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1624 文化部謬誤的海洋史觀

中國時報社論

文化部花費8千多萬製作一部大型歷史歌仔戲《1624》,找來歌仔戲偶像級明星羣演員,也找來擅長現代歌劇的舞臺劇導演,但所得到的評價卻超出預期的低。尤有甚者,被立委高金素梅批判爲到底是用原住民史觀、臺灣史觀還是殖民帝國史觀?一個沒有主體性史觀的歷史劇,要如何說服人呢?更核心的問題是,文化部的臺灣史觀是一個扭曲歷史事實的政治論述,這樣讓臺灣人如何面對自己的過去?

臺灣誕生 非始於荷蘭

臺灣一直有一個迷思:1624年荷蘭人來了,臺灣的歷史纔開始。這種史觀始於陳水扁時期,杜正勝任故宮院長時舉辦一場名爲「臺灣的誕生」展覽,這一檔與荷蘭合作的展覽,有不少荷人所收藏的舊地圖與過去東印度公司文物,包括荷蘭人從臺灣嚮明朝訂購的瓷器。

這些文物當然可以印證臺灣在大航海時代即參與了第一波世界經濟體系的建立,但所有東亞國家,從麻六甲、馬尼拉、越南、巴達維亞,到日本的長崎、平戶等,哪一個不是呢?廣州、漳州、雙嶼等,早在16世紀就已是葡萄牙、西班牙的貿易往來港口。是以,這種「1624年荷蘭來臺,所以臺灣誕生了,我站上了世界舞臺」的姿態,實在有一點自卑,也缺乏世界觀。從原住民立場看更是謬誤,那是一種哥倫布所聲稱的「我們來了,美洲的歷史纔開始」一樣,是帝國主義的史觀。臺灣史豈是荷蘭來了纔開始,那原住民和漢人呢?

事實上,在歐洲大航海時代之前,東亞已有非常繁榮的區域貿易。宋元兩朝,泉州是公認的世界第一大商港,來自印度、中亞、歐陸的商人,各種信仰、語言、文化、生活習俗,交融於泉州。1330年,泉州商人汪大淵在《島夷志略》就寫過從澎湖航行到嘉義,看到阿里山日出「紅光燭天,山頂爲之俱明」的場景。即使明朝時期曾經實施海禁,仍未能禁絕海商入海經商。

這便是爲什麼歐洲商人來到東方,可以那麼快找到貨源買到商品的原因。因爲福建、廣東的海商早已遍佈東亞,成爲他們最佳的貿易伙伴。也正是這些海商,帶着葡萄牙人來到中國,被視爲大海商的王直更將3個葡萄牙人帶到日本種子島,將火繩槍傳入日本,進而改變日本戰爭型態,從冷兵器進人熱兵器。日本戰國史也爲之改觀。

臺獨執念 斬文化臍帶

這些海商比荷蘭人更早來到臺灣。因日本有倭寇侵犯史,明朝不讓他們去沿海貿易,因此便和福建海商相約來臺灣交貨。臺灣是做爲轉口貿易站而存在。1623年,荷蘭人曾派兵來臺灣探查,發現居住日本的泉州海商李旦和福建商人在這裡交易絲綢。因此1624年荷蘭人的隨船軍隊利邦上尉日記中曾記載,來臺灣之後,派船去北港一帶買磚塊,回來當建城堡的材料。如果不是有許多漢人居住,誰會來蓋一個燒磚廠呢?

這就意味着臺灣不是一個荒島,而是開始有了多樣商業活動的商港。顏思齊的來臺,鄭芝龍的崛起,皆始於此。若無鄭芝龍也就無後來的鄭成功驅逐荷蘭,完成開臺使命。以此觀之,文化部所製作的「1624」歷史劇,刻意把歷史切割成片片斷斷,最後不僅以臺灣爲主體的史觀都沒有,連東亞史也說不清楚,變成是靠荷蘭才走入世界史的觀點。這未免也太悲哀了,難怪高金素梅要質疑文化部:「1624這齣戲要讓觀衆看到的,到底是誰的歷史?若要談臺灣史,爲何不從十三行文化、蔦鬆文化談起?還是這個海洋史觀只是爲了一個400年的臺獨政治執念?」她更一語道破,民進黨的海洋史觀不過是歐洲掠奪殖民的強盜史觀。

當前世界史的論述,逐漸擺脫歐美史家的話語霸權,迴歸各民族、國家爲主體的論述。只是民進黨的臺獨史觀在抗中、反中意識下,罔顧歷史事實,不只是將一般熟知的日據時代歷史美化、國民政府遷臺史醜化,更是從骨子裡刻意將國府扭曲爲流亡政權,切割中國的歷史臍帶。如今文化部連更早的明鄭時期歷史也要竄改,自甘爲帝國的犬馬,把臺灣史碎片化。這樣如何對得起原住民族和唐山到臺灣的開臺祖先呢?民進黨的官一向是政治正確凌駕專業,下一任文化部長李遠敢導正錯誤的史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