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審稿階段

李建高一直都是個認真的人。

不做便也罷了,既然接了活,總得在能力範圍之內做到最好。

所以這段時間李建高經常會跑到研究所這邊,跟研究超螺旋代數的教授們一起探討其中的基礎概念跟喬澤的證明思路。

對於在研究所工作的教授們跟博士生來說,最大的感覺大概就是,這也可以?

……

“其實喬代數中的確有關於數論研究的部分,因爲要構造一個喬氏空間嘛,需要自然數做映射,而且我們研究的內容就包含數學上的大統一,所以我們也正在做這方面的證明工作。

比如喬代數就認爲在數學的任意體系中,存在一種基本的映射函數m(n),它將自然數序列{n}映射到一個具有特定結構性質的數學空間中,該空間能夠揭示數列內部元素的基本關係和性質。

嗯,對於自然數集合中的每一個元素,m (n)不僅映射其數值,而且能夠反映和區分不同數學性質。我覺得第一部分的證明過程就是對這個定理的延伸。”

……

對於李所長來諮詢問題,研究所的教授們自然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那些不能示人的資料也是予取予求。

這些之前的研究資料對於李建高來說也的確很有用。

嚴格意義上來說要潤色一篇論文,只需要按照論文的格式把文章寫好就行了。

但喬澤畢竟是他最得意的學生,而且李建高很清楚喬澤的毛病,所以他得讓論文的證明過程更爲易懂。標準大概就是得讓他這個對超螺旋代數一知半解的教授能大概縷清證明思路。

比如一些前置性定理的證明過程,在李建高看來就必須加入到論文中去。

因爲沒有這個基礎定理,那麼不管是螺旋質性映射定理,還是週期定理,都屬於無根之源。不管是審稿人還是閱讀者,都會平添許多煩惱。

畢竟超螺旋代數跟超越幾何學還沒有完整的推廣開。

從這一點上看,李建高這位論文潤色者無疑是合格的,甚至還做了一些期刊編輯才需要去考慮的事情。

顯然喬澤也是懂李建高的。

知道導師做事認真,所以潤色論文的時候,必然會主動去了解這些新的數學思想。不管如何,對於一個研究數學的教授來說,只要肯鑽研,多少肯定是有些收穫的。

至於徐大江,則只是想着李建高能趕緊把工作完成了。

畢竟大家的目標不一樣。

於是徐大江基本就維持在一天一個電話的節奏,詢問李建高的論文潤色進度,讓人不堪其擾。

但李建高也沒法說什麼,畢竟徐大江也不是出於私心,甚至論文是否發表跟他這個院長其實關係也不大。與有榮焉也是有度的,能蹭的早就基本蹭滿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李建高是很汗顏的。

人家半天就給出了所有思路,他潤色反而需要太長時間,的確說不過去。便也只能累一下了。

好在研究所的其他教授也不是那麼嚴格的守着上下班時間,每天晚上都有人在加班。

而且對於喬澤證明哥猜的思路,大家都抱着百分之兩百的熱情。

就這樣半個月後,經過李建高擴容後,一篇一百三十七頁的完整論文終於出爐。

這效率已經很高了。

許多前置性定理直接用了研究所之前的證明過程,光是整理喬澤之前的證明手稿都花了近一週時間,纔將整個脈絡整理出來。

由此可見當喬澤助手也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

但完成還只是漢語版,要翻譯成英文版本,又是個大工程。

鑑於超螺旋代數的推進進度,許多專屬數學概念還沒有統一的翻譯,想要翻譯成完美的英語版本,難度還是很大的。

然而……

“翻譯工作就直接交給豆豆吧,別麻煩了。”

“豆豆能獨立完成?”

“早就可以了,就是如果專業詞典沒有收錄的名詞,豆豆都是用的漢語拼音直譯,我們跟其他研究所交流的時候,基本上也是這麼用的。”

李建高之前沒太關注過超螺旋代數跟超越幾何學的研究工作,還真不知道這些,不免有些稀奇。

“拼音直譯?這真的可以?”

