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他什麼神仙世子,來福建都要吃漢堡喝奶茶

福建人真是太容易出圈了,尤其是涉及任何與神溝通的場景。

就拿前陣子來說,號稱顏值天花板的“世子天團”,再次引發全國乃至世界的關注。專門奔去福建長樂參加完遊神的朋友跟我科普:大開眼界!原來每個世子都有自己的“男團定位”:

趙世子宅男,沒有漂亮衣服就不想出門;

張大世子不喜歡劉海;

張二世子有偏劉海,陽光開朗;

華光大世子,外表英氣內裡男孩;

金龍太子溫柔boy,面帶微笑觀察人間…

所以,拜神誒,還走娛樂化路線了嗎?

我一直相信,福建衆神的待遇是有別於其他的神。福建的鞭炮能形成彈幕,遊神的香火能媲美奧運聖火;福建人真的會燒掉價值百萬的船(送王船,手工造一艘超漂亮的復古木船,祭拜後放海里燒掉),也真的會往臉上穿令箭(拜龍王,被選中的神童以粗銀針穿舌、穿腮,巡遊表演),更會赤膊往煙花爆竹堆裡跑,也會擡着神轎到處衝鋒到處燥……

福建的神甚至,能吃到瑞幸咖啡、廈門泡麪和肯德基全家桶!

對,全家桶當供品,你沒看錯,這個世界上有一羣虔誠的人在用生日蛋糕和必勝客披薩拜神!

我祖籍福建莆田,從小到大,我都在拜神明。

拜神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福建山多良田少、颱風年年來得早,環境兇險,從中原遷徙到此處的移民們生存不易,必須緊密抱團,也必須在物質世界的殘酷之外,建立溫暖慰人的心靈故鄉,並通過精神與物質的聯繫,來爲自身與當地的融合做必要的自洽,直到生根發芽。

所以福建人拜神絕對不是娛樂化或盲目迷信,這是我們認真嚴肅,溝通物質與精神世界的方式:木匠努力工作,也要祭祀魯班,敬仰行業宗師;香匠供奉九天玄女,因香藥同源,傳說由九天玄女在凡間創制;農民拜土地公,漁民拜媽祖,都是祈求豐收;我們小時候讀書之餘,也要被家長帶去拜孔子和魁星、文昌帝君,以及福建人都聽過的那句教誨:“讀書要用功,神明纔會保佑你。”

福建的許多神明是出自當地的有功之人,人們爲感念其生前的貢獻,相信他們死後依舊能庇佑人民,出於尊敬和紀念,在他們逝世後會進行祭拜祈福。遊神,是人們向神明傳達心中美好願望的一種儀式。它是民俗文化,也是衆神的“T臺秀”。八閩不同俗、各路神仙多,福建各地每年會有無數次遊神,從春節一直到元宵、清明、端午、中元、中秋、冬至,然後再到明年除夕,這些日子節慶無不是是中原遺風。外人看起來比較炸裂的奇景,亂花眼的吃不完的美食,其實都是印在家訓裡的傳承,不得兒嬉胡鬧。

從大街上鼓聲震天到供桌上的熱鬧,其實都是一代代人的對天地人敬重的規矩和門道。每回我看到家裡準備燒豬公、滷大鵝、紅龜粿、白髮糕…我就知道,感恩神明和祖輩的“日常程序”又到了。

一年到頭,福建人拜天公、拜神仙、拜祖先... 不是在祭拜,就是在祭拜的路上。

中國其他地區,神明吃的大多遵從祖訓,傳統水煮牲畜肉類和五穀。福建不一樣,在我們的民俗裡,供品不僅是祭祀品,更是“人神共享之物”,所以神明的吃喝與時俱進,供品也自然更加非同凡響。基本上:我們吃到什麼好吃的,趕緊也請神明也吃一吃。

當然,福建神明也不一直吃全家桶和漢堡。最初始的供桌上,神明吃到的是各式各樣、甜鹹搭配糕粿,竟當年中原移民帶來麪食文化,然而福建缺乏小麥,米食就被做出了麪食的花樣;祭祀需要用“可以塑性並彩繪”的麪點來製作供品,如北方常見的花饃、壽桃等,在福建也被因地制宜改成了如今統治着供桌與餐桌的糕粿。

各色糕粿是過去福建人眼裡待客上品,在祭祀儀式中,讓神明、先祖“享用”。然後,祭拜過的糕粿迴歸餐桌,填飽人類的轆轆飢腸,一桌一食的儀式裡,是人們對神明的敬重,也是神明對人的護佑和祝福,每份供桌到餐桌的食物,都是一次人神共享,以及一場樂也融融的跨界溝通。

所有的供品,都是相同的邏輯,甚至供桌上出現的還不一定要是食物。護膚品讓神明先使用,得到賜福後,人敷起臉來就覺得更加晶瑩剔透;藥材讓神明先祝福,人也能帶着這精神護佑,藥到病除;文具讓神明“開光驗貨”,等於有了文曲星的加持,拿去考試更容易金榜題名……

