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再評估東北季風高架行車安全 蘇花安環評初審卡關

環境部今召開「臺9線蘇花公路安全提升計劃環境影響說明書」專案小組初審會議。聯合報系資料照

蘇花公路改善計劃(蘇花改)2020年全線通車後,仍有部分路段須行駛臺9丁舊蘇花公路,爲減少極端氣候預警性封路機率、促進地區觀光產業、實現宜花與臺北地方生活圈構想,交通部公路局提出「蘇花公路安全提升」計劃(蘇花安),以改善沿線3處未改善路段。環委認爲應減少土方運輸車次及時段,以及東北季風期間高架行車安全也須再評估,本案決議補正再審。

環境部今召開「臺9線蘇花公路安全提升計劃環境影響說明書」專案小組初審會議。開發單位交通部公路局說明,計劃是針對未納入蘇花改3大路段進行安全提升計劃,包含宜蘭東澳至南澳段(9.3公里)、花蓮和平至和中段(5.5公里)、花蓮和仁至崇德段(15.1公里),其中和仁至崇德段包含10.2公里的隧道、3.1公里的橋樑及1.8公路的路堤,並擬以橋樑跨越大清水溪續以2號隧道穿越國家公園,全長共29.9公里,預計2032年完工通車。

蠻野心足生態協會指出,不少國家已經以火車取代飛機、大衆運輸取代個人運具,根據交通部資料顯示,蘇花改通車後,國5交通惡化,顯示建造更多公路,只會讓更多人駕駛自己的運具,並不斷持續陷入這種惡性循環,無法根本改善通勤方式。

蠻野心足生態協會表示,本案有3個路段,每個路段的地方需求不同,認爲應分爲3個案子審查;另若本案通過並完成通車,希望不要對運具有歧視,本案是因舊蘇花公路有安全疑慮才執行安全提升計劃,若通行後卻限制機車騎士僅能行駛舊蘇花公路,有違本案興建理念,盼本案通車後機車騎士也能行駛。

開發單位回覆,東部交通以鐵路爲主、公路爲輔,但因鐵路營運很滿,因此考量再增加公路營運量能;至於未分拆成3案審查,是爲避免被質疑化整爲零。

多名環委則認爲,本案應參考蘇花改長期調查成果,以評估調整生態監測點位、數量可行性,蒐集當地相關路段路殺監測成果,並補充具體路殺減輕措施;也要求開發單位補充和平至和中路段採用高架路段,以迴避山崩地滑地質敏感區域的具體說明,以及東北季風盛行期間對行車安全影響評估與減輕措施。

環委也關注土石方挖填數量評估的合理性,認爲開發單位應以最劣情境,包含各路段最大出入土期間、施工機具及運輸車輛最大數量、空品惡化期間等,重新檢算各期程土石方挖填數量、空污物增量等,並研提具體土石方管理管制規畫(含土石暫置需求及去化方式)及環境影響減輕措施(含空污增量抵換)。

土方運輸車次及運輸時段,也要求評估新增早上8至9時、晚上6至7時不運輸土方,以及降低各路段施工期程的土方運輸車次可行性。

植栽部分,則須補充植栽移補植具體位置、種類、數量、移補植存活率應至少爲80%,未達100%數量,應以1:1.2比例補植並納入相關監測計劃,至少監測3年;工區倘有發現外來種植物如銀合歡,採全數移除可行性。

蘇花安針對未納入蘇花改3大路段進行安全提升計劃,包含宜蘭東澳至南澳段、花蓮和平至和中段及和仁至崇德段。圖/截自環評書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