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烏蘭貝爾條約

除了這四個戰略方向的軍事領導人的確定,讓葉楓關注的還有幾個人。這些都是新的方面軍司令,而且這些人當中,幾乎所有人葉楓幾乎都有印象,因爲這些人基本上都算是名人。

首先是被拆分的東方面軍,其中西岸方面軍司令是基爾‘波’諾斯上將,第二個斯維尓德洛夫斯克方面軍實際上就主要由的中烏拉爾軍區部隊組成,其司令自然也由原中烏拉爾軍區司令日丹諾夫上將擔任。

而車里雅賓斯克方面軍的司令也是一個老熟人,就是丟了北烏拉爾,現在龜縮到下塔吉爾只能給日丹諾夫當助手的葉廖緬科,葉廖緬科這次居然東山再起,便是葉楓也頗感意外,同時也感受到了朱加什維利的無奈,怕是找不到更好的、更放心的人才會用一個敗軍之將吧。

至少葉廖緬科比其他將領要更有經驗一些了,敗仗也是經驗嘛!何況葉廖緬科在謝羅夫阻了第一方面軍不少時日,最後才帶了幾萬殘軍逃到了下塔吉爾,倒比開戰之初那樣丟盔棄甲、一潰千里要好上不少,雖然終究還是打敗仗,但有越打越有進步的趨勢,估計正是因爲這樣,讓朱加什維利寄予了希望吧,希望他接下來能把仗打得越來越好,能出彩?

而最後一個烏法方面軍司令則是從白俄羅斯調來的巴甫洛夫中將。他所率領的烏法方面軍兵力最少,但大半都是蘇軍從白俄羅斯和莫斯科調來的絕對主力,論實力絕不比其他三大方面軍弱到哪裡。當然他們現在實際上應該纔剛剛開始調運結集,真到到達烏法成軍,怕是沒有一個月都不能完成。

中亞方面沙‘波’什尼科夫成爲最高統帥部成員,協調中亞方向三個方面軍,所以沒有親自兼任南哈薩克方面軍司令的職務了,由原副司令羅科索夫斯基中將扶正成爲司令。

由此可見朱加什維利現在可選的更好的將領應該也是不多了,相比之下,有過一場大勝的羅科索夫斯基顯然還是最好的人選,仍然可以得到信任。不信任也不行啊,在蘇聯現在還能找到幾個經驗更多,能力比羅科索夫斯基更好、更強的將領?就算好和強,大部分也沒有得到檢驗,是否真的好、真的強要試過才知。

就像從基輔軍區調來的西哈薩克方面軍新司令朱可夫中將一樣,聲名赫赫的新生代將領啊,在此前有過準確預測阿軍可能向蘇聯發動進攻的表現,歷來訓練和演習當中表現極好,要說優秀,在此之前絕對不比羅科索夫斯基差,甚至更好,聲名也更大,但現在看來,是否真的好,也只有在戰場上用真正的表現來說明了,否則就不可信,這一點科涅夫、葉廖緬科和崔可夫等人就是明證。

最後東線七大方面軍中只有中亞方面軍司令阿納帕先科未有任何變動,不過顯然朱加什維利還是想在矮子裡面拔將軍,畢竟不管怎麼說,中亞方面軍雖然也打了敗仗,但守住了最富饒的安集延以西,中亞方面軍的兵力損失也並不是很大,這比已經全軍覆滅的東南方面軍相比,表現算是極好了,相比連戰連敗的東方面軍,中亞方面軍的表現也被襯托的好了不少。

當然也可能是想堅定阿納帕先科等人在如今複雜不穩的中亞能重新立住腳跟,拼盡全力保住中亞吧,所以在沙‘波’什尼科夫大將成爲最高統帥部成員後,阿納帕先科也得到了肯定,與在高加索穩住了阿、保、土聯軍的秋列涅夫上將一起被晉升爲了大將,成爲了目前蘇軍軍銜最高的幾個將領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因爲大清洗,蘇聯軍方高級將領缺口很大,所以有大量少將擔任集團軍司令,中將擔任方面軍司令並不出奇。甚至連將軍都不是卻高居集團軍司令的也不少,蘇聯軍隊軍銜和職務不相稱的情況本來也很普遍,所以阿納帕先科這個大將是方面軍司令,領兵不過五十餘萬,而羅科索夫斯基、葉廖緬科、巴甫洛夫、朱可夫這樣的中將也同樣擔任方面軍司令,領兵也是數十萬之多,西岸方面軍司令基爾‘波’諾斯做爲上將領軍足有近百萬,是阿納帕先科大將的近兩倍,這些情況都不值得奇怪。

