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縮模型師 把世界變小了

微縮模型鄭鴻展感性地說,要在失去視覺之前,持續微縮這個世界。(黃世麒攝

擁有一臺帥氣重機,可說是不少人心中夢想,但以現實面而言,不只要大量金錢才能擁有重機,還要考量存放空間。微縮模型師鄭鴻展透過巧手,親自打造出可以陳列數十臺重機的模型小屋,裡頭擺放了各式只有指頭般大小的重機模型,屋外路燈還垂掛着總統候選人布條,臺味十足。他笑說,能擁有這樣一棟小屋,是男人的浪漫。

鄭鴻展原本從事室內設計、平面設計業,2016年開始投身微縮模型創作,曾以日本忘年好友鰻魚店爲依據創作出《芝金中店鰻屋》,獲日本第5屆濱鬆微縮大賽自由創作部門人氣票選雙料冠軍,因而聲名大噪,在社羣平臺廣爲國際玩具迷矚目。

自學專家 聲名大噪

鄭鴻展表示,製作微縮模型的起點是某日在玩具社團看見日本微縮達人荒木智的創作,照片裡的工務店栩栩如生,陳列了鋼彈瓦力等模型,讓他一度「被騙」,以爲是真實場景,但後來經朋友解說是微縮模型,纔對這項手藝產生濃厚興趣。

許多人會分不清微縮模型與袖珍藝術間的區別,鄭鴻展分享,袖珍藝術創作有一定規格,模型與真實物件保持1比12的大小,微縮則不然,可視創作者想法調整爲1比24或1比6等比例。自學成專家的他,認爲創作微縮模型並無特別的門檻,每人都能嘗試,而每一項作品也只有工藝細不細緻、有無巧思的差別。

活用小物 材料多變

鄭鴻展舉例,常見其他模型師會水泥石膏爲創作材料,但他會拿保麗龍珍珠板、甚至藥膏貼布附上的透明塑膠片爲材料,變化出樣貌多端的小物,「沒有何謂困不困難,若方式對了就讓創作事半功倍。」他因此不輕易丟東西,要扔東西前總是細細觀察每個物件的特別之處,連媽媽要扔用了30幾年的鬧鐘都捨不得,偷偷從垃圾桶撿起來保存。

鄭鴻展表示,他特別偏好帶有臺灣味、帶有故事的場景,如自己學生時期房間烏來區的破舊公車亭等,都曾成爲他的創作主題,「比起一般的場景,我認爲帶有溫度的物件更能吸引人們注意,心中也能有所觸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