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福建人吃這碗麪都在邊吃邊吐?

一碗豬腳麪,弟弟妹妹吃豬腳和麪,大哥只能喝麪湯——

沒有不尊敬的意思,但是單純把這個問題擺在福州人面前,福州人會說:“試試用一小把福州線面,只要把握好時間,一碗麪就可以分三碗。”

沒準此時就有一個福州小孩,扒拉着家長烹飪的愛心鴨湯線面,一邊流淚一邊後悔:

“媽媽我再也不敢一邊看電視一邊吃線面了,我只是停了一小會兒沒吃,面怎麼就越吃越多了……”

食物大多有自己的賞味期限,在中國,大部分美食的最佳品嚐時期一般是——趁熱吃,涼了就不好吃了。

但福州人會謹慎地把線面排除在外,因爲福州線面作爲麪食中的特殊物種,早已掌握了可以在碗內自我繁殖的技巧,不僅需要人類趁熱吃,還需要人們“吃得飛快”。

雖然湯麪放久了麪條會泡發這種事兒,已經是常識了,但福州線面的泡發速度以及程度,卻遠遠超出了人們的正常認知。

線面線面,顧名思義是一種細如絲線的面,吃起來口感順滑,雖綿軟卻又不至於糊爛。

福州人常見的做法是各種“高湯泡線面”,高湯以鴨湯、雞湯等爲常見,牛肉湯、羊肉湯等也可,更地道的還會再臥一個水煮剝殼的大鴨蛋——

潔白的線面柔順成團,沉浸在高湯中,一眼看去就彷彿在叫囂着“吃我有營養”。

△來源:B站@雨銘軒說美食

但吃過福州線面的人對此只想說:趁着線面還沒有把高湯吸飽,快吃啊!

如果有可能,每一份線面上桌後就應該配備一個專屬計時器,因爲碗裡越吃越多的福州線面,已經成了無數福州小孩的童年噩夢。

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的福州人,童年都有同一碗線面,吃慢了會越吃越多,沒吃完會捱打。

對於吃飯本來就不專心或者速度慢的孩子來說,當長輩端來一碗線面,就開啓了疊buff的就餐體驗。

炫線面的速度,彷彿都趕不上它自我繁殖的速度,要麼湯沒喝完,面還剩大半碗,只能幹吃,要麼沒吃完自覺加湯,眼睜睜看着線面當場表演一碗變兩碗的絕活兒。

線面的這種繁殖現象,甚至給人一種錯覺:每次用筷子只夾了一點點,送到嘴邊的時候就已經成了一坨。

福州小孩的“十萬個爲什麼”裡,絕對會有線面的存在——線面爲什麼越吃越多?吃到肚子裡會不會繼續變多?

有一個網友在食堂和一位明顯是外地來的同學小A共同就餐時,同學甚至好奇問道:“你是不是邊吃邊吐,怎麼你的面越吃越多……”

△來源:小紅書@wangE0

網友能怎麼辦?只好解釋起福州線面的神奇之處,吃得但凡慢點,它都覺得你吃不飽,開始自覺變多。

這種沒有北方面食的嚼勁、略帶一點鹹味的柔軟細面,除了口味不吸引小孩,以及越吃越多之外,一不小心還會給人帶來升級版的噩夢體驗:

嘴小、喉嚨淺的小孩,甚至會被福州線面卡喉。只見一筷子喂進嘴裡,囫圇吞下卻沒咬斷,一半留在喉嚨裡面,一半滯留在外。

有網友戲言,愛吃線面,就超越了80%的福州年輕人。

事實上,邊吃線面邊哭,不僅僅是福州小孩的悲傷記憶,這個場景同時也發生在福建省內的許多地方。

當然,事發時間最集中的還得是春節。

每年大年初一的朋友圈,有的人還在曬跨年夜的煙花,而座標福建東南西北的年輕人卻不約而同地曬出了——

每年大年初一一大早都要吃,一吃吃一個小時,按下相機快門後就變多1%的線面。

△膨脹.jpg | 來源:@上流君

沒有一個福建人能逃過新年的第一碗線面。

只不過相比於福州人,其它地方的福建人春節外吃線面的頻率還是略低一些的。(逃過n劫)

承受着愛與恨的福州線面,起源於唐代,正式誕生於南宋,是古代中原飲食文化與閩地古越文化交流的產物,之後又隨着福建華僑飄洋過海流傳到海外。

線面最初主要流行在福州十邑地區,後來又傳到了閩南、閩西等地。

福州線面被衆多地區所接受,繞不開它所代表的美好寓意。

作爲面類中最長的面,線面以精麪粉爲原料,以精鹽、薯粉爲輔料,在手工拉制中妙用食用油,一斤麪粉甚至能被某些線面工匠製成1000根0.7毫米粗細、長達6米的面線。

線面是名副其實的“長面”和“壽麪”。在福州話中,“長面”又和“長命”諧音,因此線面就又多了一個稱呼“長命”。

大年初一的那碗線面,是新年健康長壽的美好希望;老人過壽,線面是必送的“壽麪”;女子生產後,會食用以蛋酒、雞湯佐線面烹飪的“誕面”;

