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鹽鐵之利

河東太守,治下屬官,有郡丞、長史、功曹史、五官掾、督郵、書佐門吏、等等,涵蓋了民政、財政、軍事、政法、交通、教育等後世各類部門,加上河東十九縣縣令、縣丞、縣尉,算起來這大大小小的官員加起來也有上百人,當他們聽到河東太守已經上任後的消息,百里之外,便趕來慶賀。

皇甫岑初到,並沒有借勢穿插自己的人,也沒有急於觸動這些人的利益,只是匆匆認命了沮授爲功曹史,程昱爲五官掾,戲志才爲長史,其餘皆未變動。

這也讓河東大小官員安心不已。

以往任命太守,他們也不會這麼上心,能在河東任職的官吏,即便是一個小小的書佐也是有自己的靠山,更不用提那些高官。所以他們很少擔心有人觸動自己的利益,可是眼下來人是遼東的白馬都尉,震動整個北疆局勢的人,他們難免不了要多加重視,而且這個白馬都尉膽大包天,管你名士不名士,一律斬殺。以往的武夫豪強,多有攀附士人之心,所以他們動起手來,總會想想身後名聲,纔會下手。可是這白馬都尉從成名開始就是對抗着士人成長的,北地涿縣,蔡邕府邸,太學門前,大罵天下名士。

這樣的人你不得不顧慮,因爲他不怕遺臭萬年。

士人這點心思,皇甫岑明白,也不戳穿,也樂得看着他們在自己面前演戲。反正這一路走來也沒少受這些人的白眼。也不在乎多幾個人罵自己,做人只要對得起天地良心,造福一方百姓即可。

見過這些官吏之後,皇甫岑退回書房,繼續忙着手頭上的一些事情,不是沒有想過召集一些人才,圖謀天下,實在是自己的名聲太臭,鴻都羣小,早就被士人鄙棄過了,皇甫岑要找人才,也是要找有真能力,又能真心實意不爲虛名薄利的傢伙。

曹操納賢,只問才,不問德。

纔有郭嘉、賈詡、程昱、董昭、華歆這些真正的大才爭相投靠。

名聲好與不好,取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士人口中的虛名,另一方面取決於百姓的口碑。

皇甫岑雖然不要士人口中的名聲,卻不能不要百姓的口碑,這河東太守一職,正是他揚名立萬之際,天下皆在看。

“志才,你觀這大小官吏如何?”

“嘖嘖。”戲志才扁了扁嘴,道:“背景都不一般啊!看來大人這趟有的苦受了。”

“是嗎?”皇甫岑笑着回道:“這纔好玩嘛!”

“好玩?”沮授同程昱一聽,不由自主的笑了笑,河東勢力錯綜複雜,皇甫岑稱它爲好玩,這還真是頭一次聽人這麼說。

“河東不同遼東,遼東雖然勢力也錯綜交橫,大人的刀對準的卻是胡虜。可在河東,這關乎着京畿洛陽、三輔之地的豪強、士人、宦官,即便漢室也未免沒有人在這其中插足。

“所以,我們更要玩,還要玩的大的!”皇甫岑拍案而起,目光透漏出一絲決絕。

戲志才微怔,想了想,正色問道:“敢問大人,可有聖諭?”

言外之意,遼東那仗雖然勝不在天子,可是如果沒有天子大力挺之,也不會有現在的白馬都尉——皇甫岑!

“你說呢?”皇甫岑轉頭,一字一言,目光不容置疑的反問道。

“如果有,那咱們就跟這些人好好玩上一局。”

沮授同程昱同時點了點頭。

見三人決心已下,皇甫岑才坐回原位,沉聲道:“那咱們就想一想整合河東勢力,我們先從哪裡入手?”

“這還用說。”戲志才一笑。

“河東物產豐富,爲大漢之最,可是有一樣東西,直比田稅!”程昱依舊面色不改的回道。

四人最後目光交錯到一起,同聲回道:“河東鹽池!”

