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視漲電價對民生的衝擊

經濟部電價審議會即將召開。預計調漲幅度不小,將衝擊物價、民生及經濟。本報資料照片

攸關電價調漲案,經濟部電價審議會即將召開。預計調漲幅度不小,將衝擊物價、民生及經濟。民衆關心電價調漲對生活影響。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已請政府相關部會作專案報告。

陳揆表示,調漲電價是由於俄烏戰爭造成國際燃料價格大量上升,各國早就大幅調升電價,臺電爲了平穩物價,一直配合使電價漲幅沒有那麼高,民生物價也因此得到很好的控制。他並說「電價會在穩定物價、供電充足前提下,依民生、大小商店、不同企業狀況作細緻調整」。惟專家學者認爲,燃料價格上漲僅是電價調整原因之一,政策違失使臺電財務虧損瀕臨破產,纔是電價調整主因。當務之急,應儘速檢討能源政策,調整供電系統,降低供電成本,讓電價適時反映成本且有合理利潤,連年漲電價及靠政府編預算,增資補貼虧損,財務黑洞是填不滿的,且違反市場法則及使用者付費原則。

臺電爲配合政府二○二五「非核家園」能源政策,以高污染、高碳排、靠進口、供給欠穩定、高燃料價格之天然氣及煤,取代零碳排、供電穩定、低燃料成本之核電,加上發展再生能源太陽能及風能,初期購電價格高及興建進度落後,向民營電廠高價購電,供電成本大幅提升,纔是電價調漲主因。

去年平均電價每度三點○七,供電成本每度三點九五元,電價低於供電成本,造成臺電去年底財務報表累積虧損高達三八二六億元,負債比率達百分之九十六,財務黑洞把原資本額三千三百億元虧光,瀕臨破產,乃於去年現金增資一千五百億元。日前臺電臨時股東會通過增資一千億元,由經濟部全數認足,將資本額提升五千八百億,但僅能解燃眉之急,無法解決臺電財務黑洞及永續發展,亦無法解決企業與民衆所關心,是否能供應足夠穩定電能與連年調整電價對物價、民生及經濟的衝擊。

主計處日前發佈今年二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飆上三點○八%,已超越二%的通膨警戒線。四月電價調整,勢必引發成本推動、心理預期、薪資推動的通膨。尤其電價影響各業經營成本,處置不當,會如脫繮野馬,衝擊物價、民生及經濟,特別是經濟弱勢者生活。筆者建議:

一、盼新政府與國會修正能源政策,考慮調整供電系統、環境保護及安全,減少燃氣、燃煤配比,積極開發綠能,遵循「以核養綠」全民公投民意,讓核二、核三延役或重啓核四。

二、解決臺電財務黑洞,迴歸專業領導、經營,讓電價反映成本,有合理報酬,才能永續經營,積極開發電能,提供穩定、價廉、潔淨電能。

三、電業是資本及技術密集產業,且是公用事業,經濟發展初期,各國皆採國營,隨着經濟發展,資本市場已形成,技術進步,舉凡供電系統(發電系統、輸電系統、配電系統)及能源轉換、儲能技術、設備、微電網系統等,應可積極規畫開放民營。

四、此次電價調漲幅度較大,勢必衝擊物價、民生及經濟,政府應成立專責單位統合,管控、穩定物價,保障人民基本生活(蔣經國主政時代,行政院設有「物價督導會報」及「物價平穩基金」可資借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