另外因爲阿拉斯加的介入,這個時空蘇聯的多數將領的軍銜本都與歷史不太相符了。不可能跟歷史同期對號入座了,像葉楓所知的幾個人軍銜就應該與歷史不符,至少庫利克那個俘虜是不可能在下個月當上元帥了。還有像朱可夫,因爲日本早就萎了,所以也不存在什麼哈拉哈河戰役給他‘露’臉,因此現在他只是一箇中將,連上將都不是,更不用說什麼不久後就晉升爲大將了。

還有基爾‘波’諾斯,歷史上他還是接朱可夫的班擔任的西南方面軍司令,並在歷史上蘇德戰爭爆發初期就中流彈犧牲了,是個悲劇人物。歷史上他的軍銜職務也一直都比朱可夫低,但在這個時空,因爲兩人經歷與歷史不同了,這些情況自然也不同了,基爾‘波’諾斯在這個時空,一直都在東方面軍服役,東方面軍實力雄厚,相比歷史,這裡纔是蘇聯集結兵力最多的地方,而不是西線。

基爾‘波’諾斯在第一次蘇阿戰爭時就到了東方面軍服役,一直做到了此前的集團軍司令,雖然三個月前他還是少將,但阿蘇戰爭的爆發,讓他撈足了資本。

蘇阿戰爭爆發以來,東線連戰連敗,沒有打過一場勝仗,但這一點對於基爾‘波’諾斯卻沒有太多影響,因爲他負責的是西岸防線,他們守住了西岸,一直沒讓阿軍實力最強的第二方面軍成功渡河就是勝利。

雖然守是不容易做出成績,也不會太顯眼,但在其他方向連戰連敗時,他們成功守住西岸就變得相對顯眼了,同樣是矮子裡面拔將軍的方式,所以一個月前,基爾‘波’諾斯晉升了中將,而這次他不但擔任了西岸方面軍司令,還再次被晉升爲上將。論晉升速度足以與打了一場大勝的羅科索夫斯基相比了。

這也使得他一躍超過了朱可夫和巴甫洛夫這些新星,與打了一場希姆肯特大捷的羅科索夫斯基並稱爲東線雙星。

但從這次有了阿拉爾斯克和克孜勒奧爾達之敗的羅科索夫斯基和丟掉了北烏拉爾的葉廖緬科兩人正位方面軍司令卻仍然是中將,而沒有再次晉升就可以看出,以前並不亮眼的基爾‘波’諾斯的地位顯然要開始超過其他人了,大有後來居上的強勢。

何況基爾‘波’諾斯現在可是領着百萬大軍,是東線最大的一個方面軍,由此更突顯出他的地位與衆不同。

包括朱可夫等這樣以前表現很優異的新生代將星在基爾‘波’諾斯面前顯然都要低上一頭了,不過他唯一的缺點就是以前並不顯眼,也鮮有亮眼成績,在中央甚至也不算有什麼名氣,而這次他也是因爲守而立功,但仗打到現在,很多人都能看出,阿軍一開始就不是想在蘇軍集結了最多兵力的鄂木斯克西岸渡河,這裡的阿軍其實本就沒有發起大規模進攻,而是以試探牽制爲止,所以就算守住了這段西岸防線,仍然不足以說明基爾‘波’諾斯自身的能力就要超出別人一大截。

這些都直接影響了他的實際地位,否則當時莫洛托夫和貝利亞兩人左算右算朱加什維利想補充的新鮮血液是誰時刻意漏掉了基爾‘波’諾斯這顆新星了。

不過現在看來顯然基爾‘波’諾斯是引起了朱加什維利的重視了,對他寄於了厚望,有了一個更好更高的,假如他在接下來能有不錯的表現,真正超越以前壓他一頭的其他新生代將星,真正做到後來居上就大有可能了。

此外除了基爾‘波’諾斯這些歷史上不太出名的將星,甚至包括鐵木辛哥和沙‘波’什尼科夫兩人因爲經歷不同與歷史也有些不相符了,至少鐵木辛哥沒有在芬蘭獲得最後勝利,沙‘波’什尼科夫也比歷史更早的從紅軍總參謀長任上下到前線,並犯了克孜勒奧爾達大錯,所以他們兩人是否也能像歷史上那樣在下月晉升爲元帥就很難確定了,這都是因爲阿拉斯加的直接介入,對歷史產生了最直接的影響造成的。

