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政府政策卻成了棄卒 本土語師資出面抗議

本土語學士後教育學分班自救會今天召開記者會,抗議教育部忘了他們,他們難以找到教師工作。(新北市教育產業工會提供/林志成臺北傳真)

本土語學士後教育學分班自救會與立委賴香伶(左二)等人28日舉行「本土語文教師正名」記者會,呼籲教育部及社會各界正視本土語文師資所面臨的困境與不公平對待。(姚志平攝)

本土語文從111學年起列爲中小學必修課程,不過一羣本土語文教師今出來抗議說,他們用行動支持政府政策,現在卻成了棄卒,政府背棄了要讓學校端開正式教師缺給他們的承諾,甚至連代理缺可領月薪的機會都寥寥可數,幾乎斷了我們的生路。

「國家語言發展法」於108年制定公佈後,教育部於111學年起將本土語列爲高級中等以下學校之部定課程,且於109學年度起採多元師培管道培育本土語文師資,並依「師資培育法」第8條之一增辦「本土語文學士後本土語教育學分班」、培育具本土語文專長教師證之師資。

但目前依法修畢該學分班課程進而取得教師證之師資,卻難以透過開缺甄選謀得正式教職,甚至是連代理教師缺都難以獲得,這些師資即便有幸得以進入國、高中校園授課,卻也會面臨到諸多困境及不公平的對待。

本土語學士後教育學分班自救會今日上午於立法院舉行請願記者會,總召劉維欣表示,「109年學士後本土語教育學分班」的學員是響應「國家語言發展法」,身先士卒的戰士,是第一批用行動支持政府政策的人。結果,兩年後的他們,卻成了棄卒,幾乎找不到成爲正式教師的機會。

劉維欣又說,同樣都是修習「本土語教育學分」,五年300億預算裡的師資培訓經費,正式老師就讀本土語第二專長班,可以享有公費補助,111年9月之後來讀學士後本土語教育學分班的師資,也可以享有學分費的補助和交通費的補助,唯獨漏列109年的第一屆學員,對於他們兩年下來犧牲夜間及假日時間努力修習學分,且自負20萬元以上學分費的第一屆學員又情何以堪?

客語教師徐晶萍則說出自己爲了取得這張教師證一路走來的辛酸苦楚,她指出,109年爲了響應政府政策的推動,她花費時間、金錢,沒有寒暑假的進修,但如今政府寧可鼓勵校內正式老師研習36小時,去考中高級認證,回來就給他們配本土語課,不願給他們這羣「取得本土語合格教師證」的老師們機會。

教育部將研議就109年至111年9月1日前已修畢學分部分研議法規修正及經費籌措事宜,規畫一併適用「師資培育之大學辦理學士後教育學分班實施要點」第16點規定。第16點規定是,自111年9月1日起,就讀本土語文學士後教育學分班,且修習科目成績達70分以上者,每人每學分最高補助獎助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