輿論漩渦中的萬科:債務壓力顯現,如何“活下去”?

多年來,萬科一直被看作是房企中的"優等生",財務穩健、銷售規模平穩增長、利潤可觀……讓多數人始料未及的是,2023年下半年,市場突然傳出萬科流動性告急的消息。

在去年三季度業績說明會上,萬科獲得了深圳國資、深圳地鐵的力挺。深圳市國資委相關領導表示,"萬科具備足夠的安全性,並未出現傳言所說的財務風險、管理風險。如有需要或遭遇極端情況,深圳市國資委有充分信心、足夠的資金資源和工具。"

但這沒有阻擋投資者們對萬科財務狀況的擔憂,年初,"非標債務展期談判""出售泊寓股權"等市場傳聞下,萬科遭遇了2024年以來首次股債"雙殺"。

至此,萬科像是打開了潘多拉的魔盒,負面輿論接踵而至,一時間,萬科被推上了風口浪尖,萬科徹底淪爲街談巷議的焦點。

負面輿論纏身,多個機構下調評級

4月1日,煙臺市百潤置業發佈《關於鬱亮操控萬科謀取私利有關情況的反映》在社交媒體流傳,文中稱,"鬱亮團伙利用萬科挪用資金、發放高利貸、偷稅漏稅、洗錢等違法經營問題",還列舉了大量事例和細節。

早在1月份,煙臺百潤置業已經在網上對萬科發出舉報信,而這次舉報直接把舉報對象從萬科,變成了鬱亮等高管,內容更詳細。此次舉報,包括煙臺百潤在內,共涉及10家當地公司,均爲萬科煙臺的小股東。

針對相關傳言,萬科方面迴應稱,"煙臺市百潤置業在網上發佈對本公司和公司負責人員的惡意言論,內容嚴重失實。煙臺萬科和當地合作方的糾紛,目前已經進入司法程序,我們相信法律會給出公正的判斷。相關不實指控和商業詆譭,已經構成對個人的誹謗罪和對公司名譽權及商業信譽的非法侵害,公司會採取法律行動維護合法權益。"

此外,4月8日,萬科濟南公司總經理肖勁被山東警方帶走,接受調查。濟南萬科迴應稱:肖勁因個人原因配合相關部門調查。公司運營正常,由金亞斌接任濟南公司總經理。目前調查仍在進行中,以相關政府部門披露信息爲準。

今年以來,萬科頻繁遭到機構下調評級。4月11日消息,標普將萬科企業的長期發行人信用評級從"BBB+"下調至"BB+",穆迪和惠譽早前已將萬科評級下調至"垃圾級"。

標普將評級下調歸因爲萬科"競爭地位減弱和槓桿率飆升"。標普表示,儘管萬科預計能夠在今年償還債務,但萬科銷售額在未來12個月可能繼續下降。

標普認爲,合同銷售額和利潤率的疲軟將削弱萬科的競爭地位。預計該公司2024年至2026年的"合同銷售額"總額將降至2700億-2800億元人民幣,較去年下降25%-28%,較2020年峰值7040億元下降60%。如果萬科未能執行其資產處置計劃,其財務狀況也可能會惡化。

債務壓力初現,一季度銷售大幅下滑

從萬科2023年年報可以看出,市場的擔憂是有依據的,2023年,萬科營業收入及利潤大幅下滑、債務壓力顯現、還取消了分紅……

3月28日,萬科發佈2023年度報告,公告顯示,萬科集團營業收入4657.4 億元,同比下降7.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21.6億元,同比2022年的226.9億元下降了105.3億元,降幅46.4%。

該公司解釋稱,淨利潤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開發業務結算規模和結算毛利率下降,部分開發項目計提了減值。

一直以來,萬科以財務穩健著稱,但從公司的債務情況來看,萬科並沒有那麼安全,其總負債高達1.1萬億元,流動負債8218億元,相比2022年有所降低,但債務壓力依舊很大。