東線七個方面軍司令,都是未來阿中聯軍的直接對手,這些名人當然不能不引起葉楓的高度關注,而蔣百里之所以認爲接下來阿軍可能會有麻煩,實際上最主要的還是針對這七個方面軍司令,以及蘇聯居然從西線及莫斯科、伏爾加‘抽’調主力大軍分別進入烏拉爾和中亞戰區方面的擔憂。

不過葉楓雖然對蘇軍領導層改組和這幾個蘇軍方面軍將星也很關注,但他卻並不怎麼擔心,畢竟名人並不代表都是牛人。

這些人之所以有名,其實是因爲蘇聯人的宣傳,gcd吧各行各業總喜歡樹立一些標杆的,軍事方面同樣如此,大清洗過後,軍隊領導層幾乎被洗了個乾淨,爲了穩定軍心,爲了在民衆當中樹立新紅軍的新形象,增強民衆信心,重新樹立幾個新生代將領標誌‘性’人物是很有必要的。

所以這些人的名氣纔會傳出來,也纔會被阿拉斯加等幾個國家重點關注,使得名氣更大,而且要說明的是,說是名人,但在蔣百里等不熟知歷史的人看來,他們的名氣就來自於宣傳,而對葉楓來說,他是知道這些人的實際能力的,就算曆史有所改變,每個人的經歷不同,成長方式不同,能力可能會與歷史有所出入,但他相信改變不會太大,至少歷史上的能力可以做爲參與,讓他知道哪些人是真正的威脅,哪些人只是徒有虛名。知道哪些人馬上就會成爲威脅,哪些人是以後纔會成爲威脅。

像那個科涅夫,在歷史上,前期敗仗可打了不少,基本上沒有什麼亮眼成績,可葉楓卻知道這個傢伙的天分在於進攻,到二戰後期蘇聯轉入反攻時,從庫爾斯克戰役起,像是腦袋突然開了竅一樣,一場打得比一場漂亮,最後更是在1944年一舉成爲戰時元帥,還獲得了與朱可夫比肩攻入柏林的榮譽。

還有葉廖緬科也是一樣,前期幾乎是連戰連敗,簡直就是一個災星,到哪裡,哪裡就要吃敗仗,但從斯大林格勒(伏爾加格勒)保衛戰時起,腦袋也開竅了,一個接一個勝仗,打得其實也‘挺’不錯,雖然沒能成爲戰時元帥,但到1955年仍然成爲了元帥,憑得就是在二戰後期的表現。

其他的朱可夫,羅科索夫斯基等人就不說了,他們敗仗打得雖然少一些,但前期同樣乏善可陳,即便是朱可夫,在後世歷史當中,被人稱爲真正的天才,認爲他是蘇軍將領中的真正的常勝將軍,因爲他在二戰中幾乎沒有打過敗仗,但葉楓卻不這麼認爲,他更認爲朱可夫運氣好,雖然不能否認他的能力,比如二戰前作爲新生代將領和日本人打得哈拉哈河戰役就很漂亮,也直接奠定了他的地位,並在德軍入侵蘇聯之前成爲大將,高升紅軍總參謀長。

但正是這次高升使得他避開了蘇德戰爭中初期的那些戰鬥,事實上相信任何人只要熟知歷史,都不會認爲早期的蘇德戰爭憑一兩個人就能扭轉敗局,就算把朱可夫換到當時的西線,也不可能阻擋得到德軍強大的閃電攻勢,他同樣會吃敗仗,最多就是敗得稍微漂亮一點罷了,死得人少一點罷了。

紅軍後來的勝利不過是在逐漸通過付出巨大代價損耗了德國大量有生力量,拖垮了德國後勤,通過不斷退卻拉長了德軍戰線後才取得的。這還是因爲歷史上的蘇聯擁有更廣闊的領土,更大的縱深空間,換成現在這樣面積大幅縮小的蘇聯,蘇德戰爭到底誰勝誰負還兩說呢。比如像‘波’蘭那樣國土面積較小的國家,他能怎麼退,他靠什麼消耗實力明顯強於自己的德軍?所以最後面對德軍閃擊,‘波’蘭就亡國了,而蘇聯卻能堅持到最後並扭轉敗局取得勝利。

