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灣教訓 甘迺迪阻蔣介石反攻大陸

古巴流亡人士登陸豬灣的慘敗,強化了甘迺迪總統(見圖)不讓蔣介石反攻大陸的決心。(新華社)

四十五年來,有關古巴豬灣事件的專書和文章,多得如恆河沙數,連電影都有,但很少人提到豬灣事件和蔣介石反攻大陸的關係。根據最新資料顯示,古巴流亡人士登陸豬灣的慘敗,強化了甘迺迪總統不讓蔣介石反攻大陸的決心。

一九六一年一月甘迺迪上臺後,中央情報局長艾倫.杜勒斯面告甘迺迪,中情局已擬定了一套古巴流亡人士登陸豬灣的計劃,並稱這項計劃成功的可能性很大,甘迺迪批准了這項計劃。其實,協助古巴流亡人士反攻古巴以推動卡斯楚政權的構想,最早是由艾森豪時代的副總統尼克森提出來的。

豬灣登陸失敗三個月後,甘迺迪邀請紐時記者赫伯特.馬修斯(Herbert L. Matthews)到白宮談拉丁美洲和古巴情勢。馬修斯是在卡斯楚上山打游擊時第一個採訪他的美國記者,他在一系列報導中流露出對古巴革命的同情、對卡斯楚的敬佩,並使他獲得了「創造卡斯楚的人」之稱號。但美古關係急劇惡化,卡斯楚倒向蘇聯後,馬修斯不僅被右翼媒體和政客痛罵爲「叛徒」,甚至被自己報紙抵制,不讓他寫署名報導,彷彿卡斯楚的得勢是他造成的。

紐時記者安東尼.狄巴馬(Anthony DePalma)最近出版了馬修斯(一九七七年去世)的傳記:《發明菲德爾的人:卡斯楚、古巴與紐約時報的赫伯特.馬修斯》。書裡提到一九六一年七月甘迺迪約見馬修斯,在總統行事曆上稱此次晤面爲「不列入紀錄的商討」,兩個人談了四十分鐘,白宮檔案和甘迺迪圖書館皆無會晤內容紀錄,但馬修斯畢竟是訓練有素的記者,他回家後詳盡地把會晤內容記下來。狄巴馬撰寫馬氏傳記時找到了這則筆記。

甘迺迪告訴馬氏說,豬灣事件使他獲得一個重要的教訓,他表示:「如果不是豬灣事件,我們可能現在已出兵寮國,甚或解開(unleashing)蔣介石,讓他去反攻大陸了。」

一九六○年甘迺迪和尼克森進行總統大選辯論時即主張蔣介石放棄金門、馬祖,上臺後比較謹慎,一直爲美國是否承認中共和是否讓中共進入聯合國這兩個問題傷腦筋。但有一點可以確定是,他絕不讓蔣介石跨海反攻,甘迺迪認爲蔣以武力進軍大陸,第一會爲亞洲和全球製造不安與大亂,甚至會引發東西方兵戎相見;第二他不相信蔣會打贏,也不相信大陸同胞會響應蔣介石;第三美國根本不想介入臺海糾紛。

一九六二年是虎年,蔣不斷向美國訪客表達反攻大陸的強烈意願。當時擔任國務院情報及研究室主任的希斯曼(Roger Hilsman)說,臺灣「在官方與非官方、公開與私下等管道,一直向華府施壓,而且日甚一日。」同情臺灣的美國右翼政客與遊說團亦遊說支持蔣反攻大陸。

當時臺灣向美國表達反攻願望的最主要說詞是:國軍一旦登陸大陸沿海,大陸同胞一定會聞風起義,揭竿抗暴,而與國軍「裡應外合」。問題在於,美國完全不相信這一套說法。

希斯曼於一九六二年三月八日利用美國在菲律賓碧瑤召開駐亞太使節會議時抽空飛到臺北和蔣經國會談。小蔣引用大量「敵後情報」以凸顯國軍要在虎年反攻的原因。希斯曼說,反攻大陸問題並不像蔣經國所說那樣單純,希氏提出三點疑問:其一,國民黨離開大陸十三年,大陸同胞會歡迎國民黨回去嗎?其二,大陸同胞對中共政權不滿固是事實,但「不滿」並不足以推翻政府。據調查古巴軍人只有二成效忠卡斯楚,但這二成即足以鞏固卡斯楚政權。其三,儘管小蔣提出一大堆反攻有利的證據,但仍嫌「證據不足」,國府的想法只是一廂情願。

三月十四日,希斯曼和主管遠東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哈里曼訪臺,晉見蔣介石,當面爲反攻大陸計劃澆了冷水。距離豬灣失敗,僅不到十一個月。(摘自2006年11月1日 中國時報記者林博文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