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陌生化 掌握文字節奏

臺大名譽教授鄭恆雄認爲,作家王文興把中國文字的形音義特性發揮到極致。(本報資料照片)

作家王文興的手稿出現許多符號及線條,他的《家變》、《背海的人》等原稿捐藏在臺大圖書館特展室。(本報資料照片)

王文興的小說幾乎是以晦澀難懂、字句精湛爲人所熟知,對讀者而言既是強烈的新鮮感,但也不免有「踢到石頭」般的閱讀障礙,由王文興的創作思維、脈絡,乃至其作品,學者爲今日讀者提出了閱讀王文興的方向。

在作家陳若曦眼中,王文興是「現代文學的同仁裡,生來就是要當作家的」,前期的短文,風格較寫實,反映自己的生活;《家變》爲其創作的第二階段,從傳統中努力創新;到他費時25年創作的《背海的人》,可說創新的慾念已像是脫繮野馬般向前狂奔。

長年旅居海外,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校區比較文學研究所教授張誦聖曾指出,王文興的小說「不批判也不贊成,冷靜客觀地看那一代青年所共同經歷的事物」。在《家變》中以詩意片段,寫出主角父親離家出走的故事,以細膩的手法呈現主角的人格與美感、成長、價值體認,像是以157個小底片把人物形象展現。她指出中國向來有筆記小說的傳統,而王文興的小說,「每一個小故事或片段,都在重複作者心靈更豐富的變奏和開展。」

王文興的寫作習慣獨特,寫作時會先打草稿,但不是將文字寫在稿紙上,而是在紙上畫下各種線條,王文興曾表示,「寫的時候,來不及寫一個完整的字出來,在尋找很多可能的字時,都是潦草的符號,只有自己認識。這些點、字,等到自己選到滿意的,再譯成正常文字。」他寫得極其緩慢,一天大概只寫30個字上下,一個字一個字決定是否產出下一個字。

臺大外語系名譽教授鄭恆雄指出,王文興在形、音、義上,把中國文字的特性發揮到極致,用了許多方法如標點符號、字旁加線、字旁加點、黑體字、異體字乃至新創字等,讓讀者覺得讀來困難,實則是他對文字節奏的掌握,用以產生視覺障礙,要讓眼睛有走路踢到石頭的感覺。

「爺真的個巴不得是能夠片時之間立頓的有錢了來牠的ㄉㄜㄍㄜ就好,要是能夠立刻有錢了來的話剎那之間爺就可以通身新……」《背海的人》以文字節奏反應了主人公逃亡間的情緒。已故臺大教授柯慶明就曾指出,語言用久了就會變得太熟,一旦平熟了讀者就無感了,因此當代作家多嘗試把語言陌生化。

詩人沈嘉悅表示,自己是在聆聽過王文興親自朗讀作品後,才明白這些文字、節奏、符號的合理性,「彷彿也明白了他爲什麼這麼寫,對小說讀者而言,這樣的詮釋是另一種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