所以說朱可夫厲害,葉楓絕不否認,但說他真是常勝將軍,是不可能打敗仗的天才,葉楓就得撇嘴了,世界上絕不存在真正的不敗將軍,那些從沒打過敗仗的將軍只能說是運氣好,沒有碰到可能讓他失敗的戰爭,沒有碰到可能讓他失敗的人。

何況,蘇德戰爭早期的潰敗,朱可夫這個時任總參謀長沒有一點責任嗎?鬼才信。

所以換到現在這個時空,葉楓面對蘇軍這一番調整他並不過分擔心,不管這些人多麼牛,多麼有名,或者多麼天才也好,葉楓知道現在的他們都是菜鳥,經驗的積累不是那麼容易的,天才只是比別人明白的更快一些而己。而葉楓相信這些牛人,朱可夫也好,科涅夫也好,羅科索夫斯基也好,或基爾‘波’諾斯也好,絕不可能很快的就明白出戰爭的真諦,至少在阿拉斯加完成烏拉爾的戰鬥前,這些人才不可能成爲真正的大牛。至於以後,以後的他們的能力真正突顯出來,自然有不同的方式來對待!戰爭、計劃都不會是一成不變的。

相比之下,葉楓現在更重視的反而是鐵木辛哥、沙‘波’什尼科夫、阿納帕先科、日丹諾夫這些經驗更豐富,有過實戰檢驗的成名將領。他們的名氣是經過很多次戰爭打出來的,不是宣傳出來,也不是光靠演習勝利得來的。他們的大兵團作戰經驗絕不是現在的朱可夫之流可比的。如果是經歷過歷史上那樣哈拉哈河戰役的朱可夫,葉楓就肯定要重視的多。

“其實沒什麼好擔心的,說白了,蘇軍的主要問題是什麼?其實最重要的就在於政治干涉過多,大清洗後軍事指揮官的經驗不足,指揮能力低下,兵員素質差。而最高統帥部改組只能說是解決了一定程度上的政治干涉,但指揮官的經驗和能力問題不是那麼容易解決的,別看朱可夫和巴甫洛夫這些人名氣很大,但除了有限一兩個可能是超級天才外,他們的能力其實還很值得懷疑,像那個科涅夫,我以前很看好他的,但你看看他在芬蘭的表現,還嫩得很啊,胡向東都把他揍了個半死,可見一般,還有羅科索夫斯基,一開始確實讓人眼前一亮,但他畢竟也是個人,面對我們的阿拉爾斯克和克孜勒奧爾達攻勢,面對絕對實力他一樣要吃憋,面對現在分割包圍的局勢,他一樣一籌莫展,這些人頂多可以說相比其他人更有希望,更有潛力罷了,但他們還需要足夠的成長時間和空間。而且我認爲蘇聯這一輪改組,朱加什維利還犯了一個更大的錯誤,烏拉爾戰區現在的這個情況,通過換帥就能解決嗎?鐵木辛哥是人,也不是神。‘弄’不好,鐵木辛哥初來乍到,表現的比布瓊尼還差都難說呢,臨陣換將是大忌,在生死關頭換一個完全對該戰區毫不熟悉的新帥,更是大忌中的大忌。”

蔣百里聽了葉楓的話,呵呵搖頭笑道:“總統,我擔心的不是這幾個人啊,就像你說的,這些人還嫩得很,在眼下這種情況下,即便其中有超級天才,但以一己之力扭轉局勢是沒有可能的,最多就是像羅科索夫斯基打上一兩場勝仗罷了。我真正的擔心的反而是中亞的大局,相比烏拉爾的鐵木辛哥和其他一些蘇軍新生代將領,中亞這裡沙‘波’什尼科夫和阿納帕先科這兩個人,也都是經驗豐富的老將了,水平絕不比鐵木辛哥弱,而他們卻不是初來乍到,他們已經熟悉了自己的戰場,即便比新生代將領,羅科索夫斯基相對水平也算是表現的水平最好的,而且他畢竟有了幾場戰鬥經驗,還打了兩場大仗,有一場大勝,同樣不可忽視。而朱可夫雖然是新來,但他以前也在東線服役,調走不到三個月而己,不算完全的新手,從事實上來說,他的能力也的確是蘇軍新生代將領中最值得的重視的幾個人之一,此外沙‘波’什尼科夫現在是最高統帥部代表,原來不與中亞戰區搭界的西薩克方面軍也歸入他指揮,地位,實力都大有上升,以他的能力,這中亞戰局可能比烏拉爾戰區還可能產生更多變數。”

