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全滿手好牌卻欠缺穩定 冠軍之路只差補足經驗

味全龍靠着一羣小將們的拚勁成功打進季後賽,但比賽結果顯現出經驗不足,投、打、守的穩定度不夠,想要奪冠還要再加把勁。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味全龍隊重返中華職棒一軍後,經歷了兩個完整的球季,從2021年的墊底,到2022年就進軍季後賽,還讓中信兄弟吞下季後賽唯一一敗,球隊建軍成效令人刮目相看。球季結束後,龍隊也着手補強,首先已針對教練團下手,找來張家浩接掌二軍,外籍教練羣也會跟着調動。另外龍隊還鎖定數位戰力外球員,只是因臺鋼有優先簽約權,而且有些目標被原屬球隊積極接洽,因此最終補強人選尚未定案。

想要繼續維持佳績,味全龍首要任務就是搞定先發輪值,首年他們靠投手車輪戰打天下,第二季則是靠洋將撐場。他們擁有布里悍及鋼龍兩大強投,再加上伍鐸的支援,三名外籍投手是讓他們今年有如此佳績的大功臣。不過他們明年面臨洋將優惠到期,少一位的外援名額要全數補強先發,又或將名額留給牛棚還是打擊?都將是問題。另外就是布里悍下半季狀況明顯下滑,伍鐸則在季後賽遭棄用,想要更上層樓,外籍投手部份恐怕需要更加着墨。

龍隊本土先發投手有郭鬱政、林子昱、王維中及徐若熙,但前兩者的問題就是不夠穩定,尤其畏懼對上左打,郭鬱政的控球會突然失準,且被長打率明顯增加不少;林子昱則是對右打像塞揚獎強投,對左打有如發球機沒有招架之力。王維中及徐若熙是球隊最期待的兩大王牌,但因爲傷病史及體能狀態問題,始終無法穩佔輪值,要是雙雙能穩定發揮應有實力,將會是龍隊想要爭冠的關鍵優勢。

龍隊大將徐若熙今年整季報廢,但龍隊好手衆多仍保有競爭力,明年他傷愈歸隊,先發戰力更是傲人,將會是他們爭冠的最大優勢。 聯合報系資照片

先發其實都不差,就差臨門一腳,但龍隊牛棚問題就比較大。從今年季末兩個月開始,龍隊開始嘗試讓全本土擔任後防,常有大量失分的狀況,屢屢讓對手擴大勝分或是慘遭逆轉。他們現況大概只有陳冠偉、羅華韋是相對穩定的,林凱威雖然非常受到倚重,但他有極端的恐左症,是休賽季的必修課程。另外包含王玉譜、趙璟榮及林逸達都獲得不少機會,但王玉譜上下半季的壓制力明顯有差,後兩位穩定度也都不足。龍隊的牛棚雖然滿是天賦,但沒有辦法長期維持好狀態,讓球隊少了很多場勝利。

打擊部份,味全龍與前段班的中信兄弟及樂天桃猿相比,從打擊率、長打率及上壘率通通有明顯差異。雖然龍隊有吉力吉撈.鞏冠、林智勝及劉基鴻三位重砲貢獻33轟,再搭配郭天信及李凱威打線,看起來並不差。但他們沒辦法延續到六棒以後,加上全隊被三振率太高,壘包上的球員常常沒辦法回本壘得分,殘壘實在過多。難怪龍隊會看上意外遭富邦戰力外的高國輝及林益全,逢低買進後若他們能東山再起,絕對是味全重要的奪冠拼圖。

林智勝的加盟讓龍打線更加堅強,但團隊打線還是有許多待補強之處,如何延長打擊戰線,將是龍隊爭冠的一大功課。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談到守備大量吃到苦頭的球隊,今年多數球迷印象是富邦的慘況,但實際上龍隊的狀況比悍將更多。他們是全聯盟非責失分最多的球隊,內野四個位置出賽最多的拿莫.伊漾、李凱威、劉基鴻及張政禹四人失誤都上雙,守備率僅0.969,是聯盟最慘的先發內野守備陣容。問題最大的則是遊擊位置,張政禹、曾傳升及石翔宇無論在攻守都是後段班。目前龍隊傾向拿莫.伊漾轉戰外野,吉力吉撈.鞏冠與林智勝分攤一壘及指定打擊,其他位置只能仰賴小將們持續磨練或找外援協助了。

整體而言,龍隊雖然滿是天賦,但因爲年輕球員太多,導致投手、打擊及防守各環節的穩定度都不足,以致明明看起來都不差,戰績卻無法更上層樓。他們持續吸取經驗,讓團隊表現能夠穩定發揮,就已足以站穩前段班。後續若本土先發羣能再調整出至少一位球員,打擊能再補進有經驗的打者或由洋砲坐鎮,未來兩年龍隊應是大有可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