孩子出生,親朋送線面祝福孩子,稱之爲“送安”;男女定親、結婚,男方送女方的線面,又叫“喜面”;

遊子出行或迎來遠客,沿海而生的福州人用諧音“壓浪”的“鴨蛋”放入線面中,作爲“太平面”;

每逢大事例如祭祀祖先,線面也作爲供品……

可以說,對於許多福建人來說,用紅線或紅紙封住的一束束線面,貫穿了生死,見證了悲喜,也圍觀着他們的聚散姻緣。

此外,線面還有極其簡便快捷的烹飪方式:

一指線面,抖開下入沸水,等水再次沸騰即可打撈起來,盛入事先準備好的高湯中就大功告成,沸水燙線面的過程極短,30秒左右幾乎就足以完成。

烹飪便捷,高湯營養,線面順滑,容易消化。

因此“泡線面”還成了福建人專屬的“病號飯”,甚至福州不少醫院的手術注意事項裡,都直接將“線面”納入建議食用的流食範疇。

可以說,線面不僅飽含了福建人生活的點點滴滴,更融合了當地衆多民俗,應當是福建最有“儀式感”的食物之一了。

所以當福建人告訴你,他們初一早上要做的兩件事——吃線面和拜拜,其實也可以將其理解爲一件事,那就是福建人對儀式感的追求真的不是蓋的。

實際上,在線面之外,座標福建的寧德人、泉州人、龍巖人等也各有各的地方代表麪食。

沒想到吧,雖然北方在麪食這一話題上有強大的話語權,但福建其實也是隱藏的麪食大省。

雖然人們能用“胡建人”總結福建人的普通話口音,但很難用簡潔明瞭的詞彙去總結福建的面。

和福建五花八門的方言一樣,福建人打破了用小麥、玉米等糧食製作麪條的常見定義,而是用各種各樣的食材,製作出了獨具特色的福建麪條。

△2020年,全國各地小吃爲“武漢熱乾麪”加油,福建就派出了不同地市的各種麪食 | 來源:微博@新浪廈門

單說福州市,下轄縣區的閩清粉幹、連江魚面就是知名特產。

如果說以大米爲原料的閩清粉幹,在南方也有同品類,那麼以剔骨除皮的黃魚肉爲原料,歷經切碎、剁糜、捶打等等複雜的工序製成的連江魚面,在外地還算少見。

連江靠海,捕撈出的黃魚制面,色如白雪,質地細膩,薄如宣紙卻韌勁十足,在麪條的品相上就出類拔萃。

麪條本就用鮮魚作爲原料了,當地人在烹飪時還會闊氣地加上海鮮爲佐料,這樣多種的鮮味疊加起來,就更顯得“色香味俱全”。

△連江魚面| 來源:B站@OpenStudio內容創作公社

平潭的馬鮫魚面,則用的是馬鮫魚,同樣剔骨取肉與紅薯粉製成魚面。

福建作爲紅薯在中國的首登地點,早已將紅薯開發出各種吃法——其中就包括多種麪條。

福建人習慣把紅薯磨出的粉製爲地瓜粉,除了福州平潭的馬鮫魚面,寧德也會將地瓜粉與蒸熟的白芋芋頭混合揉壓,用農家的刨絲器架鍋推入沸水中,形成晶瑩剔透的芋頭面。

芋頭面現吃現做,自帶芋頭的清香。在烹飪中,各家自有各家的喜好。例如寧德屏南的芋頭面,就多加泥鰍、紅酒糟,麪條順滑、透亮、Q彈,湯色濃郁。

△酒糟芋頭面| 來源:B站@遇拾柳

往南走到莆田,當地人則開發出面的獨特做法——滷。

比起用高湯泡的福州線面,每一根莆田滷麪都包裹着濃稠的滷汁,湯料裡是滿滿當當的瘦肉、乾貝、魷魚、海蠣……

而且與長長的線面不同,爲了讓面更入味,廚師在烹飪前還會將麪條扯成小段。

△莆田滷麪

同樣會被事先扯碎的,還有閩南的面線糊。面細如髮絲,用地瓜粉勾芡,最終呈現清甜爽滑的糊狀。

令人印象深刻的,則是面線糊攤子上供食客選擇的豐富配料:各色下水滷味、海蠣蝦仁等海鮮,泉州醋肉、青菜海帶……

還有一樣,絕對是面線糊的靈魂——香酥油條。

福建的面太多了,沙縣拌麪已經走向了全世界,廈門沙茶麪、面線糊日益出圈,還有些面種自有代代傳承的粉絲圈地自萌——

寧德牛肉水粉、龍巖清湯粉、南平紫溪粉、平潭燜冬面……

當然,即使福建有這麼多面,還是沒有什麼比得過線面在福建麪食界黑紅頂流的地位。

但或許隨着時間的流逝,有一天福建人會與線面和解,畢竟印象中“只有大人才喜歡吃線面”,而自己終於也成了這些大人中的一員。

作者|持墨

編輯|阿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