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市道路標線設計 議員:罔顧騎士安全

臺中市議員陳俞融指出,市府「燙平計劃」重鋪道路,但有6成車寬15米以上道路,沒有配合檢討兩段式左轉。圖/陳俞融提供

去年1到11月的機車交通事故,臺中市死傷人數達6萬9469人,六都第一。市議員陳俞融指出,市府去年完成達445個路面燙平工程,卻未同時改善原有路面標線設計,仍維持禁行機車及兩段式左轉的標線設計,騎士只能騎在外側車道,面臨更多危險,要求市府必須正視機車騎士的路權與安全。

市府交通局迴應表示,工程單位重鋪路面時,均會檢討改善道路標線。但機車兩段式左轉及禁行管制,採個案檢視,辦理會勘會參酌地方意見、檢視肇事發生原因,適時調整交通管制措施。

陳俞融指出,市府必須加強重視機車騎士用路安全。她檢視建設局道路燙平計劃,2023年重鋪445條道路,剛好可檢討改善交通標線。但重鋪33條道路15米以上的道路,卻只有12條改善道路標線,逾6成維持原狀。

她建議市府,道路重鋪時,不要一味沿用舊有標線設計,應等積極檢討整合,重新畫設,改善機車行車安全,不要讓臺中成爲「機車事故之都」。

陳俞融說,道路內側有無禁行機車與機車是否能兩段式左轉關係密切,但目前市府取消禁行機車路段與開放機車免兩段式左轉路段的檢討速度不同步,特別是開放機車免兩段式左轉路口由2021年的6處,下降到去年僅2處。

陳俞融說,相較於臺南市去年開放31個路口免兩段式左轉,臺中市開放速度顯得牛步化。

李姓騎士指出,全國馬路規畫以汽車爲主,對機車非常不友善,現行普遍兩段式左轉或車道禁行機車,機車騎士只能騎在外側車道,面臨更多突發狀況,例如違停或臨停車輛忽開車門、內側車道汽車、突然右轉,計程車或公車轉向路邊載客,提高騎士傷亡事故,呼籲臺中市政府因重視「汽機車平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