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證券:發展新質生產力,低空經濟蓄勢待飛

(原標題:低空經濟|發展新質生產力,低空經濟蓄勢待飛)

文|付宸碩 華鵬偉 連一席 陳卓 劉意

低空經濟是“航空+”式的新興融合經濟形態。近年來我國密集出臺相關產業政策,深化空域改革,推動低空經濟從探索走向發展。通航是低空經濟的主體產業,而無人機產業是其主導產業,兩者結合的城市空中交通UAM是發展熱點,eVTOL則是UAM的主流形式。低空經濟具備強產業輻射力,有望催生萬億產業規模,新賽道將在通航產業基礎上,完善基礎設施和運營建設,拓展更先進的飛行器技術,擴大全新的應用場景,爲相關產業提供更多發展增量。

▍低空經濟,“航空+”式的融合經濟形態。

低空經濟是一種圍繞低空展開的經濟活動的集合,其主要具備三大特徵:①飛行活動主要在低空空域中開展;②低空飛行活動是最終產出形式;③生產裝備主要是各類航空器與作業裝備。廣義上,低空經濟主要是垂直範圍爲真高3000米以下,以有人駕駛和無人駕駛航空器的低空飛行活動爲牽引,輻射多領域的綜合性經濟形態,其中,通用航空是低空經濟的主體產業,無人機產業將是未來低空經濟的主導產業。低空經濟既有傳統的內涵,亦有新興的概念,其核心是航空器與各產業的“組合式”經濟形態,如“農林+航空”“體育+航空”“電力+航空”“公安+航空”等。

▍產業政策密集出臺,低空經濟從探索走向發展。

2021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首次將“低空經濟”寫入國家級規劃;2023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正式將“低空經濟”作爲我國戰略新興產業進行定調。而在地方上,各地積極搶抓低空經濟產業密集創新和高速發展的戰略機遇期,僅2023年已有約16個省份將低空經濟、通用航空等相關內容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並陸續出臺支持政策。

▍空域改革試點持續推進,有人/無人航空器規範化管理。

空域管理是我國發展低空經濟的關鍵,自2010年起我國在全國各地開展低空空域協同管理改革試點。2023年我國先後發佈《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空域管理條例(徵求意見稿)》、《國家空域基礎分類方法》等,這些文件對我國的空域、有人機及無人機進行了官方層面的劃分並提供進一步的指引和確認,同時也爲後續有人/無人結合的航空器等新興應用留下空間,這些文件體現了我國對空域空管自上而下改革的迫切需求,對我國低空經濟所面臨最重要的上層核心環節的打開帶來進一步的可能,大大推動我國低空經濟在開放發展的同時走入規範化的道路。

▍低空經濟推動通航和無人機發展,UAM爲未來熱點。

我國低空空域的逐步開放料將推動通航產業、無人機產業的高速增長,而UAM作爲專注於城市區域內或城際中短途運輸的新興出行方式,將成爲最爲活躍的領域。其中,民用無人機領域,在低空經濟浪潮的帶動下工業無人機展現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市場潛力與商業價值,特別是物流領域或在低空經濟發展下迎來新的放量。UAM即城市空中交通中,eVTOL(電動垂直起降)或成爲主流方案。相較直升機,eVTOL在安全/噪音/成本等方面具備更大優勢。目前航空裝備巨頭、傳統或新興車企、互聯網科技公司均在該領域加速佈局,eVTOL商業化元年已經到來。

▍低空經濟強產業輻射,萬億市場規模成共識。

低空經濟作爲新興的融合經濟形態,產業輻射面極大。根據新華網測算,2023年我國低空經濟規模超5000億元,2030年有望達到2萬億元。在通航產業上,我國發展相對落後,2022年我國通航機隊規模僅爲美國的1.52%,相較美國發展空間巨大。在民用無人機中,工業級佔比已超越消費級並在高速增長,根據Frost & Sullivan的預測(轉引自縱橫股份招股說明書),工業無人機市場增速仍將保持高位,其中,物流或將是無人機應用的重點領域,22-24年物流無人機市場CAGR或將達到200%。對於UAM領域,其愈發受到全球市場的關注,特別是eVTOL,綜合Markets and Markets、Global Info Research等機構數據,預計到2030年全球eVTOL市場規模將達200~300億美元,其中亞太地區複合增速或爲最高,中國eVTOL產值預計在2025年有望超過百億,到2030年中國市場份額有望達到25%-30%左右。

▍“新基建”或先行,主機廠通常主導產業鏈。

低空經濟作爲綜合體主要包括低空基礎設施建設、低空航空器製造、低空運營服務、低空飛行保障爲主的四大環節。基建是發展低空經濟的基石,包含監管設施等,其中ADS-B系統隨着雷達的發展成爲新的航空管理設備。低空航空器的創新主要在無人機和eVTOL,其中eVTOL是一種複雜的系統工程,由整機制造商基本主導,其製造鏈可以分爲動力系統、內部結構件、航電和飛控系統、能源系統以及總裝,成本佔比大致爲40%/25%/20%/10%/5%。近年來已有數十家企業深耕eVTOL整機領域,既有專攻eVTOL的企業,亦有從傳統或新興車企、國有航空製造企業切入的,而分系統供應商主要是以原有能力向新產業延申。

▍風險因素:

政策不達預期的風險;適航審定不及預期的風險;基建配套不及預期的風險;行業競爭加劇風險;技術進展不及預期的風險。

▍投資策略:

低空經濟是“航空+”式的融合經濟形態,也是全球戰略性的新興產業,在我國相關政策的持續加持下,未來發展潛力巨大。作爲結合傳統和新領域的新賽道將在通航產業基礎上,完善基礎設施和運營建設,拓展更先進的飛行器技術,擴大全新的應用場景,爲相關產業提供更多發展增量。建議關注以下細分領域:

1) 基礎設施和運營:低空空域管控系統、飛行信息系統、通訊導航系統等“新基建”有望先行;

2)航空器製造:包括直升機、無人機和eVTOL等產業鏈環節;

3)上游航空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