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抖音是上下劃,探探卻是左右劃?

前陣子有同學在社區裡提了個問題,並附上了一篇回答該問題的文章,我覺得挺有趣,所以發出來聊聊。這個問題是:“爲什麼抖音是上下劃,探探是左右劃。”這是個兩年前的面試題,我當時在文章裡有提到過。這裡我再換個角度分析下。

該同學附上的文章的結論是:上下劃不需要思考,左右劃需要思考。它先入爲主的從結果推出結論,認爲抖音的滑動簡單,探探的滑動難。於是左右劃比上下劃難。之後的所有論據,都是建立在這一點上的。先是提到一句:“業內有個共識,上下劃的操作成本要遠低於左右劃,用戶更習慣上下劃的操作。”我個人是從來沒有聽說過有這種共識的。這種論調,特別像是爲了支撐自己的觀點,而胡編亂造的。

在此基礎上,又引用了一個理論:“上下滑動成本低,大腦自動化處理速度極快,所以不太需要系統 2 的參與。而左右滑的半自動化偶爾需要系統 2 的參與,需要用戶思考,所以處理速度稍慢。”系統 1 和 2 的概念來自於丹尼爾·卡尼曼的書《思考,快與慢》,大概意思是,系統 1 是不需要思考的,系統 2 是要思考的。這個理論也是建立在上下劃簡單,左右劃難的基礎上的。讀者要是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就會被這個論證過程帶着走。

需要反問的是,憑什麼上下滑比左右滑簡單呢?因爲並不存在的行業共識?以及,怎麼就得出上下劃不需要思考,而左右劃需要思考呢?顯然就是爲了支撐這個結論,而找了一些並不合理的依據。

如果我把文章觀點換一下,說業內共識是:左右劃比上下劃的成本更低。所以,基於系統 1 和 2 的理論能夠知道,左右滑是基於系統 1,而上下滑是基於系統 2,於是上下劃處理起來較慢。這樣看起來似乎也合理?這就是這類文章存在的普遍問題。

那這個問題應該怎麼理解?

我在之前的文章裡說過,用戶之所以喜歡上劃刷新,是因爲下面有它感興趣的內容,如果上劃沒有用戶想要的信息,用戶一定不會上劃。比如,我設計了一個奇怪的操作形式,上劃出現的內容是舊的,左劃出現的內容是新的,用戶會因爲所謂的左劃難而放棄刷新感興趣的內容麼?一定不會的。所以用戶是爲了內容而劃,而不是因爲手勢的便捷性控制了人類的意識。

所以爲什麼抖音是上下劃?因爲抖音的交互邏輯簡單,上下劃是內容,左右滑是個人信息,沒有其他交互邏輯。那用戶爲什麼會對抖音上癮?用戶是對內容上癮,不是對上下劃上癮。如果抖音是左右劃,用戶照樣會上癮。

探探爲什麼是左右劃?因爲探探一開始一個男性用戶的周邊沒這麼多女性用戶。刷多了會發現沒有新用戶了。所以如果是上劃後出現「沒有新用戶」的提示,會很奇怪,不符合常規上下劃無限內容的邏輯。而如果用左劃,提示「沒有新用戶」,操作和提示會跟進入用戶詳情查看照片的邏輯統一。也就是在探探裡,用戶看到喜歡的人,點擊後進入詳情,再通過左右劃切換該角色照片。照片到最後一張,再左劃,是回到第一張,上下劃這樣操作起來就不合理。所以它只是遵循了自己產品的操作一致性。那用戶爲什麼不會對探探上癮?因爲探探是陌生人社交工具,用戶找到要聊天的對象就開始交流了,沒必要對刷用戶頭像而上癮吧?

所以最核心的區別是什麼呢?因爲探探首頁的用戶不是一種信息流。

每個產品都有自己的邏輯。不要試圖通過所謂的理論去總結它們,會顯得很可笑。

我特別不喜歡聊「某某產品爲什麼這麼做」這樣的問題,之所以聊這個問題,是因爲它脫離了業務的視角聊背景和手勢,所以還行。想提醒各位的是,不要總是去想:某某產品爲什麼這麼做。一旦這個問題涉及到業務信息,你就會陷入自我編譯的邏輯裡,而不是從解決問題的視角去考慮問題。大概是這樣,就不繼續深入了。

來源 | 呆呆有理(ID:daidaiul)

作者 | 呆呆本人 ;編輯 | 呼呼大睡

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早讀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