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餐後血糖 研究揭最佳進食順序:飯最後吃

即使是吃同樣食物,只要改變進食順序,就能展現不同效果。(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即使是吃同樣食物,只要改變進食順序,就能展現不同效果。對此,中醫師褚衍強引述一項實驗性研究發現,營養素攝入順序不同,確實可能會影響飯後血糖、胰島素和腸泌素反應,其中又以「菜、肉、飯」的降血糖效果最好。

褚衍強在臉書專頁「中醫安心講堂 褚衍強中醫師」發文表示,先前已有研究顯示,透過改變食用不同成分的食物順序,會顯著影響糖尿病前期和第2型糖尿病的餐後血糖,也會進一步影響胰島素波動。他說,雖對健康人類的致病機制仍不清楚,但似乎已逐漸建立一個較健康的飲食模型。

褚衍強接着分享一篇於2020年刊登在《臨牀營養學》(Clinical Nutrition)上的研究,其使用蔬菜、蛋白質(雞胸肉)和碳水化合物(白米)組成的典型亞洲膳食,欲瞭解食物攝取順序對健康成年人餐後血糖、胰島素和腸促胰島素分泌的影響。實驗找來16名健康的中國大陸成年人蔘加1項隨機、對照、交叉膳食試驗。受試者隨機食用5份實驗性等熱量膳食,攝食順序不同,依序如下:

1、先吃飯,再吃菜與肉。

2、先吃菜,再吃肉與飯。

3、先吃肉,再吃菜與飯。

4、以菜、肉、飯的順序吃,但彼此之間有留間隔。

5、菜、肉、飯一起吃。

該研究並於3小時內測量血糖、胰島素、腸促胰島素和飽足感等。實驗結果發現,褚衍強整理出4重點,首先無論是何種吃法,只要是先吃菜或先吃肉,就能顯著影響飯後血糖;其次,0~60分鐘的胰島素血糖反應曲線下面積(Incremental area under curve;IAUC),以第4組(菜、肉、飯)的進食順序,明顯較其它組低。

再來,褚衍強說,依序進食菜、蛋白質、澱粉能刺激較多類升糖素胜肽-1(GLP-1)的釋放;最後,胃抑制胜肽(Gastric inhibitory peptide, GIP)反應方面,第2組(先吃菜,再吃肉與飯)和第4組(依序吃菜、肉、飯)要比第3組(先吃肉,再吃菜與飯)及第1組(先吃飯,再吃蔬菜與肉)低。

總結來說,褚衍強表示,營養素的進食順序,確實可能影響飯後血糖、胰島素和腸泌素反應,而菜、肉、飯的進食順序,所帶來的降血糖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