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三利多 生醫基金成資金避風港

據晨星基金統計,截至12月22日止,野村、新光2檔全球生技醫療基金績效,居今年前二名且正報酬率,分別創7.11%及6.91%正報酬率,其他生醫基金在各產業基金績效中也相對抗跌。

野村全球生技醫療基金經理人沈思瑩表示,今年以來,中小型生技股受升息及貨幣緊縮影響,評價大幅下修,不過代表生技族羣的NBI指數在6月份已開始由谷底回升,反映部分中小生技公司新藥商業化腳步優預期及良好的藥物試驗數據,此外,多家大型藥廠陸續宣佈併購交易,顯示生技公司併購交易開始重回熱絡。

展望全球生醫產業前景,新光全球生技醫療基金經理人遊信凱表示,2023年全球總體經濟遇逆風,衰退陰霾籠罩在,高利率投資環境,讓生技股或仍未獲利的中小型新藥股,股價面臨基本面重估壓力,不過,部分臨牀處於後期階段、產品具市場成長趨勢、或切入大廠忽略的利基新藥市場以及公司本益比低,股價具低估值優勢的「璞玉型」生醫股,現階段投資價值浮現。

就資金流向分析,資金明顯流向醫療與生技ETF,臺新醫療保健新趨勢基金經理人黃俊晏表示,雖全球醫療指數本益比升至17.6倍,但考量預期ROE達30.1%,年初本益比20倍相比,目前股價仍不算貴,是佈局保健醫療股的良機,並相對看好製藥、生命科學工具、生技、醫療設備等產業,其中製藥、健保、大型生技評價較不受利率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