“對。”戲志才拍案而起,喝道:“就是河東鹽池,這東西天下人都需要,不論南北民衆,只要吃飯就離不開鹽,而這河東鹽池又是天下之最,關乎着三輔、三河、兩都、涼州、幷州等地的民生,只要我們收回鹽池盈利,那河東勢力將會連根拔起。”

其實,戲志才還有句話沒有說出口,那就是掌握鹽稅,那將掌控河東,養活數萬大軍,圖謀霸業也更加便利。

他不說,其他幾人也都知曉。

“嗯,河東鹽池當爲重中之重。”程昱擡頭望向皇甫岑。

“但着牽連之廣,需要大人向天子要道旨意。”沮授憂心的補充道:“不過自前朝鹽鐵私營以來,朝廷上下,不論是士人還是豪強、官宦都默認的達成一致,對鹽鐵私營一事默契承認私營。”

言外之意,就是難上加難。

“不要旨意,我皇甫岑一人擔着。”皇甫岑拍案而起。

“可是河東之地,我三人皆不熟,該從和下手?”沮授問道。

“這。”

一聲沉吟,空氣之中陷入冷凝。

“郡守大人,郡守大人!”兩聲呼喚,一個門下小吏跑到書房門前,拍門喚道。

“何事?”

“大人,門外河東衛氏族長衛覬前來拜訪。”

“河東衛氏?”皇甫岑眉頭一皺,舒展的問道:“可是安邑城的衛氏。”

“正是。”

一聲應答落地,身旁的沮授起身伏在皇甫岑的耳邊,低語了幾句。

“好,我這就過去。”

“沒想到,正說着不知從何處下手,這河東衛氏便來了,大人,這衛氏來人必須要見。”

看着緊張的戲志才,皇甫岑笑了笑,然後安撫道:“行了,我知道,你們先等一等,我去看看。”

言罷,皇甫岑轉往府衙的偏廳,剛剛推開房門,便見到一年級同自己不相上下的一人坐在那裡,輕品香茗。

皇甫岑一怔,沒有想到所謂的河東衛氏家主竟然這麼年輕,問道:“不知先生怎麼稱呼?”

“衛覬衛伯儒。”衛覬起身回道。

“哦。”皇甫岑笑了笑,手掌一揚,示意身旁的衛覬隨意坐下,然後道:“沒想到河東衛氏家主竟然如此年輕。”

“大人年級也讓覬汗顏。”衛覬回道。

“呵呵。”皇甫岑搖頭笑了笑,然後問道:“伯儒先生來此何事?”

從皇甫岑進屋之始,衛覬便觀察這皇甫岑,這個人並不想傳聞那般,隱約之間,有股含而未發之勢,也不像傳聞那般鋒芒畢露,這個人從上到下總是有一股看不透的感覺,可是言語之中,從不給你虛假之意,從開始到現在,都沒有看明白這個皇甫岑的來意。

“大人,此來河東何意?”

“此話怎講?”皇甫岑問道。

“大人何必遮掩?”衛覬回問。

“哦?”皇甫岑轉目觀瞧,這個衛覬似乎有心要相助自己呀,難道說……不太可能,自己在士人豪強口中的名聲,卻是差的不得了,怎麼會有士人大族相助,難道是故意欺詐自己?

皇甫岑忘了,雖然河東三姓,裴氏、衛氏、柳氏,天下皆知,可他們發跡卻在魏晉之後,也就說現在他們還不能同弘農郡那些大閥相比。

“我憑什麼信你?”皇甫岑起身,踱步徘徊問道。

“大人信不信我都可,但是大人卻不得不重用我。”衛覬同樣起身,靠到皇甫岑的身旁,笑道。

“你倒是很自信,你可知道我的惡名?”

“惡名?”

“就是從來都不喜歡士人門閥。”皇甫岑最怕的就是這些投靠自己卻爲家族謀劃,不論面前衛覬如何想,自己都要讓他知曉,他不會讓他們跟家族利益聯繫起來。

“呵。”微微苦笑,衛覬起身環視了一刻,然後開口道:“此事,我卻是想了許久。”

“什麼答案?”聽衛覬這麼一說,皇甫岑倒是有些擔憂了。面前的衛覬不論是後世的評價,還是眼下兩人的交談,給皇甫岑留下的印象都很不一般,這樣的人絕對不是沽名釣譽之輩,很睿智的感覺,最重要的是他還年輕,他沒有那麼多負擔,也沒有被家族利益束縛太久。

“如果大人一味的排斥士人,或許會適得其反。”衛覬薦道。

“這個我清楚。”皇甫岑點了點頭,然後說道:“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士人終究是會被大浪淘沙,我雖有辦法,但眼下卻不能重用士人,你知道爲什麼嗎?”