蔣百里這樣一說,葉楓倒是默默的考慮了片刻,最後點了點頭道:“嗯,你說的有道理,雖然烏拉爾的蘇軍纔是主力,但中亞同樣直接關係着整場戰爭成敗,尤其是烏拉爾河和裡海東岸,更是關係着關‘門’打狗計劃是否能夠實現。沙‘波’什尼科夫成爲最高統帥部成員,阿納帕先科晉升大將,羅科索夫斯基正位司令,此外一併歸入沙‘波’什尼科夫統一指揮的西薩克方面軍得到了西線主力和伏爾加蘇軍主力的增援,又換上了一個對東線戰局其實並不算陌生的朱可夫領軍,整體來說,中亞戰線不管是蘇軍的指揮力量還是總體實力甚至士氣都大大增強了,特別是西哈薩克方面軍歸入沙‘波’什尼科夫統一指揮對我中亞戰區部隊是一個威脅。我們要比以前引起更高的重視了。”

蔣百里這時說道:“我認爲李明澤的第四方面軍不能再留在阿拉爾斯克一帶了,必須儘快西進,攻打烏拉爾河區域,現在朱可夫到了西哈薩克,但基輔和伏爾加的主力大批蘇軍還不可能都飛過來,李明澤應趁着現在這個機會盡快控制烏拉爾河以東,徹底斷絕歐亞通道,與已經開始的烏拉爾山封鎖之戰形成呼應。那樣,西哈薩克方面軍也能就此被隔在烏拉爾河以西,就算沙‘波’什尼科夫統一指揮西哈薩克方面軍的行動,也難以呼應,對中亞戰區的威脅也降到了最低。”

葉楓站了起來,走到車廂壁上懸掛的地圖前看了半晌,最後突然搖了搖頭道:“不,現在我們反而要改變一下計劃了,南哈薩克方面軍現在被我們分割包圍,中亞戰區的最後攻擊也準備的差不多了,應該集中力量儘快殲滅南哈薩克方面軍的有生力量,這樣哪怕不能全殲希姆肯特的南哈薩克大軍,至少完成被我軍合圍的卡姆卡雷、阿雷斯湖的南哈薩克過半兵力可以被我們吃掉,這就等於削弱了蘇軍在中亞核心戰區的實力,所以目前這個時候,第四方面軍不能放開減弱阿拉爾斯克和卡扎林斯克的力量西進,以防阿雷斯河的蘇軍趁勢從阿拉爾斯克突圍甚至威脅到第四方面軍的後背,應該集中第四方面軍一起,與中亞戰區部隊以最短的時間把包圍圈內的敵軍肅清,然後安心西進。”

蔣百里也考慮了一下,最後點了點頭,畢竟包圍已經完成,差的就是最後一擊,加上第四方面軍數十萬大軍,可達三倍以上的兵力優勢,阿雷斯湖和卡姆卡雷的蘇軍能活下來纔怪。

“這樣也好,畢竟西哈薩克方面軍現在只有最多四十餘萬軍隊,多是新兵,基輔來的主力怕是一個月後才能趕到,而伏爾加的援軍最快應該也要十天,也就是說十天內,朱可夫的西哈薩克大軍都難以威脅到阿拉爾斯克,第四方面軍只要有十萬人扼守這裡,投入其他大軍總攻阿雷斯湖,最多三天可以解決戰鬥,然後西進完全來得及。”

葉楓呵呵笑道:“那時候,中亞戰區的部隊與第四方面軍中間再不存在什麼障礙,連成了一片,而蘇軍中亞主力則只能縮在中亞南部,與西哈薩克距離過遠,再難以形成支援呼應了,第四方面軍完全有能力專心的接待朱可夫,而嚴石的大軍也可以集中‘精’力對付中亞的蘇軍主力了。而且那時對中亞蘇軍也有了絕對兵力優勢和戰略主動權,大勢可定。對了,既然蘇聯西哈薩克方面軍劃入了中亞戰區,那我們的第四方面軍現在其實也主要是與中亞戰區一起作戰了,與北面烏拉爾戰區的主力部隊反而相隔甚遠,我看,不如就此將第四方面軍劃入中亞戰區統一指揮,算是與蘇聯人針鋒相對的措施了。”

