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武昌之議(上)

面上略有些晦然,這是昨日軍政府方纔做出的決定,由軍務部長孫武提議、大都督黎元洪覆議,譚人鳳、居正等同盟會大佬也未像往日一樣做出激烈爭執,僅僅以‘城內軍務繁多、離不開畏三(吳兆麟字)出謀劃策’爲理由,奪取了他手上的軍權,叫他這個自服從了革命之後便一心爲之效力的功臣心寒之極,雖然早有預料,不過真當兩虎之爭引到他身上的時候,心中滿是苦澀之感。?

權力兩字果然魅力無窮,孫武得之不過三日便行那剛愎自用之舉、大肆于軍政府內安插己之心腹。?

同盟會才方到來幾日,就有大佬居正連連炮轟孫武跟差不多已經變成他私人的共進會,先是提案分權、又出妙招分化了他手下不少看不慣他行徑的共進會會員將其收入同盟會內,又多番出招拉攏立憲派的一幫牆頭草,許之以實權,藉助着同盟會的這杆大旗,這些時日同盟會手上雖說兵權不如孫武,倒也逐漸與那軍務會議上佔據了上風,連連通過一系列不利於孫武的法案,倒是令他惱怒異常。?

通過窗戶往外望去,吳兆麟嘆了口氣,這天氣雖然明朗、但是不僅他很多人都看到了,呼嘯的寒風挾裹着暴雪即將向武昌襲來,如何應付先頭部隊已達省內的清軍大軍纔是軍政府眼下最頭痛的問題。?

外人可能不知、但是軍政府內卻是知道的,僅僅一個渝口車站便令混入了新徵兵丁之後的革命軍戰力大降,以數倍之兵方纔拿下渝口,卻躺下了與敵人幾乎相等的損失,清兵退去之前的一手果然狠毒,落到革命軍手中的僅是一個已經被炸得面目全非無法使用的廢墟。?

“他倒是走得灑脫...嗯?又成立了鄂中分軍政府好手段,當真是好手段”?

方纔剛到謀略處辦公地,就有幾個一連稚氣的測繪學堂出來的爲他整理好了辦公室,桌上還有些被整理出來需要他閱覽的情報資料!翻看被列在第一張的情報一看,吳兆麟頓時面露感慨,早些時候他也曾經對這出走鄂中的第一標、準確的說是第一標的統制李漢心中有些怨恨,不過這幾日見多了生死離別、爾虞我詐之後,加上自己也徹底接受了現在革命者的身份,心中倒是多了幾分灑脫,原本一絲不待見也淡去了許多,因此看到這封昨夜才接到的情報之後,卻是口上由衷的讚了一句,心中也是多有佩服。?

又翻開了其餘幾張情報,無非都是些省內清軍調動,漢口、漢陽兩鎮兵力運作,以及各省革命者發來的問候語支持電函。?

眼見清軍即將大舉犯境,可這軍政府內的形勢卻越發冷得讓人寒心了,望着早幾日還跟在自己身邊的一隊參謀,此時卻不知道又被劃到那位軍政府大員麾下去了,低頭正在處理手上的文件,突然來了軍務部的傳令兵,卻是孫武等不知道什麼什麼原因讓其速去開會,說有要事相商。?

吳兆麟有些摸不着頭腦,軍務會議什麼的不是昨天才方落下嗎?軍政府三鎮兵力調動都已經做好了佈置,還要再開什麼會議??

心中便和顏悅色地問道:“可知會議究竟所爲何事?”?

“請大人贖罪,這軍務會議小的不敢妄自打聽……”得,那傳令兵倒是會說話,吳兆麟心中嘆氣,又是一個原清政府出身的,口裡說着一概不知,眼睛卻是“滴溜溜”地亂竄,心神不定。顯然舊年的惡習未除?

這般模樣的公差嘴臉吳兆麟卻是見得多了,也不計較,他心中也確實對會議很感興趣,便摸了摸口袋從一衣兜裡摸出一枚銀元遞了過去:“這麼早就要起來爲軍政府工作,想必還沒來得及吃早飯吧,來,小哥兒,這錢拿去吃頓早……”?

話還沒說完,那傳令兵已一把接過,一瞄之後馬上換了嘴臉,諂媚地笑着:“倒是讓大人費心了!”看了看四周沒人,湊上來小聲道,“卑職一早便接了軍務部的命令,去給城中各位大人傳信,卑職耳漏...只模糊的聽大人口中唸叨什麼‘鄂中’,可能跟新成立的鄂中分軍政府有關。”?

“鄂中?難道軍政府想對鄂中下手?對了小哥兒,你之前還去了那些地方傳信?”?

“這……”那傳令兵猶豫了一下、口中卻只是沉吟不語,顯然是感覺吳兆麟好說話,想要多討些好處。?

吳兆麟會意,心裡卻是對這迅速腐化的軍政府大是不滿,不過手上卻又摸出一枚銀元遞給了他。有了銀元開道,那傳令兵終於說道:“卑職方纔去過外務部見過居正大人...又去給大都督送了信,大人是第三個...跟卑職一起被派出去送信的還有幾人,大人還是快些的好,別讓其他大人等得急了……”?

“有勞了,我這就準備一下,馬上趕過去”?

“是,大人。卑職還有工作,這就退去了...”?