“利益。”

“對,要想保境安民,勢必會同門閥士人奪權,如果我用他們,諸項措施都不會得以順利實施。”皇甫岑看着衛覬,他現在有些動搖,不像剛來之際,同衛覬說話冰冰冷冷。

“那大人打算怎麼對待士人?”衛覬突然覺得自己沒有地位代表士人問這話,可是他確實想知道。

“不觸漢律,功是功過是過。”皇甫岑看着衛覬,道:“說實話,我也沒有想好,但是我能告訴你的一句話,就是我現在會這樣一直走下去,當然宦官權貴,也不是我要投靠的下場。”

“不投靠宦官?”衛覬低頭沉吟片刻,最後點了點頭,擡頭看着皇甫岑,笑道:“衛伯儒前來投靠大人,不知大人可肯收留?”

“這是自然。”皇甫岑大笑,手掌厚重的拍在衛覬的肩膀上,肯定的說道:“能得伯儒相助,這河東鹽池,我無憂矣!”

第五十七章 痛下殺手第二十二章 聯軍瓦解第九章 散生田豐第三十五章 二見曹操第十一章 你信不信第三十六章 劉宏心思第三十章 佳人受辱第二十五章 押送回京第二十五章 酸腐之輩第八十四章 臨死陷害第七十七章 草民告辭第十四章 詭異勢力第九十七章 天涯淪落第六十一章 他怎麼想第八十五章 終於到了第四十三章 弒父殺君第九十章 要嫁給我第五十三章 打聽清楚第四十一章 烏丸內鬥第六章 遼東赴任第六十五章 面面相覷第三十二章 夜入閻府第二十二章 太尉段熲第五章 袁紹圖謀第四十一章 烏丸內鬥第五十章 公孫族長第四十二章 狼子蹋頓第二十一章 一衆大家第六章 何進心腹第十九章 勢同水火第二十章 站直活着第五十七章 冰涼似水第七十三章 你殺人了第五章 韓遂求和第十三章 西涼宿將第九十五章 晉陽待援第一章 一步風情第二十七章 神秘高手第八章 豈有此理第六十五章 抵天之柱第七十四章 我心彌堅第二十章 崔烈相邀第二十四章 兄弟聚首第二十五章 公主陽安第四十四章 打破廣平第五十一章 觀望遼東第九章 猶猶豫豫第四十五章 殺聲四起第六十三章 絳縣堤潰第十三章 中山馬場第六十三章 絳縣堤潰第十七章 其實是賊第一章 爲誰服喪第五十九章 狡狐張溫第九章 不好意思第九十五章 這份情義第八十四章 十萬火急第九章 西涼馬超第六十一章 他怎麼想第八十八章 轉回河東第三十一章 你敢殺我第六十一章 荊楚豪傑第九十三章 不能少你第五十一章 各處心機第七十八章 一觸即發第三十八章 再次入宮第二章 湟中義從第五十八章 郭典之心第六十八章 名士淳于第十九章 人馬全要第二章 踏上征途第八十二章 等待奇蹟第六十三章 冀州兵馬第五十九章 狡狐張溫第四十一章 曹操弒宮第二十六章 猶豫不決第四章 何進引兵第三章 步步驚心第十四章 詭異勢力第八十五章 終於到了第六十三章 從不服輸第四十七章 一世罵名第十五章 揪出馬賊第十一章 有人誣陷第六十二章 立下馬威第五章 袁紹圖謀第三十章 搶奪潼關第五十章 燕國後裔第十章 昌黎大戰第四十章 動盪洛陽第三十章 殺機初現第五十七章 誰家心思第六十四章 裴茂上京第十章 鳴金收兵第九十六章 飛將無雙第六十五章 身堵管涌第十章 士人反擊第六十九章 劉焉逃離第二十一章 先生入遼第五十九章 公主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