“嘿嘿,李所,你很久沒看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的官網了吧?他們不是也開闢了一個喬代數幾何的專欄嗎?裡面就有中英對照版的介紹。他們現在也已經習慣了拼音直譯,而且還有專門的頁面負責名詞解釋,估計下一版專業數學詞典就會把這些拼音直接收錄進去了。”

李建高愣了愣,隨後長長的出了口氣。

難怪徐院長總是着急呢,他還是消息太閉塞了,現在最前沿的數學研究竟然還有這種改變他都還不知道的。

光是這一條喬澤就已經無敵了。

這可是華夏多少數學家都沒能做到的事情。

李建高也決定聽取大家的建議,直接把已經完成的137頁論文,直接複製進了豆豆的數據庫,然後直接進行中英轉化。

豆豆最初設計定位本就是一款輔助研究的人工智能軟件,研究所後臺一直都可以調用豆豆某部分功能的數據庫。文本翻譯更是最基礎的功能之一。

目前豆豆能翻譯世界主流的前十種語言,一份137頁的論文由中文翻譯成英文,用時僅僅只需要約半分鐘。翻譯成英文後,137頁的論文也擴展到了151頁。

論文的格式、措辭的語法,基本上無法挑剔。

起碼李建高坐在那裡看了三個小時,沒發現任何毛病。

除了那些專門標註出的漢語拼音看了感覺有些不太習慣之外,李建高還真挑不出什麼錯處。

那種怪異感主要是不由自主的腦補出了未來跟國外數學家交流時,那些數學家們在英文中突然夾雜出幾個漢語發音的畫面。

有種abc的既視感。

拋去這種感覺外,翻譯的質量幾乎是無可挑剔。

科技改變科研。

漢譯英能有這種質量跟效率,那麼英譯漢自然也是差不多的。

以後的各種論文跟英文版說明書直接下載電子版,然後輸入數據庫就行了,甚至同聲傳譯都可以依賴這種技術進行。這對於許多語言能力不算突出的科研工作者大概算是福音。

雖然心裡很感慨,但李建高還是認真的把豆豆翻譯的論文整體閱讀了一遍。

大體感覺就是後半部分關於加權因子的描述更爲抽象了,說實話這部分內容他真就是潤色而已,具體的證明過程不止是他沒看太懂,研究所裡的諸多教授們也沒看太懂。

關於函數w(n)的定義複雜,需要進行判別,而且選擇的方法並不是很直觀。哪怕藉助了圖形解讀,大家也都是一知半解的,但如果代入後演算驗證,能證明函數w(n)是有效的。

研究所甚至用喬澤的加權函數,並用極短時間藉助超算計算出了一個新的梅森素數:2^90,000,301 -1。

更有意思的來了,因爲喬澤的加權函數w(n)證明還沒經過學術界的認可,所以不能用於演算,所以現在要驗證這個數字是否的確是梅森素數,超算需要更長的時間驗證。

因爲不可能爲了驗證這個梅森素數浪費太多算力資源,所以同樣算力的計算出這個數僅用了兩天,但驗證起碼要兩到三週纔能有結果。

畢竟這個數字有兩千七百多萬位。

而對應的完備數就更大了,根據公式可得2^90,000,300x(2^90,000,301 -1)

如此龐大的數字也就是數學研究能用得上了。

如果最終驗證數字是對的話,對於研究所來說,說不得還能打個時間差,薅一波羊毛。

國外有個gimps項目,主要就是貢獻出算力尋找梅森素數。找到一個新的素數可以拿到3000美元獎勵,但如果誰找到第一個破億的梅森素數則有十五萬美元的獎勵,十億位的則是二十五萬美元獎勵。

喬澤對於這點錢自然是不在乎的。

但對於數研所的其他教授跟研究員而言,這加權公式如果真能用,快速找到億位跟十億位的數字,不算什麼太難的事情。只要先把數字找到,然後上報,等驗證出來就能拿到這筆獎金還是很爽的。

要知道這種國際性的科研貢獻給的獎金,在華夏是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的,四十多萬美元,按照現在的匯率可是兩、三百萬人民幣,哪怕見者有份直接按照人頭分了,每個人也能拿二十多萬,趕上半年的工資加各種補貼了。

還沒拿到什麼菲爾茲獎、高斯獎、陳省身獎等等學術大獎之前,先多賺點錢改善生活總是沒錯的。

可見在賺錢這件事上,教授們也是極具創造力的,加上信息渠道也很暢通,只要有了資源,總能找到合適的辦法來知識變現。

對此李建高當然不會有什麼意見。至於喬澤,根本懶得理會這種小事情。

在把論文交給李建高後,就開始了繼續着手解決一系列的問題。

休息腦子一天明顯不太夠。

喬澤便將注意力放到了其他命題上,比如同屬千禧年七大數學難題之一的黎曼猜想。

也是跟素數有關的內容,但要證明起來,難度的確比哥德巴赫猜想要更大。

經過一週的思考,他解決了超螺旋結構與ζ函數零點的映射。但超螺旋代數體現在複平面上,是一種特別的非線性動力學特性,要利用這種特性去證明ζ函數零點分佈極爲困難。

尤其是要在超螺旋代數中識別和處理可能的奇異點,以及對ζ函數進行有效的解析延拓非常困難。即便超螺旋代數能提供的數值方法已經極爲先進,但是想要有足夠的精度去表述還是極爲困難。

