中關係中的固定因素,如中國的軍事擴張、習近平長期戰略的大致輪廓,以及日益激烈的戰略競爭可能會變得相對明確,不過變數仍然很大。其中最爲重要的是拜登政府的美國戰略、連續性和執行程度,以及拜登能否在二○二四年至二○二八年期間連任美國總統。另一個問題是,繼川普荒腔走板的行爲,美國的新戰略效果爲何?美國是否能重建軍事和經濟力量,並且鞏固美國海外盟友?

此外還有難以預料的第三國變數,例如歐盟執委會於二○二一年一月,即川普政府尾聲,和中國簽訂一項投資協議。且稍早二○二○年十月,美國主要亞洲盟友亦決定加入中國主導之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美國和印度並非成員國。這兩個發展皆清楚指出面對中國經濟的長期誘惑,美國未來的任務十分艱鉅。早在拜登政府宣誓就職之前,中國龐大的經濟吸引力已如習近平預測般變得難以抗拒。然而另一方面,歐洲議會在二○二一年五月決定暫緩批准和中國的投資條約(因爲北京對反對中國新疆政策的歐洲議會成員採取恐嚇手段),表示與北京的外交和經濟關係在政治上十分不穩定。此外,本書也反覆提及中國國內經濟成長模式的隱憂,習近平試圖重新掌握黨對民營部門的控制,壓制中國企業的信心,此舉對經濟成長的長期影響仍不明確,且有可能危害中國長期立足全球地緣政治的經濟基礎。

因此,試圖對二○三○年美中關係做出任何單一、絕對的預測是一件十分危險的行爲。設想未來最好的方式是根據不同假設勾勒可能的場景,並說明每一種場景在未來幾年可能產生的後果。這或許可以幫助當今政策制定者在駛向危險的彼岸時,擁有警示守則作爲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