年報披露,2023年末,萬科淨負債率54.7%,較2022年底提高11個百分點。期末,有息負債合計約3200.5億元,一年內到期的有息負債約624.2億元,一年以上有息負債約2576.3億元。在其借款中,銀行借款佔61.7%,約1973億元,應付債券約792億元,其他借款約435億元。

截至2023年末,萬科在手現金998.1億元,高於一年內有息負債,但這並不代表該公司安全無虞。一方面,公司每月面臨龐大的經營支出,另一方面,公司銷售下滑,經營現金流入在變少。

2021年,萬科經營性現金流斷崖式下滑,由2020年的531.88降至41.13億,此後兩年,現金流都低位運行,2023年,全年經營性現金流淨額僅爲39.1億元。

據萬科公佈的運營數據,2023年1至3月累計銷售額爲579.7億元,同比2023年同期下降42.46%,同比2022年同期下降44.51%,同比2021年同期下降66.73%。

萬科還面臨着龐大的應付賬款和工程款,截至2023年末,萬科流動負債中的應付票據約爲797.1萬元,應付及預提工程款約爲1843.1億元。

萬科在年報中坦言,公司利潤承壓,資金存量、現金短債比等指標出現下行,向高質量發展轉型的短期壓力仍然存在。一是,規模過快擴張時期,部分投資判斷過於樂觀,這些項目消化還需要一段時間。二是,儘管公司經營服務業務的能力獲得了長足發展,但經營性不動產天然存在資金回收週期長、佔壓大的難點,有關融資機制成熟後才能完全解決。

積極化債,未來兩年消減有息負債1000億

前不久,在業績會及互動平臺上,萬科回覆了今年以來的多個熱門問題。

對於境外債務,萬科稱,2024年的境外債券只有二季度還有摺合人民幣56億元的債務到期,公司已經提前啓動了相關置換和還款準備工作。對不同月份到期的債務,公司都會有相應的應對。

深鐵去年曾計劃爲萬科注入100億元的流動性,萬科透露,在溝通會議後深圳市國資委協調了多家國企與公司對接,以市場化、法治化方式,推動各項具體支持措施落地,包括:幫助處置流動性比較低的不動產和長期股權投資;認購集團旗下印力的消費基礎設施REITs;通過深圳國企和公司之間的產業協同,推動多個項目的合作;積極協調金融資源支持公司。

據悉,3月份,深鐵集團擬認購印力消費REIT,認購計劃所涉及資金預估在10億元左右。除了積極還債及與深鐵的合作,萬科在3月份對南方區域和上海區域進行合併後,北京區域也於近日正式進行了合併以及相關人事調整。

從目前來看,萬科的壓力主要來自於,經營現金流入在變少,而融資進度跟不上。在2023年業績說明會上,萬科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祝九勝表示,跟融資有關挑戰有三方面,一是開發業務收支不平衡帶來的挑戰;第二個是融資模式改變帶來的挑戰,以往是可以一筆大金額就可以提款,現在要轉到項目,按工程進度才能提款;第三個挑戰是整個經營業務的的佈局,即經營業務的收益率不足以覆蓋整體上利息爬坡的狀態。"

祝九勝透露,萬科與衆多的保險公司有合作,險資支持的方式更多是以債權計劃對應經營性業務,在期限設置上以"5+1+1+……"的形式進行,是否"+"的選擇權在於兩方商談。

作爲最早喊"活下去"的地產企業,萬科依舊難抵擋住市場環境的變化。一如鬱亮在業績會上所說,要"活下去",業務能力好只是一方面,公司還需要強化底線思維,做好極限情況下的壓力測試,做出更充分的準備。雖然萬科很早提出"活下去",但考慮還不夠全面。在市場的變化下,過去穩健的標準不一定能完全保障公司安全。

鬱亮指出,過去一段時間,萬科已在努力盤活存量,同時通過新融資渠道、資產交易等方法,將經營性不動產持續變爲動產,補充現金流。今後,將以更強的危機感和更大的力度地推進上述工作。通過上述工作,萬科未來兩年將削減付息債務1000億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