想要單純在超螺旋代數的框架下解決這個問題,喬澤覺得難度很大。

可能還需要開發新的工具纔可能去對這個重要猜想進行解釋。比如建立一個統一的框架,把超螺旋代數、黎曼ζ函數、自守形式以及橢圓曲線等等相關數學對象都聯繫起來,纔有可能徹底解決這個難題。

但問題來了,喬澤並不覺得他擅長數論,解決哥猜不過是爲了休息腦子。所以只是做了一些前置性的工作後,喬澤便放棄了。

沒那個必要。

主要還是他現在不缺克雷研究所那一百萬美元,而且克雷研究所的效率還很低,到現在還沒完全確認楊-米爾斯方程根質量間隙假設的問題已經被解決,併發放獎金。

好吧,其實看起來時間很長,但距離喬澤解決以上問題還不到半年,這其實還在正常的時間範疇內。

克雷研究所也不是人云亦云的是,發獎金之前,總得先讓自家研究員吃透並認可。

也就是喬澤感覺狀態恢復了的時候,李建高把潤色好的中英雙版論文發給了他。

喬澤沒花時間去閱讀,直接掃了一眼摘要,便在作者欄掛上了李建高的名字,然後讓豆豆使用《數理新發現》的投稿系統,直接又投到了李建高的郵箱裡。

《數理新發現》的主編暫時也是由李建高兼任。

一般來說,學生髮導師做主編的期刊是不太合規矩的,但喬澤顯然屬於特殊情況。

他既不需要導師的名頭幫他通過論文,也不需要論文擡高身價,去評什麼教授之類的,他還沒拿任何科學類獎項,純粹就是因爲評獎時間還沒到。

最重要的是,《數理新發現》是西林數研所跟科學院合作的期刊,還等着打出名頭,這種肥水自然不能流入外人田裡。

李建高看到喬澤發來的投稿後,也正式檢查了一遍,先是把作者欄他的名字給刪掉,就開始在通訊錄裡給喬澤找審稿人了。

徐大江的確跟他說過很多,但李建高覺得他還是得堅持遵從本心。

這種論文署名他不能要,也不必要。

而且徐大江希望的也只是論文趕緊發表,有沒有他的名字其實也無所謂。作者單位裡有西林數研所跟西林工大數學院的名字就足夠了。

至於喬澤的好意,他心領了便好,這個二作,他當不起。

而審稿人的選擇也是個技術活,這個時代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跨越多個數學研究領域,包括數論、算法理論以及計算數學等,廣泛分佈在各個大學跟研究所裡。

但這篇論文李建高還是先聯繫了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

原因也簡單,喬澤解決哥猜主要使用的是超螺旋代數的思想,雖然沒有一個專門研究哥猜的中心,但在西方,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卻是研究超螺旋代數的中心。

李建高的想法是國內找三位審稿人,國外在三位審稿人。

這項工作也很好完成,對於現在的數學界來說,能審喬澤的論文,還真就是一種榮幸。

是的,對於喬澤的論文,從一開始李建高便沒打算搞雙盲評審那一套。

沒必要做那種掩耳盜鈴的事情。

喬澤的論文特點本就突出,尤其是論文用到了一系列通過超螺旋代數推導出的數學工具,這隨便誰一看都知道是喬澤的論文。

李建高能確定,世界範圍內絕對沒有第二個人對超螺旋代數跟超越幾何學的理解能跟喬澤一樣深入。

這不止是他的判斷,也是研究所所有人的判斷。

起碼從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關於超螺旋代數跟超越結合學專題研究欄目給出的一系列定理證明分析足以說明這一點。

所以很快,印着喬澤名字的獨立論文便傳遍了全世界。

……

美國,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

法國數學家安託萬·勒費夫正翻閱着剛剛打印出來的厚厚一疊論文,厚厚的紙還熱乎着。

選擇他作爲論文的審稿人,這位數學家在弱哥德巴赫猜想證明方向上做出了傑出的貢獻,比如任何一個大於7的奇數都能被表示成三個奇素數之和的證明過程,就用到了他之前論文中的重要定理。

