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3章 站隊

夥伴與對手,陶東來將這兩種性質的存在作出了明確的定義。但其實建交的範圍很寬泛,有些與海漢建交的國家僅僅只是保持了政治上的外交關係,連貿易往來都很少,更談不上結盟之類的深層交往。而大明在名義上與海漢建交,實際上仍在處處較勁,不肯承認海漢目前所擁有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也還是被陶東來划進了夥伴國的範疇。

至於對手,在場衆人立刻能夠想到的就有後金、西班牙,以及前兩年在星島吃了大虧的英國。這些國家都與海漢在戰場上有過正面交鋒,而且海漢在事後也沒有絲毫和解的意思,很顯然是安了心要把這幾個國家當作對手看待了。

西班牙和英國也是運氣不好撞到了鐵板上,畢竟海漢現在將南海視作自家的後花園,根本不允許西方殖民國家輕易染指,荷蘭葡萄牙前些年吃過苦頭之後就一直謹言慎行不再輕易得罪海漢,這兩國卻硬要跟海漢在武力上一較高下,那等待他們的自然就只有死路一條了。

而遠在遼東苦寒之地的後金卻是有些冤枉,至少在外界看來是如此,畢竟這個蠻人政權成立的時間並不長,過往與海漢也根本就沒有任何形式的接觸,說不上有什麼恩怨可言。但海漢卻是不惜代價跨越數千裡之遙的海疆,向遼東地區輸送了數千武裝人員,與後金在當地打了好幾場實實在在的硬仗,一路將其控制區打退到金州地峽以北。

海漢爲什麼要勞師遠征後金,這在外人眼中是一個不太好理解的問題,不過毫無疑問後金肯定是被海漢劃入了不死不休的那一撥對手,甚至在佔據了壓倒性優勢之後也從未提過與對方進行和談,這樣堅決的態度大概也是海漢能夠贏得朝鮮信任的原因之一。

這些被海漢視作“對手”的國家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都遭受了海漢嚴酷無情的軍事打擊。所以陶東來的話無疑是在提醒着現場包括費策賢在內的所有人,如果要想當海漢的“對手”,那麼最好先考慮清楚由此所將帶來的後果,想明白自己的國家是否能夠承受得了海漢的軍事打擊。

答案毫無疑問是否定的,即便是強如大明,也不會想要跟海漢開戰,否則在海漢吞併海南島的那一年,大明就已經宣戰了。大明會在海漢實際佔領了遼東等地的狀況之下還忍氣吞聲地選擇了談判解決領土爭端,其實就是承認了難以在軍事上戰勝海漢,只能用妥協的處理方式來面對海漢的強勢表現。

費策賢當下的處境真的很尷尬,他原本只是想試探一下陶東來對朝鮮的態度,看看海漢是更重視大明還是更庇護朝鮮,但萬萬沒想到弄巧成拙,陶東來的態度遠比他預計的更爲強硬,而且根本就沒打算要給大明留什麼面子,很直白地將三個國家的關係擺到了檯面上來說。

費策賢剛到三亞的時候曾聽說過一句海漢俗語:面子是別人給的,也是自己丟的。他此時就深切地體會到了這樣的感受,如果自己剛纔在行動之前再稍稍深思熟慮一些,如果能在陶東來開口之後就主動轉移話題不讓其借題發揮,或許局面不至於發展到眼下這種難以收拾的程度。

當着衆多國家的使節和商人的面,被陶東來這麼毫不留情地教訓了一番,要說這是對大明的羞辱也不爲過。但偏偏費策賢此時不敢再繼續與對方辯論下去,因爲他實在無法想像陶東來接下來還會說出什麼對大明不利的言論。

“大明與海漢去年已經正式建交,自然是屬於陶首長所說的夥伴關係,但在下希望陶首長能注意自己的言論,不要傷害到來之不易的兩國外交關係。”費策賢現在只能說一點場面話,希望陶東來能到此爲止。只是比起先前的質問,他現在的口氣已經多了幾分哀求的味道正在裡面。

陶東來顯然也沒有要把費策賢當成落水狗來打的想法,見費策賢已經示弱便見好就收,對衆人道:“藉着今天這個場合我多說兩句,我國與大明是脣齒相依的友好鄰邦,這一點請大家一定記住。雖然我們兩國之間還有很多細小的地方存在着意見分歧和利益不一致,但我想這些小問題通過友好的協商都是可以解決的。大明與朝鮮一樣,都是我國的合作伙伴,而我國也會對他們之間的關係保持尊重和理解。”

陶東來氣定神閒的樣子又是讓費策賢胸口一陣發悶,要知道片刻之前對方還在說朝鮮不會把大明繼續當作宗主國對待,這一轉眼似乎就已經把剛說過的話拋在腦後了。很顯然,不管是先前所說的,還是現在的聲明,陶東來所做出的表態其實都是不可信的。

