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創新表達彰顯精神的力量

藉助跨時空的表達,觀衆深切地感到,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鬥史映照的也是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堅守初心、堅定信仰的使命擔當,其歷史厚度思想深度人文情懷在此得以彰顯

近期,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的節目在各個電視臺熱播,藉助不同題材、不同視角、不同表達,全方位再現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征程。其中,浙江衛視特別節目精神力量》以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切入點,回顧建黨百年奮進之路,主題化提煉電視劇經典情節,結合實地拍攝、現場解讀,以“歷史現場、經典影像、年輕語態、融合表達”吸引觀衆,產生了熱烈反響。

《精神的力量》從歷年電視劇作品中精心挑選50部作爲素材,既包含《長征》《偉大的轉折》等觀衆熟悉喜愛的經典,也有《覺醒年代》《山海情》《在一起》等深受年輕人關注的新作。節目每兩集闡釋一種精神,對經典劇情進行提煉、精編、重組,深入淺出地呈現偉大精神的發展脈絡、生成邏輯和時代價值,生動展現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取得的偉大成就,以傳承紅色基因,汲取繼續前進的精神力量

無論井岡山斗爭的艱苦卓絕、遵義會議的偉大轉折、西柏坡的高瞻遠矚,還是“兩彈一星”的捨己爲國,抗洪抗震抗疫衆志成城,無不包含着一代代共產黨人的崇高精神和堅韌意志,這些精神超越時代,直指人心,成爲可供全社會汲取的思想營養。回望百年時光裡的紅色座標,賡續奮鬥歷程中的紅色精神,《精神的力量》讓紅色歷史昇華爲“理智的啓迪”,成爲人們明理、增信、崇德、力行的精神動力。

如何將故事中的事件有序關聯,將耳熟能詳的故事講出新意,這既離不開對傳播規律的尊重,也是對創作人員敘事能力的考驗。

《精神的力量》精心選擇與主題內容相關的講述人,比如,在“遵義會議精神”一集中,導演選擇在《覺醒年代》等電視劇中扮演毛澤東演員侯京健,當他的腳步聲在遵義會議的木樓中響起,自然讓人聯想到他曾經扮演的人物。節目中,講述人在現場扮演年輕時代的毛澤東,走上婁山關,吟誦《憶秦娥・婁山關》,生動還原歷史場景和鮮活細節。隨着“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的詩句,觀衆也不由得心潮澎湃。藉助戲劇效果形成感染力,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在具有代入感的現場演繹中得以重現。再如,在“西柏坡精神”一集中,周恩來的扮演者劉勁從歷史深處“走”到觀衆面前,生動講述中共中央在西柏坡的崢嶸歲月,用鮮活的史實解釋了中國共產黨從勝利走向勝利的緣由,充滿感染力和說服力。

《精神的力量》藉助真實和虛擬的結合、尋訪和資料的互證、歷史和現實的交集,闡發真意和真情。比如,在“紅巖精神”一集中,讓身爲重慶人的青年演員作爲講述人,與革命先輩進行跨時空交流。再如,“抗美援朝精神”一集中,身爲中國人民志願軍後代的青年演員在抗美援朝紀念館,講述祖輩親自指揮參與的一場場戰鬥。“兩彈一星精神”一集中,讓年輕尋訪人來到原子彈爆炸試驗場,在荒無人煙的戈壁灘,聆聽半個世紀前先輩們在這裡起爆的“東方巨響”……藉助跨時空的表達,觀衆深切地感到,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鬥史映照的也是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堅守初心、堅定信仰的使命擔當,其歷史厚度、思想深度和人文情懷在此得以彰顯。

創新是電視節目製作的題中應有之義。《精神的力量》採取“電視劇彙編+嘉賓講述+採訪解讀+外景拓展”等多元搭配的呈現方式,既有宏闊深入的背景闡釋,也有實地探尋的訪問式敘事;演播現場的“觀景式”講述,多維度的敘事方式提供了一個個包容性強、信息量大的場域,打開了更大想象空間,爲節目注入可視化的鮮活元素。

除此之外,節目運用現代呈現手段,在戲劇美學紀實美學上同步發力。節目採用個人化的敘述視角和個性化的語言,透過小鏡頭呈現大背景,在信息傳播上見微知著。在鏡頭剪輯上,通過不同景別和關鍵鏡頭的定格,建立場景空間和人物關係,輔以音樂、動畫技術手段的運用,構築了新的影像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