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現城市裡消失的聲音!「耳朵帶路」臺北街道尋聲5大亮點

▲「耳朵帶路-臺北街道尋聲特展」就在萬華剝皮寮歷史街區,透過聽覺來旅行。(圖/記者林育綾攝)

記者林育綾/臺北報導

你是否曾注意過生活周遭裡,各種場域聲音捷運刷卡的逼逼聲、市場叫賣聲、馬路行車的聲音、虛擬人聲⋯等。位在臺北萬華的剝皮寮歷史街區,目前隨着2019臺北文學季舉辦「耳朵帶路—臺北街道尋聲」特展,規劃5個展區,透過聲音、音樂、文學、記憶書寫等不同面向,帶大家用耳朵旅行,體驗臺北過往年代和街道的聲音,還重現包括「圓山動物園」等5個在臺北消失的場域!

「耳朵帶路—臺北街道尋聲」特展展場,就位在「剝皮寮歷史街區」康定路173巷兩側,也是臺北碩果僅存的清代街道之一,紅磚瓦牆保留了懷舊氛圍,還有老時代的慢步調,也吸引不少新人來此拍攝婚紗照。而特展的5個空間,彷彿愛麗絲夢遊仙境中一個個兔子洞,穿越不同的主題和氛圍。

以下介紹5個展區亮點

一、城市唱片

「唱片行」在城市的蹤跡也逐漸減少,甚至快要消失了,此展區重現了唱片行的樣貌,不但有黑膠、CD,還有幾乎絕跡的「卡帶」。

除此之外邀請歌手、作詞人、音樂製作人、樂評、廣播主持人等各界共12位選歌人,各自選出3首屬於他們心中「代表臺北的歌曲」。選歌人包括:Frandé、法蘭黛 、方文山李桐豪邱比柯泯薰、許常德、陳玠安、陳珊妮、陳德政、陶曉清焦元溥羅思容,總共36首選歌連結着他們的個人經驗,也關係着集體的記憶。或許你也能從這裡發現,屬於你記憶裡那首臺北的歌曲!

二、耳朵帶路

作品影像藝術家盧子珩導演,讓4位作家穿梭在10條街道上,結合街聲、人聲、朗讀聲等,用10篇跨世代的臺灣作家作品爲依據,再以虛實交錯的腳本設計,轉化成影像,成爲臺北既魔幻又寫實的「發聲日記」。

10篇作品對應了10條街道,透過10支短片呈現臺北的多元樣貌。包括延平南路的「臺北公會堂」、大稻埕大平街、舊時的川端橋德惠街、中華路一側不復存在的順興茶館、邊緣的社子島和平東路、繁華的仁愛路敦化南路一路往101大樓、臺北後站的「印尼街」。透過影片和聽覺的方式,讓觀衆打開對臺北的想像。

三、街聲軸

120年來的臺北樣貌,被各個作家默默用文字記錄下來,爲它們留下了存在的證據!此展區挑選提及臺北街道的文本,從1889年爲起點,劃分爲三個區域,分別是:1889~1945、1946~1987、1988~2018。

每個區域牆面呈現10篇街道文本,例如2012年有作家劉克襄的〈木柵菜市場〉(收錄於《男人的菜市場》、駱以軍的〈溫州夢見街〉(收錄於《臉之書》)。

「120年」乘以「30條街」,組織成4D體驗,透過文學在臺北漫遊,而在地圖上標記作家,以及作家與街道的故事,每一篇文本都是關於街道的一次「小寫」,期待也能引發參觀者對日常、對街區的欣賞和書寫。

四、聲音絕版品

此展區透過聲音和文本,重現了臺北5個已經消失的場域!包括圓山動物園、中華商場、江山樓、北淡線水圳,這些都曾是臺北居民重要的集體記憶聲響,如今已消失或隱沒。

「聲音藝術家許雁婷」透過採集聲音,田野音、模擬音、歷史音、作家朗讀聲,每個主題也挑選一個文本,將文字轉譯成聲音作品,讓聆聽者彷彿穿越時光,重新回到那些已經消失的場域。

像是「中華商場」以作家吳明益《天橋上的魔術師》爲代表,讓人回到當年在商場穿廊的氛圍裡;而「圓山動物園」以何曼莊〈臺北動物園:一座城市的回憶〉爲代表,透過耳機可以聽見當時的圓山動物園有大人、小孩的說話聲,「你看!是大象!」這類的遊客對話及環境的喧鬧聲。

五、回憶・52赫茲

52赫茲是個相當特別的展區,命名由來是一隻「世界上最孤獨的鯨魚」,在海底世界裡鯨魚靠着吟唱來求偶與社交,但牠發出的叫聲頻率落在52赫茲,比一般鯨魚同類都還高,導致沒有任何一隻鯨魚同伴能接受到牠的訊號,孤獨地在太平洋徘徊數十年寒冬,科學家將牠命名爲52赫茲,這個名稱與意義,後來也被音樂、藝術等領域的人衍伸各種創作。

此展區邀請了52位作家,呼應「52赫茲」用聽覺的方式,寫下各自對臺北聲音的記憶。展區收錄:王文興、伊格言、嚮明、向陽、宇文正、朱全斌朱國珍何敬堯吳妮民李欣倫李屏瑤言叔夏阮慶嶽、林立青、林蔚昀阿潑段戎、夏夏、孫梓評、徐明瀚徐珮芬郝譽翔馬欣崔舜華張亦絢、張萬康、曹馭博盛浩偉陳又津陳育虹、陳思宏、陳雪、陳繁齊、陶曉清、湖南蟲、楊雙子、楚影、葉覓覓、雷驤、廖玉蕙、廖志峰、廖偉棠、廖梅璇、管管、潘柏霖、潘家欣、蔡珠兒、蕭詒徽、鍾文音、鴻鴻、羅毓嘉、騷夏⋯等。

52篇聲音的回憶,也節選成文字小卡,讓有共鳴的人可以帶回家做紀念。

「耳朵帶路-臺北街道尋聲」地點:剝皮寮歷史街區地址:臺北市萬華區康定路173巷展出日期:4月26日(五)~5月19日(日)開放時間:每週二至週日10:00-18:00每日限量贈送「耳朵帶路」街貓眼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