傳令兵很快就消失不見了,吳兆麟面上表情陰沉不定,不知是爲那才方組建的軍政府內迅速學會了滿清的那一套做派而氣憤,還是爲同盟會、共進會兩巨頭的爭權奪勢,給一幫趁機渾水摸魚混入革命陣營的投機者留下可趁之機而擔憂,總之那傳令兵離開了一陣之後,他方纔起了身,在屋內來回走了一陣之後,這纔拿起桌子上自己的帽子,往會議大廳趕去。?

謀略處跟軍務部同在原湖北資議局大樓處辦公,因此雖然他一路慢慢思考卻是走得緩慢,不過等到吳兆麟感到會場的時候,卻也沒用去幾分鐘的時間。孫武、居正、譚人鳳、黎元洪、湯化龍和蔡濟民等都已落座。?

一陣寒暄之後,孫武站起來拍了拍手掌,將大傢伙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自己的身上。?

“臨時請各位到來,還請不要見怪。閒話少說,不知道各位對新成立的鄂中分軍政府有什麼看法,請大家暢所欲言!”?

他面上傷勢未好,因此有些地方還裹着繃帶,也難怪前幾日居正炮轟此人的時候會用出‘見不得人’這個字眼。?

吳兆麟翻開手邊一份文件,上面分明寫着:“集我國民之力,共誅竊我華夏神器之韃子。國家之本,在於人民,強國之路,唯在共和!共和之途,唯有革命!今我革命黨人舉事反清,非爲一族之私怨,實爲一國之強盛滿清無道,禍國殃民,尸位素餐之輩高居廟堂,憂國憂民之士偏處江湖,乾坤顛倒,人神共憤!弔民伐罪便在此時!唯願天下齊心,戮力以赴,推翻滿清!四民平等,創建共和某李漢於此宣佈,鄂中革命軍分政府正式成立。”?

“這不是鄂中軍政府成立時的通電嗎?”?

吳兆麟心中一緊,將它拿在手中只看了一眼就放下了,來之前他已經見過一份了。只是,心中微微泛起一絲不安,難道軍政府打算對鄂中出手了嗎?如果真是如此,他絕對是一場災難!?

鄂中分軍政府如今實力如何他尚不清楚,但是其領袖李漢之手段,他已多番見識了,至今城中市民還在傳頌,言到那革命第一功臣--第一標正是遭了某些小人中傷,纔不得不出走武昌。?

這小道消息若說背後沒有推手,吳兆麟是打死不相信的,不僅他,就連與李漢從未見過面得孫武也是如此認爲。?

他雖未與李漢碰過面,不過對於他之手段卻是從共進會的一羣人口中知道了不少,早前共進會試圖上位時還曾因爲這小道消息遭遇軍民抵制,最終才通過了他的意見,推了更有威望的黎元洪登上了軍政府大都督的寶座。?

因此對於李漢跟他的第一標,孫武早就想要對付了,只不過一直沒有找到機會罷了!

第六百一十三章第248章 赴宴第60章 恩威並重(完)第五百九十二章第710章 不宣而戰2第2章 這裡是哪?第572章 山東危機(4)第701章 皇姑屯事件(上)第311章 接管宜昌第165章 應對第168章 又見陰謀(中)第702章 皇姑屯事件(中)第161章 喜訊傳來第717章 不宣而戰9第165章 應對第685章 軍事會議(下)第312章 資州軍變第456章 走向談判?第560章 法幣跟央行第344章 交鋒(1)第12章 離開第77章 漢口小停第533章 危機與機遇第七百二十二章第695章 矛盾激化3第574章 山東危機(6)第116章 掃平內患(2)第532章 應對(下)第485章 遠東準盟友(下)第328章 四川變局第641章 南洋變局1第141章 三個壞消息(上)第356章 巨大的收穫(上)第六百一十三章第93章 虎踞鄂中(3)第110章 杜家齷齪(1)第349章 鐵路第725章 偷襲戰果(2)第5章 招待第三百七十八章第123章 兵圍杜家莊(下)第90章 應城風雲(3)第337章 成都戰役(三)第19章 暗殺奎盛第106章 武昌之議(下)第640章 中俄之戰6第325章 棋局第62章 城內形勢第587章 照會第691章 重要第699章 矛盾激化6第五百九十四章第446章 大戰(三)第226章 密議(上)第258章 奪關(下)第191章 湖北十府,五入我懷第477章 戰後新氣象第149章 惡戰一家嶺(1)第320章 漢陽一夜第669章 動盪第447章 大戰(四)第589章 佈置與陰雲第280章 內閣總理大臣第206章 又一份不對等的提案第五百七十六章第602章 大選第477章 戰後新氣象第382章 平藏與談判第567章 一觸即發(3)第338章 成都戰役(四)第680章 蘇俄第108章 視察新兵(上)第273章 喜訊!捷報(下)第536章 以夷制夷第273章 喜訊!捷報(下)第492章 拉開陰謀的大幕第160章 馬榮成疾走拿荊門第703章 皇姑屯事件(下)第264章 重炮齊鳴第389章 交底第394章 巡檢第473章 變局第284章 血戰光化第185章 任務第195章 劉家廟失陷(下)第336章 成都戰役(二)第310章 鄂西之變第209章 湯黎之謀(上)第56章 全面進攻(下)第526章 歸降第77章 漢口小停第345章 交鋒(2)第198章 禮和洋行第445章 大戰(二)第187章 陳小六第184章 打草驚蛇(下)第694章 矛盾激化2第452章 大戰(九)第415章 西巡第645章 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