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臺幣之父逝世30週年 嚴家淦為臺灣經濟奠基

今年是新臺幣之父嚴家淦逝世三十週年,他成功發行新臺幣,一手打造讓臺灣可以發光發熱的舞臺。本報資料照片

今年是前總統嚴家淦逝世三十週年,但他最爲人熟知的名號是「新臺幣之父」,從歷史公文中考據過嚴家淦事蹟的前行政院長陳沖說,嚴家淦是對臺灣財政、金融、經濟發展有最大貢獻的人物,一九四九年六月他成功發行新臺幣,一手打造讓臺灣可以發光發熱的舞臺,也培養出後來大家耳熟能詳的臺灣經濟起飛舵手:孫運璇、李國鼎。

陳沖回憶念初中時在廣播節目中聽到嚴家淦專訪,讓他記憶深刻。嚴家淦說自己喜歡攝影,曾以暗房技巧,合成一張同一個人坐着跟跪着的照片,呈現「求人不如求己」意義,當時正值美援停止、社會恐慌,後來臺灣也真的靠自己努力,以進口替代方法迎來臺灣首次貿易出超。

發行新臺幣 七大配套措施

陳沖分享幾件嚴家淦對國家的貢獻,其中,奠定臺灣發展基石的,就是成功發行新臺幣。惡性通膨在戰後國家是普遍現象,根據臺大教授許介鱗研究,日本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宣佈投降,八月十九日着手印製一億元的臺灣銀行券紙鈔,九月九日運到臺灣來搶購糧食物資再運回日本,當時臺灣原本貨幣發行量僅二點三八億臺灣銀行券。

陳沖說,這突然其來的QE(貨幣量化寬鬆)致臺灣物價暴漲,加上當時在中國大陸發行的金圓券發行浮濫,金圓券又跟舊臺幣採固定兌換匯率,兩件事導致臺灣發生惡性通膨。顯著例子就是一九四八年六月一顆雞蛋五十七元臺幣,一九四九年六月一顆雞蛋七千一百臺幣,飆漲一二四倍,官方統計一九四九年上半年物價漲幅百分之一三三二。

惡性通膨發生,可以發行新貨幣解決,但若沒有完善配套會引發更嚴重災難。陳沖表示,嚴家淦在一顆雞蛋七千一百臺幣時推出新臺幣發行辦法,想辦法要來八十萬兩黃金做發行準備;一千萬美元做外貿準備,以便跟外國人做生意;進口一萬公噸的稻米以安民心;提供優利儲蓄存款鼓勵大家把錢存到銀行;向民衆保證新臺幣只發行兩億元絕不亂印新臺幣;同時停止金圓券的兌換避免已浮濫發行的金圓券拖累新臺幣;宣佈臺灣銀行停止墊付中央款項。透過七大配套,成功發行新臺幣並使用至今。

陳沖說,「如果沒有新臺幣的成功發行,一九四九年臺灣經濟就崩盤了,也就不可能有後來十月的古寧頭大捷,以及十二月國民政府遷臺」,沒有可信任的貨幣,經濟無法發展。

總預算制度 穩定政府財政

嚴家淦後來擔任財政部長引進總預算制度。早年因頻繁戰爭,政府沒有預算制度,需要錢就印鈔票,導致金圓券後來幣信崩潰,嚴格執行有預算才能給錢的總預算制度讓政府財政及經濟都穩定下來,「在當時的政治環境下,想想這樣做是要得罪多少人?但不得罪就是大家一起完蛋」。從發行新臺幣的七大配套措施到建立總預算制度,陳沖認爲嚴家淦不結黨營私,沒有派系反而沒有敵人,每次改革都有成效,獲得大家信任。

以股債購地 幫農民買到田

臺灣土地改革歷史上的重頭戲是一九五一年的公地放領與一九五三年耕者有其田,嚴家淦先拿公有土地做示範賣給農民,價金分十年攤還;接着請地主把田地賣給政府,政府再放給農民,但政府當時沒錢買也不能亂印鈔票付錢,於是發債券及股票向地主購地,百分之七十以債券支付,債券內容是稻米的實物債券,另外百分之三十以政府四大公營企業(臺泥、臺紙、農林、工礦)股票支付。

陳沖表示,孫運璇、李國鼎都是對臺灣財經有貢獻的人,但他們的舞臺是一九四九年六月由嚴家淦搭建,讓後來的人有揮灑空間。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