意識到這一點的費策賢雖然生氣,但同時也生出了深深的無力感。大明曾幾何時被其他國家這樣對待過,即便是葡萄牙、荷蘭這類國家,以前也是低聲下氣地央求大明給予通商的機會,就只有這海漢最爲狂妄無禮,不但對大明予取予求,如今更是將手伸到了朝鮮,試圖把大明最爲堅定的盟國拉走。

費策賢作爲大明使者,理應斥責海漢這種“不道德”的行爲,但可惜的是形勢比人強,海漢軍不管對手是誰都能做到戰無不勝,而大明卻是不論國內國外的戰局都十分吃緊,屢戰屢敗之下,國力也在迅速下滑,甚至已經成爲了海漢高官公開嘲諷的對象。

可憐!可悲!可嘆!對於大明的處境,作爲旁觀者的李希也有着極爲複雜的感慨。過去大明對朝鮮來說就是至高無上的天,沒有誰會去質疑大明的權威和國力,但海漢的出現打破了這種延續了兩百多年的印象,李希也是與海漢接觸之後才知道,原來大明並非天下最強的國家,至少座落在遙遠南海中的這個國家,就擁有讓大明不得不忌憚的實力。

費策賢臉色鐵青地結束了與陶東來並不愉快的交談,讓出了位子給其他人提問。他甚至都沒有搭理想靠過來解釋幾句的李希,徑直便回到了自己的坐位上,先倒了一杯酒下肚,試圖以此來緩解自己心中的煩悶情緒。

“費大人,些許小事,何必把自己弄得不開心。”

費策賢擡起頭來,見說話者卻是另一位海漢高官寧崎,當下拱手道:“寧首長,貴國平時口口聲聲地稱我大明爲友邦,又說什麼同族同宗,共同繁榮,但這些漂亮話僅僅只是掛在嘴邊,說過就忘,那又有何意義?”

寧崎道:“費大人,我國的立場一直很明確,只是貴國不肯承認我國的強大,不願與我國並存,更不能接受我國在兩國關係中佔據了主導地位這個現實。”

費策賢道:“並存?我看再多得幾年,別說並存了,大明被貴國吞併了還差不多!寧大人,貴國的野心和伎倆,真當天下人看不出來嗎?”

費策賢這話一說出口就不免有些後悔,自己剛纔跟陶東來鬥嘴才栽了個大跟頭,怎地這教訓還擺在眼前,就又開始口無遮攔了。這要是再被懟上一通,自己今後也不用做這駐海漢大使了吧?

寧崎卻並未生氣,只是繼續勸道:“費大人這就多慮了,我國給予大明的幫助還少嗎?遠的先不說,這兩年派兵遠赴遼東作戰,替貴國拖住了後金軍南下的步伐,這做不了假吧?去年簽署建交協議之後,我國就向貴國出售了一批作戰性能先進的武器,如今應該都已經列裝部隊了吧?如果我國對大明有覬覦之心,那何必要繞這麼大的圈子,直接出兵攻打廣東不就行了?嶺南可有哪支明軍能跟我國軍隊正面抗衡?”

寧崎所說的正是大明很多人都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那就是海漢明明有蠶食大明的動作,但爲何一直引而不發,沒有趁大明陷入內憂外患之際對大陸發動攻勢,反而派了軍隊到北方替大明分擔壓力。雖說海漢趁勢佔領了遼東半島的南端地區是事實,但也的確因此而讓後金軍無法分心攻打朝鮮或是興兵南下叩邊。

如果海漢真要攻打廣東,這邊的駐軍能夠抵擋多久,費策賢對此並不樂觀。整個嶺南公認最強的部隊就是福建許心素所統領的軍隊,但問題是世人皆知許心素早就跟海漢人同一個鼻孔出氣,而且對朝廷既不聽調也不聽宣,朝廷也拿他沒什麼辦法,畢竟怕逼得太急了讓許心素生了反心,到時候場面可就沒法收拾了。

當然了,就算許心素肯聽從朝廷的調遣,那也未必能打得過海漢人,因爲這支軍隊本來就是海漢人協助許心素組建訓練,所裝備的武器,所掌握的戰術都是來自海漢,甚至連軍中的大部分高級軍官都有過到海漢接受培訓的經歷。要指望這樣一支軍隊去打敗海漢軍,那倒不如指望海漢人突然良心發現的機會更大一點。

費策賢絕不相信這是因爲海漢對大明愛得深沉,他知道這些海漢人行事極爲現實,所做的一切必然都帶有強烈的目的性,但他受限於所掌握的信息,也無法對海漢這種表現做出一個合乎邏輯的解釋。只是直覺告訴他,寧崎的話雖然聽起來很能打動人,但卻不可全信。

“貴國雖然幫大明解決過一些問題,但今日之事,終歸不是在表達什麼善意吧?”費策賢稍稍收斂了一下自己的情緒,儘量避免再在言語上開罪對方。但先前被陶東來懟得無話可說的鬱悶依然無法釋懷,所以還是要就此再與寧崎辯上幾句。

寧崎沒有立刻迴應費策賢的這個問題,而是緩緩走到他身前問道:“我可以坐下來說嗎?”