這就是福建人特有的精神加持。在不同的祭祀場合,供品的種類可以無限擴大,只要是被神明賜福過的,吃起來、用起來、藏起來都能更心安。

過去用糕粿來告訴神明我們的豐收,如今新奇產品層出不窮,和神明無話不談的福建人,除了傳統供品,也開始給神明更多樣化的討喜選擇:

發糕拜財神,有發財富貴之意,但換上口感香滑的金元寶巧克力也不是不可;

紅龜粿鮮亮討喜,紅絲絨蛋糕自然也可以;

雞鴨鵝是三牲之一,肯德基全家桶有“全、家”之意,符合祭祀規矩就行;

我們追求的,是人神共享的幸福。

這幾年回家,我甚至發現供桌上出現了瑞幸和塔斯汀!只不過祭祀桌上拿下來的東西,雖然都是老爺保號,風味真的要比日常吃喝到的淡一些。不管你信不信,福建人真的能吃出來!

神仙偶像化,用肯德基全家桶來“糊弄”,會不會太不守規矩了?

不不不,這裡頭還有一套核心邏輯。

在福建信仰體系中,許多正神都是神格化的人。除了前面的媽祖,還有諸如開漳聖王(唐代將領陳元光,開闢漳州等地,被尊爲神),大家很熟悉的關帝爺、財神爺、土地公,以及諸多被立祠祭祀的凡人(包括我們的祖先),他們都曾經是活生生的人,他們的生活習慣和喜好其實和當下的我們也是有所共通。

正是堅定相信神明的存在,所以才把神明當成“真實的神”來對待。比如媽祖是女生,又是海神,自古以來媽祖生辰(農曆三月廿三)時,湄洲祖廟要舉行盛大的祭祀,供品要備齊海鮮114種、麪點36種、齋菜24種共164道,比滿漢全席還要豐盛——女生可是要花心思哄的,何況這是媽祖的生日宴會!所以,生日蛋糕也是不能少的。

至於是什麼樣的生日蛋糕呢?大到能疊九層的巨無霸蛋糕,小到翻糖cupcake都可以,規矩只有一條——必須是完整的(象徵圓滿),切件蛋糕象徵缺失,不行!

平時供奉媽祖,只要是女生喜歡的東西也都可以。比如,媽祖生前愛吃水果,就多備一點;漂漂亮亮的鮮花,以及饞嘴時大快朵頤的零食,也可以備上;女生愛美要護膚吧,SK2神仙水也能當供品——你要是願意,YSL口紅、香奈兒香水,都可以用來祭拜媽祖,只是切忌鋪張,更不可以一邊祭拜一邊拍短視頻,沒規矩。

其次,神仙和人一樣,都有舌尖喜好。比如,天蓬元帥貴爲淨壇使者,供品謹記要新鮮,絕不能出現豬肉;哪吒三太子年紀小,喜歡甜食和玩具,糖果、米餅、四驅車、奧特曼都可以(不能用蓮藕!);二郎神與哮天犬同臺,大魚大肉少不了,但是狗狗不能吃的東西,比如葡萄、巧克力等,上供桌就是大不敬。

供品的貴重程度,也要按神仙的地位來決定。沒錯,神仙也分職等,類似玉皇大帝、王母娘娘等高階正神,供品就要認真準備,三牲五果(三種葷食、五種水果)是基本款;土地公、地基主等基層神仙,供品就簡單一些,糕粿、盒飯、面線等“工作餐”皆可,切勿太過鋪張,否則有越級上供的嫌疑——人間的道理,仙界也是通的。

以及,神仙們也會心血來潮嚐嚐鮮。民間傳說,他們偶爾會託夢給宮廟人員,或者信仰深厚的信衆,說我最近想嚐點啥——聽說你們人間,最近那個手打檸檬啵啵茶不錯賣哦,可以讓我嚐嚐看嗎?

沒錯,神仙也會叫外賣。這種外賣通常會很具體,九天娘娘說我想要哪家店的草莓大福,土地公說最近天太熱幫我帶點燒仙草,月老說最近哪裡有家新開的手搖茶很好喝……然後,說不定你就轉角遇到愛,姻緣奶茶一杯牽了。

總之,幫神仙送外賣,那可是莫大的榮幸。至於其他非神仙通訊區的人信不信這玄學,無所謂。

無論哪種供品,都沒有違背傳統。並不是全家桶真的要取代糯米糕粿,而是選擇更多罷了——誰不希望神仙更帥一些,餐桌更豐盛些呢?三牲五果、糕粿點心,是農耕社會的產物;五顏六色的八寶粥罐頭,一次滿足N個願望的旺旺大禮包,是物質豐富時代的快樂共享;如今全家桶、手搖茶、網紅點心等快餐文化的產物,逐步擺上供桌,與時俱進之餘,還有人神共饞的滋味。

就是不知道下次拜神的時候,能不能斗膽請吃了全家桶的神仙,V我50。

本期作者| 水水

編輯|梅姍姍 斯小樂 視覺/創意|BOEN

攝影| 《風味人間》、小紅書@難過的蝦滑、愛 吃怪我咯、圓臉不吃肉、伍鑫-設計師、寒雨絲絲、何宇宙 Facebook@麪包空間、 陳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