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回 樂遊原上女郎蹴鞠

當夜宴飲畢,李玄陽、陸英留在太傅府中歇宿。次日,陸英欲去看望朱琳琳,便辭別師父來到朱家新遷的府邸。

朱琳琳今日卻不在家,問過門子,言道女公子去覆舟山樂遊原賞玩了。陸英無奈苦笑,朱琳琳剛來京沒多少時日,便比自己還善於遊賞建鄴風光。

樂遊原在皇宮臺城東,玄武湖之南,與華林園東西相望,都是皇室營建的苑囿。平日專供勳貴豪門子弟遊賞,若皇家有事之時,則非受邀不得進入。

陸英又順着青溪來到覆舟山,幸好這樂遊原不算大,走了一二里,即望見前方有許多僕從侍女圍成一圈,圈內幾位裝扮華麗的女子,還有一名比丘尼在枯草雪地之上蹴鞠爲戲。

昨夜天剛降雪,建鄴雖氣候溫暖,此時雪尚未盡消。也難爲她們好興致,這麼冷的天還在此奔跑跳躍。

蹴鞠在兩漢三國之時是操演步卒的重要項目,隨着中原喪亂,胡馬臨江,在江南水鄉步騎結合的戰法已不適應。故而蹴鞠作爲軍事作用逐漸消失,只在民間仍頗流行,演變出了以表演爲主的踢法。

用腳、膝、肩、頭各部位控球,貴族之家更伴以音樂,煞是好看。此刻這幾名貴婦、尼姑就是在舞蹈式的踢球,看她們動作嫺熟,技法高超,顯是經常練習玩耍之故。

陸英走近,看到朱琳琳也歡快的和她們一同玩耍。朱琳琳自幼生長於北方,並不擅長蹴鞠,但是少女心性,蹦蹦跳跳玩一會也覺有趣的緊。

那幾名貴婦見她美麗大方,也不反感排斥,五六個人甚是合得來。陸英看了一會,心情愉悅,彷彿輕鬆了許多,恨不得也上去來兩腳。

正在此時,聽聞身後一人吟詩道:“遊園新雪後,老樹梨花吹。不見擊節舞,蹴鞠溼畫眉。西風時自至,玉葉伴人飛。”

陸英回頭看時,竟是昨日入京的楊子敬,陸英忙施禮笑道:“子敬兄好雅興。出口成詩,清新瑰麗,令人聞之耳目一洗。盛名之下無虛士,果然其言。”

楊子敬見是陸英,也欣然答禮道:“華亭,昨日才別,今日又相見,你我當真有緣。不敢當君謬讚,在下一時觸景生情,見笑見笑。”

身後女子聞言,朗聲道:“可是楊子敬當面?帝女孫道福久仰先生,這廂有禮!”

原來與朱琳琳一同踢球的竟然是餘姚長公主孫道福。她昨日方纔回京,今天便約了好幾名貴婦來此遊玩,果然深得陛下榮寵。既與長公主同行,其餘幾人多半便是妃嬪寵姬,那比丘尼當是支妙音無疑。

楊子敬忙回禮道:“公主殿下,不敢當久仰二字,子敬邊郡守吏,竟勞長公主掛懷,當真惶恐之至!”

陸英、朱琳琳聽聞她道破身份,也在旁默默施禮,靜聽她二人對答。餘姚長公主三十多歲的婦人,剛與桓仲道和離,風韻正濃。

此刻笑顏如花,言道:“子敬先生當世書法大家,才名冠世。今日一見果然氣度絕倫,丰神如玉。如何當不得小女子仰慕?”

楊子敬聞言面上一紅,竟囁嚅不知如何言語。

與公主同遊有張貴人及陳淑媛,俱是當今天子寵姬。張貴人見公主似乎對楊子敬有意,她入宮日久,並未誕下一兒半女,常擔憂色衰失寵。餘姚長公主回宮後,陛下十分欣喜,對公主極爲親重。

這張貴人心思一轉,欲結好於公主,便笑言道:“公主如此敬重楊先生,也是一番愛才之心。楊先生何須客氣,往後還當與公主多加走動纔是。

論論詩文,研習翰墨,多麼雅的事情!”

長公主正有此念,感激的看了一眼張貴人,對楊子敬道:“先生何日入京?我竟不知。改天得空,還要請先生賞光,本宮爲先生接風洗塵,誠心請教。”

楊子敬垂首道:“在下昨日入京,尚不曾參加朝會。長公主不必費心,接風洗塵之事實不敢當。”

長公主笑道:“當真有緣,我也是昨日方回京。先生不願與本宮飲宴,可是心中瞧不起女子,以爲我不配與先生論文習書嗎?”

楊子敬忙道:“豈敢豈敢!男子女子本無分別,人人皆可賦詩作文,精研書道。子敬焉有此心?像那謝家女公子道蘊,便有詠絮之才。還有……還有在下內子,出身郗氏名門,也頗通文墨。”

張貴人插言道:“哦?何爲詠絮之才?本宮竟未曾聽聞。”

楊子敬回道:“昨日謝太傅與子侄宴飲,席間大雪突降。謝太傅言曰:‘白雪紛紛何所似?’道蘊對曰:‘恰若柳絮因風起。’一夜之間傳遍京師,士大夫皆言,謝家女公子詠絮之才。”

張貴人讚歎道:“謝太傅果然雅興,謝家人才濟濟,令滿朝公卿仰望不及!”