“這是當然,請!”費策賢無法拒絕寧崎的這個要求,另外他也的確很想聽聽對方還有什麼別的話要說。

寧崎坐下來說話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要與費策賢單獨交談,旁邊立刻有他的隨員清理出一塊區域,將其他人擋在了數尺之外。

“我就長話短說吧,南海有很多國家都在觀望,等着我國表明態度,會不會跟大明開戰。”寧崎語出驚人:“在很多國家眼中,大明無疑都是一大塊肥肉,只不過他們沒有能力來咬一口而已。但如果海漢能夠牽頭做這件事,要藉此機會渾水摸魚的人可就多了。”

費策賢冷冷地應道:“我大明也不是麪糰捏的……這與今日之事有何聯繫?”

“當然有聯繫。”寧崎解釋道:“我們要表明的態度就是,雖然我國可以不顧一切撕破臉跟大明開戰,但我們最終不會選擇走這條路。”

費策賢搖頭道:“在下不覺得先前陶首長的話是爲了表明這樣的態度。”

“不是向閣下,是向其他國家表明態度。”寧崎提醒道:“你如果站在旁觀者的立場上,對剛纔的那番辯論有什麼看法?”

“什麼看法?”費策賢想了想,除了朝鮮的處境很尷尬之外,的確其他國家應該都是抱着看戲的心理。陶東來的態度雖然盛氣凌人,但最後卻聲稱兩國是夥伴關係,海漢不會與大明交戰,這聽在那些對大明有野心的人耳中,只怕會相當失望。

但費策賢卻總覺得寧崎的說法太牽強,海漢如果僅僅是爲了表明對待大明的態度,又何須以折辱自己來實現這個目的。可是到底哪裡不對,他卻始終不得要領。而且他也沒有注意到,在寧崎找上自己談話的同時,海漢執委會的高官們也各自分散開來,找上了不同國家的使節開始單獨談話。

除了交流與這些國家各自的議題之外,他們還有一個共同的議題要向這些使者提出來,那就是要求他們在未來必須站在海漢一方的陣營中。而這個站隊的前提,就是海漢與大明之間爆發戰爭。

第1909章 境遇差異第220章 越南之行(三)第1803章 交換條件第1656章 攻打馬尼拉(六)第1611章 參觀軍營第2327章2835.第2835章2404.第2404章2772.第2772章第五百三十二章 驚喜發佈第1376章 工作交接第2202章第六百二十六章 天降橫財第1625章 田獨工業區第六百六十四章 與總督大人對話2951.第2951章第2111章第300章 瓊州聯合開發集團公司第3437章第五百六十一章 緩衝第1219章 野外遊樂3161.第3161章第1886章 澎湖小憩第六百零一章 摩根的提議第1876章 交易中心第九百三十章 親自出馬第2259章2602.第2602章第27章 黎人(二)第1747章 利潤豐厚第四百五十四章 規矩與目標3332.第3332章第2290章第2134章第四百七十七章 處境相似第187章 複雜的籌備工作2726.第2726章2421.第2421章第五百八十五章 順利登陸第1642章 佔領甲米地第2183章第1217章 野外環境第五百一十七章 兵臨城下第六百六十六章 踩上門第363章 偷聽第2124章第2128章第七百零七章 澎湖開戰第3439章第1880章 各取所需2785.第2785章第1309章 自嘆不如第七百六十四章 脅迫第八百六十一章 佔領六橫島第1719章 糧食貿易第九百三十章 親自出馬第360章 房地產的經濟賬第2288章第1713章 特權機構第2163章3007.第3007章第1099章 圍剿萬家軍2794.第2794章第1380章 戰爭的意義3083.第3083章第2342章2825.第2825章第1256章 被逼無奈第2061章3389.第3389章第四百九十一章 討價還價3027.第3027章第四百零三章 碼頭見聞2660.第2660章第六百七十一章 受挫第1588章 複雜的準備工作第197章 李大掌櫃第339章 率先動手第1540章 形勢比人強第1128章 兩種態度第224章 越南之行(七)3016.第3016章3086.第3086章第1299章 鐵甲怪船第1623章 堂堂正正2426.第2426章第1120章 現實的差距第1662章 攻打馬尼拉(十二)第七百零九章 攻佔澎湖第1607章 充分的理由第1594章 張金寶的打算2529.第2529章2468.第2468章第2181章3167.第3167章第1302章 儋州宣講第四百八十七章 各懷心思第1028章 希望油田(二)第六百三十七章 交手(六)第1257章 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