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院拍板震災復原重建方案 蘇俊賓直言漏「最重要規畫」

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2日出席院會直言,重建方案多數爲災後重建與振興經濟,卻忽略臺灣最需要的防災韌性。(市府提供/蔡依珍桃園傳真)

政院拍板285.5億的0403花蓮大地震震災復原重建方案,但桃園認爲,重建計劃漏掉防災,副市長蘇俊賓2日出席院會直言,重建方案多數爲災後重建與振興經濟,卻忽略臺灣最需要的防災韌性,從這次的地震可以看出,很多傾倒的建築物,過去也曾經被開過黃單、紅單,卻因缺乏誘因和積極管理,而產生憾事,呼籲中央不只補救,要預先部署整體計劃。

蘇俊賓提到,行政院提出的紅單、黃單數量是透過各縣市彙整,並不是臺灣危險建築的全貌,許多居民和管委會不見得樂於積極接受鑑定,因爲擔心對於權益會有影響,舉例來說,公會技師秉持專業鑑定後,如果判定張貼紅黃單後,要撤銷必須進行結構補強後,再由技師認定安全無虞纔可繼續使用,對於居民家園重建無論是財力、心力無疑都是負擔,也因此對於震後鼓勵大樓申請鑑定,民衆還是會有一定程度的抗拒,如何建立制度,提升住戶對於建築接受專業鑑定的意願,建請中央通盤檢討。

蘇俊賓提到,針對震後的家園重建計劃,桃園市政府提出3大安居重建計劃,針對紅黃單建物修繕補助,紅單全額最高補助150萬,黃單補助100萬,另擬定「簡易都更整維計劃」,免都更程序直接送審議,最高補助1500萬元,此外提高今年度的公寓大廈修繕補助,總預算達6200萬。因此桃園市在震後申請結構鑑定案件高達729件,委請桃園市建築師、土木、結構技師等3大公會皆第一時間響應投入勘災,共計張貼紅單7件,黃單62件,也有了比較多的後續管理。

蘇俊賓強調,臺灣是地震頻繁的國家,每次的地震震央也不同,因此不能只用補救的思維來看待後續的工作,預先的部署以及所需要的資源,應該也要納入行政院的整體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