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鏡頭看臺灣》十八坪小教堂有故事 傳道師與長老攜手傳愛

活潑好動的小朋友參加新社噶瑪蘭教會禮拜時,不斷跑出教堂在附近玩捉迷藏或嬉戲。(黃子明攝)

新社噶瑪蘭教會長老陳春田(左)在聖誕禮拜結束後,代表教會致贈禮物給參加集會的兒童。(黃子明攝)

新社噶瑪蘭教會聖誕禮拜結束後,長老陳春田(左)帶領大家禱告,參加集會的兒童忙着打開袋子看看有什麼禮物?(黃子明攝)

參加集會的年長兒童代表新社噶瑪蘭教會贈送聖誕禮物給長老陳春田(右)。(黃子明攝)

參加集會的兒童興高采烈領取新社噶瑪蘭教會贈送的各式聖誕禮物。(黃子明攝)

參加新社噶瑪蘭教會禮拜的兒童步出教堂,教會同工又在門口和他們玩起搶答遊戲。(黃子明攝)

新社噶瑪蘭教會提前舉辦聖誕禮拜,活潑好動的小朋友不斷在教堂內外跑來跑去。(黃子明攝)

坐不住的小朋友在新社噶瑪蘭教堂內也是打打鬧鬧。(黃子明攝)

新社噶瑪蘭教會傳道師鍾美枝投入極多心血去照顧和協助附近部落小孩子。(黃子明攝)

新社噶瑪蘭教會經常集會教友僅約十餘人,內部空間也非常狹窄。(黃子明攝)

在花東海岸公路(臺11線)花蓮豐濱鄉新社國小對面不起眼的小巷裡,隱身一間迷你小教堂,聖誕節前夕的禮拜日,教堂裡舉行例行禮拜後,牧會傳道師與長老分別贈送參加禮拜的教友及小朋友聖誕禮物,溫馨場景的背後更有感人的故事。

這間外觀看來老舊卻樸實的教堂成立已經近60年,平常參加禮拜教友僅約十餘人,但曾因青壯人口外移而一度只剩兩人,目前參加教會集會有許多就學中的小朋友,有許多來自隔代教養或單親等弱勢家庭,教會傳道師鍾美枝與丈夫長期關照及接送他們就學,甚至提供早餐,讓這些來自附近不同部落的孩子,每週固定上教會,每個月最後一個禮拜並必須負責唱聖詩、敬拜、司琴等工作。

在禮拜過程中,活潑好動的小朋友不斷進出教堂來回奔跑嬉戲,還在教堂外玩起捉迷藏,不過傳道師及長老等都非常有耐心地招呼,最終他們都安靜回到教堂參加禮拜,由於大家要參加25日的豐濱聯合聖誕節禮拜,教會特地提早舉行聖誕禮拜,並宣佈取消今年報佳音活動;除了佈置聖誕樹,門口還用噶瑪蘭語羅馬拼音寫着聖誕節快樂;目前新社噶瑪蘭教會是全臺唯一以噶瑪蘭族語做禮拜的教堂。 僅有一層樓的教會即便連屋頂十字架,高度依舊比一旁民宅還要低,路過該處根本看不到它的身影,它的宣教歷史隱藏着一段原住民部落早期艱困環境下追求信仰的歷程。

由於新社早期沒有教堂,居民必須徒步到距離4至7公里外阿美族人聚集的東興部落(舊稱宮下)禮拜,林玉盛、林金榮、李春華、偕萬來等遂籌設佈道所,從後來擔任噶瑪蘭族複名運動主要領導人偕萬來家中客廳集會開始,1963年起歷經新社佈道所,改建茅草教堂,又因臨近公路吵雜,加上多次颱風摧殘致不堪使用,1975 年偕萬來捐獻教會用地,在全體信徒同心協力下,終於建成現址教堂使用迄今。

除了對部落兒童的協助與例行信仰事務,目前教會長老陳春田與中華威克理夫翻譯會、原民臺族語新聞主播周幸儀、學校族語教師及偕萬來後人等正共同編撰噶瑪蘭語聖經,希望幫助族人在族語保存和信仰路上得助更多,一間僅有18坪的教堂,帶給噶瑪蘭族人的空間與未來顯然無限寬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