陸英聽她言語,嫉妒之情多過欣羨之意,想是受了陛下的影響,早對謝家有所不滿。

楊子敬沒有開口,餘姚長公主又道:“子敬先生伉儷情深,惹人羨慕。時將至午,我們便到簡靜寺中叨擾一頓吧,先生切莫推辭。”

楊子敬見她執意相邀,也不敢言行過激,便隨衆人來到覆舟山西北,臨近玄武湖一處庵寺用午膳。

餘姚長公主與衆嬪妃喜愛朱琳琳,硬是要請她同往。朱琳琳眼望陸英而不答,張貴人何等眼光閱歷,當即便連陸英一起拖來。

這處寺院是天子爲尼姑支妙音所建,緊鄰宮城,便在樂遊原中。門上掛一匾,上書“簡靜寺”三字古拙隸書,出自會稽王之手。簡靜寺中有尼姑百餘名侍奉妙音,京師四方官吏常來此干謁,四時車馬盈門,寺中之富冠京華。

支妙音少年學佛,博學內外,善屬文章,每與天子及會稽王談論佛法玄理,深得信重。如今只雙十年華,生得婉約清麗,脫塵絕俗,然工於心計,稍漸干預朝政。

天子常常諮詢以內外大臣除遷之事,上次荊州刺史出缺,便詢問支妙音人選。

妙音答:“貧尼佛門弟子,哪裡懂朝廷之事。但聽聞內外議論,賢明無過於殷仲康者,荊楚正需要這樣的珍寶。”天子以爲然,遂命殷仲康爲荊州刺史。

第115回 翠屏峰夜話第4回 武岡候府戲佳人第13回 神樹老妖僧第93回 月下閒話第139回 人心浮動第119回 醜娘服驚馬第108回 代國王孫年一十五第36回 懷縣古城郭三爺第142回 國子學和簡靜寺第124回 驚變第9回 我欲刺殺大將軍第168回 爾虞我詐勝而敗,屢敗屢戰成一功第185回 跨海遠擊黑獅島,走脫倭奴二十三子第52回 樂遊原上女郎蹴鞠第71回 撫有方夏?第183回 鬱洲山島第175回 內外忠貞之士,往來仗義之人第64回 王家二公子第49回 小兒輩大破賊第48回 半渡而擊之?第32回 丈仙釣與邋遢道人第109回 你與他結爲兄弟第169回 痛失大界營 國運何堪提第55回 萬壽節第146回 襄陽城外第192回 夜會中領軍第97回 肯爲堂倌刺僞帝第82回 神樹之死第140回 廷尉任上除一人第173回 救得郭家子 單騎上象山第50回 臘日第113回 恆山打架第42回 父爲九州伯 我爲五湖長第4回 武岡候府戲佳人第41回 衣錦未還鄉第184回 神女峰“寶鑑”顯靈異,陸華亭夜鬥蘇一…第74回 咄咄怪事第95回 知死而不闢 勇也第60回 金谷蘭亭之會第79回 急難又曾見誰人第99回 元象宗二道士第84回 小兒也敢稱皇帝第102回 秦太子坐與論道第72回 權柄更替第25回 不做道士,應也很好第96回 韓延順來訪第40回 二位奇女子,三個古怪人第149回 玉璽迷蹤第140回 廷尉任上除一人第74回 咄咄怪事第110回 草原之王第3回 圍棋賭墅,江左風流第129回 神仙打架第134回 英雄一怒第176回 誤會個球第18回 丞相陳景略第116回 何不收爲己用?第18回 丞相陳景略第189回 雪衣與黃裳第125回 申屠柔影第45回 雲夢之澤第23回 可敢與我射獵?第36回 懷縣古城郭三爺第127回 寒星劍、音聲槍第158回 夜觀亂戰第113回 恆山打架第148回 連破五關入佛門第27回 皇長子大將軍第21回 王公府獨子尋仇第176回 誤會個球第179回 夜訪趙營第36回 懷縣古城郭三爺第48回 半渡而擊之?第120回 乘舟直入大陸澤第94回 帝出五將久長得第63回 郎君要誰侍奉?第183回 鬱洲山島第12回 北漢元象宗第175回 內外忠貞之士,往來仗義之人第96回 韓延順來訪第66回 何可一日無此君第161回 漢家驃姚將,馳突匈奴庭第172回 斬去賊頭一劍,換孤心,十年苦戀第102回 秦太子坐與論道第5回 且看我來投箭第20回 曲江池三女斗酒第123回 強中更有強中手第8回 八公山上老君廟第155回 江陵城遇舊第151回 接二連三第130回 繁華過盡人歸去第50回 臘日第119回 醜娘服驚馬第82回 神樹之死第42回 父爲九州伯 我爲五湖長第190回 建鄴諸人第105回 無異門韓旭第44回 小仙翁抱朴子第52回 樂遊原上女郎蹴鞠第48回 半渡而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