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產被不孝子搬空…還要求親哥哥高價買回股權! 律師三招:「公平」絕對可以不是齊頭式

新臺幣。圖/本報系資料庫

分家產的公平與愛

有一位孝順的兒子,畢業後就聽爸媽的話,不做上班族,在家裡開的工廠,工作又熱又累,兒子辛苦賣命工作,結婚後也是如此,因爲爸媽說未來事業就是要交給他。弟弟則做他自己想做的事,至於公司股東登記是用一家人的名字。

弟弟因爲投資失利, 但不料之後父母生病,弟弟與弟媳假借照顧父母住回家,私下向父母哭求,因爲他投資失利需要幫忙,父母不忍,陸續給近千萬現金。

父母重病住院後,這位孝順的兒子才發現家裡保險箱內現金被搬空;弟弟更是以父母早年平均登記給兄弟的公司股票,要脅哥哥高額買回股權;父母相繼過世後,更是上告法院自家公司有逃漏稅問題,不以翻倍金額買回股權就不和解,以致兄弟倆至今還纏身在官司中...。

這故事很熟悉嗎?

在你我身邊都不停地上演着...

「一開始出於愛的幫助行爲,卻換得親人越發猖狂地逼近底線,早年爲公平而平分的股權,卻換來後續不斷的爭端。」

如果父母早知道,其實「公平」,絕對不是齊頭式公平,還可以:

1.立下合適遺囑

在還沒確定接班人是誰,不要任意分配股權,因爲公司股權是一項重要的資產,掌握在自己手上用遺囑分配,或是生前部分分配給接班人。

預立遺囑合理分配家族財產,使會經營者繼承公司,其他兒女繼承不動產等,防止爭端,也爲子女做最合適的人生規劃。

2.股權確保

如果想要「公平」,讓所有的兒女都能夠享有利益,又想要確保接班人的權利,可以善用家族信託,使股權不會在未來傳承中不斷因分配而稀釋,確保家族的管理地位;也使受益者拿分紅,實際工作者領取董事長酬勞,保證每位家族成員領到應得的份額。

3.傳承創辦人精神

創辦人的「陪伴」與放手,花時間與接班人手把手的共同工作,並且適度的放手,父母在旁邊呵護着,是精神傳承的最佳方式。

當然,家族產業傳承,須將實際的法律運營權利交給下一代,至於企業的核心思想。可以利用家族信託內容(家族憲章)將核心精神載明,使公司繼續永續發展。

表達愛的方式有很多種,溺愛與齊頭式的平等,未必會讓子女平安與幸福。

懂得運用法律,才能在愛與公平間達到最佳平衡!

◎本文內容已獲 蘇家宏律師 授權,原文出處於此;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