同時安託萬這段時間也一直在研究超螺旋代數。

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裡超螺旋代數日益豐滿的題庫,很多都是出自他的想法。

說實話,這樣的審稿人不好找。

全世界對於兩個命題都有研究的理論數學家真的不多,雖然地球上有八十億人,但這樣的人兩隻手就能給數完,甚至可能還用不到那麼多手指頭。

沒辦法,研究數論的門檻太高。

不止是智商天賦門檻,還有家世門檻。

如果讀書時,家裡沒有足夠的錢支付高昂的學費,研究數論沒什麼意義,不如去研究應用數學,還能拿個高薪。

智商天賦加興趣還要加上不菲的身家,其中任何一條都能讓至少百分之九十的人望而卻步,三項標準都要達到,可想而知能淘汰多少人了。

一個富二代不喜歡過花天酒地的日子,不去繼承億萬家財,一定要跟一堆堆的數字死磕,如果沒有極致的興趣支撐,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畢竟學習從來就是一件反人性的事情,數學由其如此。

普通人會覺得這種人有病。

安託萬·勒費夫顯然就是這樣一位病人,而且病得不輕。

面對這晦澀難懂的論文,他不止是看得津津有味,還明顯代入了進去,甚至拿起了鋼筆開始在論文上做出了批註。

臉上的表情更是豐富極了,時而皺眉沉思,時而恍然大悟,像是中邪了。

第272章 我們的世界是物質的(月初求月票)第201章 隔空出題之穿越維度之門第252章 相信我沒錯的!第97章 終極一刀,遍地雞毛第124章 請別太爲難自己了!第183章 懵逼樹下你我他第265章 這是魔幻主義現實吧?第100章 小聰明跟大智慧第244章 我覺得喬澤可能不是人第117章 憑什麼驕傲?第304章 不同凡響的不同反響第122章 現實沒有邏輯第40章 認真的男人最帥第175章 人生最爲重要的經歷(大章)第43章 那笑容,好甜第116章 只是個玩笑第24章 可怕的請求第156章 這不是巧了嗎?第298章 半場香檳開不得第60章 你纔是最適合他的引路人第247章 豆豆吃癟,八方點贊第210章 明顯的需求錯位第162章 對面瘋狂的想法第203章 激動的物理人們第239章 你認真的嗎?!第138章 就是這麼硬氣第123章 安靜跟熱鬧第74章 窗外,陽光正好第185章 你想體驗數學家的憤怒嗎?第130章 心情守恆定律第112章 被成功攪亂的渾水第80章 你快來啊!第192章 爭吵跟從聞所未聞的代數形式第305章 貼臉開大第313章 細枝末節第227章 總得有人倒黴吧?第311章 獎金?不,賠款!第191章 夢中非常規數學結構第182章 你想名揚世界嗎?第225章 豆豆是懂畫餅的第191章 夢中非常規數學結構第189章 是真不值得啊!第61章 防內不防外的保密工作第186章 你是專家聽你的第150章 平均數結果第155章 積累的矛盾第2章 惜才第291章 審稿階段第21章 這次我把“蠢貨”藏在心裡第222章 時代的塵埃第143章 不共戴天第172章 有些教授他驕傲了第314章 這裡到底還藏了多少好東西?第185章 你想體驗數學家的憤怒嗎?第31章 有人的心被塞住了第61章 防內不防外的保密工作第142章 不公平的事很多,習慣便好第196章 結果正確第282章 哀聲哉道的學界第77章 竟然把孩子們給考哭了!第49章 這一定是啓蒙教育沒做好第74章 窗外,陽光正好第314章 這裡到底還藏了多少好東西?第56章 你們是活不到考研那天了嗎?第200章 一本正經的讓人害怕第323章 贏麻了第227章 總得有人倒黴吧?第150章 平均數結果第88章 這些大人能懂什麼?第274章 你倒是放論文啊!第238章 它,瑕不掩瑜啊第12章 這是都不要臉了第106章 真當我是神仙第89章 連續的巧合如此完美第42章 成年人的世界太複雜了第272章 我們的世界是物質的(月初求月票)第76章 連錢都不要了?!第197章 那就算了第87章 最好都別太激動了第268章 快樂與不快樂第62章 都趕緊習慣吧第35章 影響在發酵第52章 另類的雙向奔赴第38章 讓孩子自由發揮吧第72章 我們要學會尊重跟理解第22章 驚喜第275章 難受想哭的博士們第25章 這也太會裝逼了吧?第176章 這孩子太強了!第86章 難道真沒人意識到,這是價值100010000的項目?說明跟感謝(重要)第53章 有意思極了!第169章 老朱是位好教授第93章 知道嗎?我迫不及待想看煙花了第181章 愚蠢的問題第304章 不同凡響的不同反響第75章 無聊的教授們第321章 爲了自保改變下世界,這很合理吧?第253章 雙向奔赴(等待更新)第50章 人間自有溫情在