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腸病毒進入高峰期! 醫提「幼兒5大發病前兆」快去醫院

記者趙於婷臺北報導

病毒將進入高峰期!根據疾管署統計,今年已累計20例重症。由於腸病毒最常出現在校園感染,小兒科醫師指出,若小朋友出現「嗜睡、意識狀態改變、劇烈嘔吐、晚上睡覺或白天頻繁不自主肌肉抽動、沒發燒卻臉色發白(心跳變快、呼吸喘)」等,都可能是腸病毒重症前兆建議要儘速就醫。

家長應特別注意5歲以下幼童,因爲保護力低,容易發生腸病毒重症。(圖/臺中慈濟醫院提供,下同)

「腸病毒」病例全年都有,但4到9月是流行期,6、7 月則是高峰期。臺中慈濟醫院小兒科醫師黃禹銘說明,隨着夏日的來臨,家長應特別注意5歲以下幼童,因爲年紀愈小,保護力愈低,容易發生重症,甚至有危急生命情形時,可能必須使用葉克膜(ECMO)處置。

黃禹銘說,「腸病毒」是一大類病毒總稱,型別衆多、傳染途徑多元、分佈廣泛且生存力強,曾經在臺灣流行過的小兒麻痹病毒,也是腸病毒其中一種,目前除小兒麻痹病毒外,並沒有疫苗特效藥可預防或治療併發重症,無法杜絕後遺症或死亡病例發生。

▲飯前、便後使用肥皂正確洗手,是預防腸病毒的第一步。

臨牀上確認腸病毒的方式,最明顯而特殊的症狀是在手、腳、屁股嘴巴四處都可能出現分隔開來的很多小水泡,所以腸病毒又被稱爲「手口足病」,另一種只有口腔會有小水泡的腸病毒是「皰疹性咽峽炎」,病程中往往嘴巴痛到吃不下東西

黃禹銘強調,腸病毒發病前就有傳染力、感染後可長期排放病毒,傳染途徑包括飛沫糞口、接觸等,家長照顧上應注意正確洗手與隔離並採一對一照顧,懷疑幼兒園小朋友感染腸病毒時,最好發病第一週回家休息,避免傳染給其它人。

另外,正確預防腸病毒的方式很重要,飯前、便後使用肥皂依序完成「溼、搓、衝、捧、擦」徹底把手洗乾淨,同時以漂白水消毒毒門把等居家環境重點高溫可以抑制腸病毒活性陽光棉被,煮沸餐具餐巾都發揮預防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