“我同意,第四方面軍也算是在中亞區域作戰,劃轉戰區也很合理,只是封鎖烏拉爾河戰略很重要,未來第四方面軍要面對的是實力增強的蘇聯西哈薩克方面軍,實力怕是要處於劣勢了,我們也有必要加強一下實力纔有把握達到戰略目的。”蔣百里才道。

葉楓沉‘吟’片刻也點了點頭,最後道:“這好辦,立即以最高統帥部的名義向中亞戰區、烏拉爾戰區和第四方面軍司令部發電,從即刻起第四方面軍劃歸中亞戰區統一指揮,並命令中亞戰區應儘快對蘇聯南哈薩克方面軍發起攻擊,務必儘快肅清南哈薩克敵軍。殲滅敵南哈薩克方面軍主力後,原中亞戰區第五方面軍三十五、四十九兩個集團軍加特設騎兵六師、烏拉爾戰區第三方面軍的空軍六師和閃電戰機聯隊劃入第四方面軍指揮,並立即西進,向蘇西哈薩克方面軍發起攻擊,務必儘快完成封鎖烏拉爾河東岸的戰略目標。”

…………

烏蘭貝爾,這座楚河邊上的小村鎮,因爲大量軍隊的到來,大量軍事設施和營房的建設,倒像是一下子讓這個小鎮有了城市的雛形。

原來連一條像樣街道也沒有的烏蘭貝爾如今卻有了呈田字型的六條街道,而且全是水泥路面,街道兩旁除了營房,就是軍隊倉庫,以及一些軍隊必須的物資加工廠,機器維修廠等等,真正的居民區只是田字型右側的最外面一條所在一個角落罷了。畢竟烏蘭貝爾普通居民本就只有不過萬餘人。而這一帶軍隊卻二十多萬人,雖然作戰時,軍隊多是住在帳蓬裡,甚至沒有住房直接呆在戰場,但因爲中亞戰區司令部設在這裡,相應後勤部‘門’、政治部‘門’,參謀部‘門’等等總部或保障單位讓這裡人氣陡增,不算戰鬥人員也有足足數萬人之多。光是後勤保障部‘門’就佔了多半。

應該說這樣一來,烏蘭貝爾的未來前景是很可觀的,因爲根據協議,阿中聯軍未來撤走後,除了還需使用的設施之外所有設施都會移‘交’當地政fǔ,光是營房,估計就是不小的一筆收入,事實上按照烏蘭貝爾的營房數量,哈桑諾夫的哈薩克政fǔ已經有了計劃,只待烏蘭貝爾的阿、中聯軍離開,未來從阿拉木圖一帶遷回的哈薩克族人當中這裡就能安置不下十萬人,烏蘭貝爾短期內迅速成爲哈薩克爲數不多的主要城市是無疑的。

而烏蘭貝爾的阿、中聯軍會離開嗎?這是肯定的,畢竟接下來這裡的聯軍很快是要向卡姆卡雷進軍的,他們不是守城部隊,他們是進攻部隊,打到哪裡就以哪裡爲基地,烏蘭貝爾並非他們的長期駐地,也不是未來阿中聯軍在哈薩克的駐軍地之一。

所以烏蘭貝爾市管理機構都已經紛紛成立,接收移民準備工作已經開始,包括市政fǔ等主要部‘門’的辦公場所也已經選定或正在建設。

而現在中亞戰區司令部旁邊一棟由中亞戰區配屬的工兵部隊協助建起來的白‘色’兩層小樓就是現在的市政fǔ所在,雖然這個市政fǔ現在只管着不過萬餘人,但工作還是‘挺’多的,畢竟移民準備工作,各項安置建設準備工作都在提前進行。

不過今天市政fǔ顯得更爲熱鬧,人也更多,因爲就在今天,阿、中、哈、吉、烏、塔、土七國代表正集中在這裡簽訂了正式的《阿、中、哈、吉、烏、塔、土七國關於邊境堪定邊界條約》以及包括《七國經濟合作協議》、《五中和主體民族移民安置協定》在內的數項此前事實上已由七國首腦定下大致框架的附屬條約、協約、協定等等。

