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政府不能帶頭看天吃飯

社論

缺水問題嚴重,蔡總統參拜宮廟祈求「風調雨順」,呼籲民衆節約用水農委會農田水利署請託鎮瀾宮合作辦理祈雨儀式,期盼有「雨水媽」之稱的大甲媽能帶來雨勢經濟部長王美花在立法院表示,科學園區或工業區可以「鑿井抗旱臺南市長黃偉哲力稱「如果臺南民生用水不夠,會毫不猶豫去鑿井。」

缺水缺電威脅臺灣產業

乍看之下,他們都關心水情,都在爲民衆生活和產業發展想方設法謀求解決,卻引起廣泛的負面評價,質疑他們不但不能安定人心,共渡缺水危機,反而會讓人對旱象更憂心。也有媒體進一步推敲,認爲政府應對無方,將對產業發展與經濟前景造成致命性危害。

臺灣半導體業用水量巨大,單單臺積電,在北中南三大科學園區廠房,每日用水量就高達16萬噸,超過科學園區總用水量1/3,以水車載運1天要8千車次;即使用水回收率高達86%,也只能用於其他生活用途無法再用於製程。更嚴重的是,即將動工的竹科寶山積電2奈米廠,每日用水量達12萬公噸,爲新竹市用水的1/3,或整個花蓮縣的用水量。今年缺水已如此嚴重,新工廠完工啓用,政府真能充分供水嗎?

用水需求並非今日才發生,今年春天將嚴重缺水,氣象專家早在去年冬天就已提出警告,政府卻怠於超前部署,規模龐大的前瞻計劃也不思通盤解決水源供應不足問題,弄到臺積電等「護國神山羣」必須像農民一般「看天吃飯」,只能說是官僚怠惰、無能,枉費臺灣年降雨量2500毫米,爲全球平均900毫米2.8倍的優越條件,活像乞丐拿着金飯碗向人乞討,令人扼腕感嘆。

經濟部長的「鑿井」說,早就被專家批評,認爲世間根本沒有儲水量如此巨大的水井,更別說可能引發地層下陷,損毀精密機臺的嚴重後果。我們政府,從總統到院長到部長,天天要求廠商增加投資,卻讓國家最核心關鍵的企業,面臨必須自備300部水車隨時待命運水,擔心無水可用的窘境,這是人均經濟生產排名全球前20名經濟體應該看到的現象?

臺南市長黃偉哲的話更離譜,臺南市民生用水不夠,多的是可能解決的方法,「毫不猶豫去鑿井」顯現出黃市長對臺南市用水供需的不瞭解,也凸顯在水情吃緊多時之下,他卻對解決水荒的新科技和新模式毫不留意,發生問題時只會想到上百年前的土方法,不僅讓人對南科的用水捏把冷汗,也對臺南市的未來不敢樂觀。

能源政策失去迴旋空間

農田水利署的「作法」就更離譜。臺灣降雨量是全球平均的2.8倍,還老是「看天用水」,無法彙集如此大量的降雨,只能任令滾滾洪水流入大海,對比兩千多年前四川成都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在古代就能引導岷江之水,用於灌溉、防洪排砂、供水等多功能用途,難道不會爲自己的無能感到羞愧?不研究如何利用現代科技去引導、收集、利用臺灣的大量雨水和河水,更不思科技方法回收廢水再利用,而只想求助「雨水媽」幫忙降雨,真的是「不問蒼生問鬼神」,官僚體系已崩壞、墮落到如此不堪。

出訪宮廟祈求「風調雨順」是元首順應民情的自然做法,但在用水、用電已成「國安問題」的此時此刻,不去召開「國安會議」謀求解決,也不思索是否用人不當,導致內閣和負責部門無智無能,只會求助神祇,實在不像現代國家元首應有的作爲。

缺水問題已非常嚴重,看來缺電問題可能更加嚴重。「珍愛藻礁」公投幾乎確定成案,三接工程若因而延宕,6月核二廠1號機組將除役,臺電勢必要提高煤電配比,才能充分供電,經濟部長說「燃煤必須增加」並非恐嚇,非核家園政策已把國家能源政策逼進牆角,請問,水、電不能供應無虞,誰還敢繼續投資?

用水、用電是國家安全問題,臺灣產業何處去,政府能給個答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