這些代表到來,事實上只是把框架裡面的內容填滿,加上對一些小疑問進行磋商解決,然後簽字確定就行。

所以速度自然很快,上午開會,下午條約就正式簽定。其內容基本上與原來葉楓、王寵惠與哈桑諾夫等人商定的沒有多大區別。

烏蘭貝爾會議是阿中及中亞五國最爲重要的一次會議,而其簽訂的主體條約和各項附屬協約、協定、備忘錄很多,更涉及幾乎各方各面的內容,所以這些條約後來歷史上與烏蘭貝爾會議一樣爲各國學者所着重研究,這所以的條約也有一個統一簡稱,就是《烏蘭貝爾條約》。

其中烏蘭貝爾條約中的最主要條約即邊界條約的簽定,標誌着從上世紀起就陸續被沙俄侵吞的中國外西北地區正式迴歸中國,也正式代表着從裡海東北岸恩巴河——圖爾蓋河——哈薩克丘陵以北土地正式併入阿拉斯加,標誌着阿拉斯加的國土再次從法理上確認得到擴張。

雖然這塊土地目前還有西面一大塊及北面一小塊處於蘇聯西哈薩克方面軍控制之下,但只要獲得原所屬國哈薩克的承認,這一切都不是問題,什麼,這個哈薩克政fǔ蘇聯沒有承認?那沒有關係,只要到時把蘇聯人趕出去,他們承認不承認都沒有關係。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因爲哈桑諾夫等人擔心未來蘇聯軍隊被趕走後會出現大的變動,所以他們趁着現在阿、中兩國非常需要他們煽動中亞各族起來反抗蘇聯統治的時候,事先把《駐軍條約》也給‘弄’出來提前簽定了。即便駐軍地點中許多還在蘇聯人控制之下。

《駐軍條約》也因此成爲《烏蘭貝爾條約》另一個主要條約,根據這份駐軍條約規定,未來阿拉斯加在哈薩克的駐軍不能超過四萬人,駐軍地分別爲熱茲卡維甘地區的薩特帕耶失鎮,希姆肯特地區的阿雷斯鎮(靠近烏茲別克,非阿雷斯湖)以及裡海東岸的阿克套,最後一個是鹹海南面阿姆河三角洲的努庫斯(烏茲別克劃入哈薩克的卡拉卡爾帕克自治共和國境內)。

阿拉斯加在烏蘭別克的駐軍則不得超過三萬人,駐軍地爲安集延(現爲中國軍隊控制)、中部古都撒馬爾罕和南部與阿富汗‘交’界的鐵爾梅茲。

在土庫曼的駐軍同樣規定不得超過三萬,駐軍地爲裡海東岸的克拉斯諾沃茨克(土庫曼巴希)、南部與伊朗‘交’界的巴哈爾登(土首都阿什哈巴德的西部近百公里)以及與東南部阿富汗‘交’界處的庫什卡鎮。

而中國軍隊在吉爾吉斯的駐軍數量則規定不得超過三萬,駐軍地分別爲西北部的塔拉斯鎮,中部與安集延‘交’界的賈拉拉巴德和西南部的蘇柳克塔。

在塔吉克斯坦的駐軍則規定不得超過兩萬,駐軍地分別爲南部與阿富汗‘交’界的臨時首都庫利亞布以及西北部的彭吉肯特。

而相應的,五國政fǔ將在所有規定的駐軍地爲阿、中駐軍提供足夠軍隊及家眷、必要工廠、物資存儲所必需的土地以建設駐軍基地,該基地視爲駐軍國的財產,基地內生活的居民接受駐軍國法律管理和保護。駐軍未獲得駐軍所在國政fǔ同意不得隨便離開駐軍基地。當然所有的限制,包括駐軍地和駐軍數量等等,若駐軍所在國發生戰爭則限制取消。一切視戰爭實際情況所需由阿、中兩國自行決定駐軍地或駐軍數量,駐軍所在國政fǔ不得有意阻攔。

其實具體規定還有不少,簡而言之,就是在事實上駐軍地‘弄’成了阿拉斯加或中國的永久租界,所在國政fǔ除了名義上的主權基本上在此毫無權利。

好在按規定,這些駐軍地基本上以保證駐軍所需生活、工作區域及家眷部分軍隊配套設施建設所需土地而劃定。

當然這個界限其實並不好定,所以到最後中亞五國爲免夜長夢多,乾脆與阿、中兩國就此劃定明確界限,基本上每個駐軍地都劃定了100到150平方公里不等的面積。不過以這樣的面積,怕也足夠建成一個不小的城市了。這些城市到時就跟阿、中兩國在中亞的飛地一樣,通過這塊飛地牢牢的在中亞維持着影響力,也牢牢的壓制着中亞五國未來有可能產生的野心,而在邊境的租界,更是有着更多的作用,用葉楓的話來說,這不只是威懾邊界外其他國家的軍營,更是窗口,面對阿富汗,伊朗等英國人地盤和裡海西岸俄國人地盤的經濟、政策、制度、民主等各項內容的宣傳窗口。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這所有的條約簽訂後,除了對中亞五國有利的經濟援助等方面的條約外,所有關於領土、駐軍等可能刺‘激’中亞各族民族自尊心的條約都沒有予以公佈,而是選擇了不公開,如此可以在戰後逐漸形成既定事實的方式,慢慢的消除中亞各族人的過分牴觸,至少不會對現階段爭取中亞各族人民支持阿、中兩國扶持的五個新政fǔ的計劃造成不好的影響和衝擊。

想想,若是讓哈薩克人知道新政fǔ上臺就讓國土丟掉了近三分之二(額爾齊斯河以東原屬哈薩克的數十萬平方公里土地此前也是沒有得到蘇聯承認的,這次也是經由哈薩克政fǔ予以正式承認),會是什麼後果?莫說讓人民支持新政fǔ了,怕是已經在支持他們的都可能反水。

“這幾份秘約一定要嚴格保密,所有知情人特別是中亞方面的知情人必須在現階段嚴密監視起來,不容許出現任何差錯,泄‘露’秘約內容。”簽訂條約之後的楊國平便來到市政fǔ相鄰的中亞戰區司令部時找到了中亞戰區目前負責政經情報、保密等工作的中情局副局長馬長福鄭重‘交’待道。

“楊部長放心,有我在,消息就泄‘露’不了。”馬長福拍着‘胸’脯給了保證。

第66章 計劃的開始第709章 鐵路巨頭第304章 危險的買賣第507章 多倫多會議第460章 富豪俱樂部第593章 第二份名單第655章 一南一北第407章 河東版第173章 無法無天和意外收穫第639章 將第46章 潮起第762章 德黑蘭!巴格達第646章 我們需要盟友!第168章 屠殺令第49章 代價第368章 坐地起價第408章 無利不起早第48章 麻煩第68章 菲爾德的煩惱第237章 狙殺第288章 最後通諜第530章 大改革第579章 示威第512章 大整軍第93章 全作練軍第182章 我不信上帝第736章 大戰之前第687章 席捲如風第393章 馬尼雷之戰第165章 我也不怕再做一次屠夫第578章 老虎發威第255章 收穫的季節(二)第391章 國家的財富第467章 重大布局第1章 來到1895第581章 堪比架空的大合同第381章 奔襲第596章 科技盛宴第728章 小國林立第54章 甩手掌櫃第714章 雷霆兵鋒第352章 總統要來前線視察第601章 特權第80章 保密材料第219章 做客第115章 獨立宣言第563章 財富金字塔第65章 大動作第395章 敵破第353章 勢不可擋第64章 諾姆海灘第603章 不太平了!第504章 去費城!第671章 新中亞五國第130章 挖坑第353章 勢不可擋第412章 在大海的那邊,叫中國!第573章 開刀第331章 有天大便宜可以撿了第7章 夢中的金河第565章 拋!拋!拋!第20章 瘋狂拍賣會(上)第291章 擴軍第760章 瀰漫世界的戰火硝煙(二)第39章 喜第756章 美國能量第149章 以少圍多第125章 東南突襲第471章 新城和歷史第708章 吞併第337章 偷襲珍珠港第311章 意料之外第217章 阿拉斯加力量第651章 殺!第465章 風雲第658章 奪東第446章 越發強大的後果第436章 決定秩序的力量第191章 裝甲戰車第642章 炮擊第731章 不一樣的大學第55章 班尼特湖的一道風景第81章 新型飛艇第319章 最後的判決第359章 不得不低頭第685章 伊爾吉茲大戰(五)第61章 道森新城第532章 一個時代的落幕和開啓第100章 他鄉遇故知第598章 蘇聯大饑荒第376章 雷霆之勢第711章 德國搶攻第626章 大西洋上的軍事樞紐第134章 兇猛巨大的第518章 人間地獄第667章 起義第758章 九大戰區第379章 泰山壓頂第459章 不費吹灰之力第772章 盤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